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宫女都是官宦家庭出身吗?县官、知府等的女儿是否也会被选作宫女,她们都是大小姐呀,当宫女

伺候别人能适应得了吗?

在中国古代,宫女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而到了明清时期,宫女制度已经相对完善。宫女主要是从民间选拔而来,一般来自贫苦家庭,而不是官宦家庭。
虽然县官、知府等官员家庭出身的女子也有可能被选入宫中成为宫女,但是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一般情况下,这些官员家庭的女孩子都是出身于大户人家,享有优越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不太可能去当宫女。
在明清时期,宫女的选拔是通过朝廷设立的“选秀”制度进行的。每年各地都会进行一次选秀,从民间选拔年轻貌美、品行端正的女子进入宫中。这些女子进入宫中后,会接受严格的培训和教育,包括礼仪、规矩、织布、刺绣等技能,以便在宫廷中担任各种职务。
因此,宫女并不一定都是出身于贫苦家庭,但大多数宫女都来自社会底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27
宫女来源
初期,宫女是通过征战战败一方的女俘成为战胜帝王的嫔妃和宫女。汉代以后,改为由朝廷派出大批人员,于百姓乡土之中挑选良家之美女,年龄13以上20以下,择入宫内。美女一旦被选为宫女,便再也不能同家人团聚,深锁宫中,与外界隔绝。其中只有极个别的受到帝王宠爱的才可升为嫔妃,绝大多数的宫女是在寂寞、凄清中孤独度日。唐代曾有诗为:“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由此可见一斑。
为防止宫女反抗,宫中订有严酷刑罚。宫女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打杀。明成祖朱棣爱妃暴死,因怀疑宫女在茶中掺毒,一次就杀掉宫女、宦官几百人。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宫女们回归人间,才算重见天日。
第2个回答  2015-07-27
宫女一般是贫苦人家
官宦小姐不叫宫女,叫公主伴读之类的,就是皇上的妃子
古代太监,宫女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有钱人家的孩子进宫是奔着后妃去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