生僻字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释义]

    生僻字又称冷僻字,指不常见的或人们不熟悉的汉字。

    [起源]

    自从有汉字以来,汉字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约为3500至4500字,因为其中有些符号,现在也不能确定是不是文字,或者那个时代的生僻字,给今天甲骨文字数的统计制造了大麻烦。

【生僻字举例】

犇【bēn】本意指牛惊走。

猋【biāo】本意为犬跑的样子。引申泛指奔跑,又可以表示暴风、旋风,此义后作"飙"。

骉【biāo】意为许多马跑的样子。

麤【cū】段玉裁注:鹿善惊跃,故从三鹿。引申之为卤莽之称。《篇》《韵》云:"不精也,大也,疏也。"皆今义也。俗作'麁',今人既用'粗',粗行而麤废亦。

毳【cuì】医学上指人体表面除头发、阴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

掱【pá】三只手,其中两只手表示"正常的手、掩护的手",第三只手表示"偷窃之手",泛指扒手,喜欢黏在别人背后或身边,一有机会就把手伸进别人的衣兜里,亦即贴身的小偷、掏包的贼。

赑【bì】用力的样子;"贝"就是钱,一上两下三个"贝"字码在一起,表示用力的样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6
生僻字也叫罕用字,其实就是很少使用的文字。生僻字是相对常用字而言的。但是汉语学上并没有对生僻字与常用字一个明清的范围界定。因为生僻字具有时代性特征,曾经的生僻字,因为一定因缘又频繁使用就是变成了常用字。生僻字产生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大众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表达时代性内容的文字使用出现高频率与低频率差异。生僻字可知分为特定历史生僻字与前沿时代生僻字。特定历史生僻字是以一定历史时代使用为基准,使用频率很多的文字。前沿时代生僻字就是不断累进发展的当前时期使用文字为基准,使用频率很低的文字。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曾经的生僻字也有再次成为常用字的可能性。如“圳”本来是生僻字,因为深圳特区成立又称为经济发达城市,于是广泛使用,就成了非生僻字。“鑫”本来是生僻字,因为商业经济重金思想导致“鑫”字使用频率升高,又成了非生僻字。
华语文字(华文或华字)累积至今已经超过10万字了(日本收录汉字高达16万字)。其中很多是同悜(表意表音的合称)异体字,剔除这种同悜异体字,汉字实际上有。以大陆地区使用频率为基准,汉字按照使用频度可以分为三大阈度(后面的阈度不含前面的阈度):超常用字(超过频度使用率,大约500字)、普常用字(大约2000字)、次常用字(按照大陆说法1000字,但是以学术领域与古典文学使用为基准,应当在8000字左右)、不常用字(可能超过十万字)。从全球阈度来说,华语文字(包括华神华本部与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以及其它地区)总计12万字左右,按照使用频度,一级适用汉字21303字,其中大陆通用汉字8105字(大陆通用汉字又分为三级,一级汉字3500个,二级汉字3000个,三级汉字1606个),其余为陆外一级适用汉字。可以大体这样推断,普适汉字大约1万字左右,其余都是生僻字。
第2个回答  201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