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只听说过“纸老虎”,关于布老虎的由来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布老虎起源于虎图腾崇拜。原始社会,风雷闪电,猛兽出没,人类自身的脆弱,强大的老虎被人们看作是世界上的强者。

而老虎不仅勇猛无敌,而且对自己的幼崽特别保护,民间有“虎毒不食子“的说法。因此,人们把虎作为生命保护神和繁衍生育之神。布老虎以双头虎枕为多见,是崇虎习俗在民俗中的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双头虎枕是一个象征阴阳相合的母体,可以祛灾,保护娃娃的平安。而单头虎、直卧虎等则是作为全家保护神的镇宅图腾虎类型。


扩展资料:

相关传说

布老虎主要产地集中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四省。在山东17市均有流传,尤以潍坊、临沂、滨州、胶州、济宁、枣庄最具特色。有关布老虎起源的传说,各地都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据《山海经》记载,相传在东海渡朔山上有一棵树枝弯曲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一直伸向东南方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树下有兄弟两个神将把守,名叫神荼、郁垒,两人力大无比,技艺高强。

兄弟俩驯服了山上的虎群,命令它们看管好桃树。通过他俩的辛勤劳动,桃树长得枝繁叶茂,眼看着桃子就要成熟了,一群恶鬼冲上山来,企图抢摘桃子。兄弟俩指挥着群虎与群鬼拼杀在一起,哥哥用桃木棍将鬼击倒,弟弟用苇绳将鬼绑住。

打翻一个,捆住一个,虎便吃掉一个!不一会儿就消灭了大部分的恶鬼,剩下的恶鬼见势不妙,狼狈逃去。战斗胜利了,神荼、郁垒的名字传遍了人间。老虎的名气也随之大震,成为百兽之王、恶鬼的克星,是坚强、勇敢的象征,被祖先视为神兽。

此外,在民间方言中,“虎”与“福”谐音,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因此,虎形器物常被人们用来避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老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6
将军虎的传承与发展

以将军虎为代表作的左权民间手工艺品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组成部分,与左权民歌小花戏一样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左权民间手工艺品分布全县城乡,是一种雅俗共赏,深受人民喜爱广为流传的儿童玩具、礼品、饰品。截止2011年山西将军虎民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爱萍,共抢救收集整理30余种,布老虎、布狮子、十二生肖、老虎帽、狮头帽、莲花帽、绣花鞋、老虎鞋、小脚鞋、针线包、荷包、绣球、蝴蝶、粽子等。
一、布老虎的传说
布老虎主要产地集中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四省,有关布老虎起源的传说,各地都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据《山海经》记载,相传在山海度朔山上有一颗树枝弯曲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一直伸向东南方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由此出入,树下有兄弟两个神将把守,名叫神荼、郁垒,两人力大无比,技艺高强,兄弟俩驯服了山上的虎群,命令它们看管好桃树,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桃树长的枝繁叶茂,眼看桃子就要成熟了,一群恶鬼冲上山来,企图抢摘桃子。兄弟俩指挥着群虎与群鬼拼杀在一起,哥哥用桃木棍将鬼击倒,弟弟用苇绳将鬼绑住,打翻一个,捆住一个,虎便吃掉一个,不一会儿就消灭了大部分的恶鬼,剩下的恶鬼见势不妙狼狈逃去。战斗胜利了,神荼,郁垒的名字传遍了人间封为门神。老虎的名气也随之大震,成为百兽之王,恶鬼的克星,是驱邪避灾,坚强勇敢,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被祖先视为神兽。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早在距今约六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原始部族的陶器、石器、玉器上便有类似虎的图画。在皇宫中虎的形象可铸刻在石器、玉器、铜器等坚硬的器具上,在民间农民们设有专业技术,使用布来缝制布老虎或缝制在物件上,同样寓意健康、强壮、勇敢、威猛的形象。
二、布老虎的习俗
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们对有些疾病都无法科学地去认识,只能归之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恶鬼。在原本不发达的社会,新生娃娃夭折较多,成活率较低,要把孩子养大成人很不容易,乡民们把孩子夭折视为是邪魔作怪,而老虎被视为是威力无比的象征,能降伏一切。因此,人们把老虎作为娃娃的健康成长的保护神。民间在春节,元宵节以及新生婴儿三天,百日、周岁生日,人们常常做各种形态的布老虎,娃娃生日时娃娃还要送布老虎,同样具有驱邪、祛病、祝福的美好寓意。平日里乡民们也喜欢让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睡虎头枕、吃饭围虎头围嘴。民间还流传很多关于布老虎的俗语,如:“家里有狮虎,平安又幸福”,“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驱邪避鬼;摸摸虎背,荣华富贵;摸摸虎尾,十全十美。”
布老虎无尖角,硬刺,突出了整体 美,符合民间孩子玩具的造型法则,显现出一种简约美和纯朴美,在乡间布老虎伴着小孩子长大,白天当玩具,晚上是枕头,既不会落枕,又十分舒服。
三、布老虎的传承发展
布老虎起源何时,我们已无法考证。现居石匣乡三家村的霍先鱼,2011年101岁,从小和奶奶学做布老虎等手工艺品,17岁出嫁时已成为巧媳妇,24岁时80岁高龄的奶奶去世。霍先鱼的奶奶学做布老虎也是上辈人手把手带出来的,据此推算,布老虎系列手工艺品起码有300年以上的历史。全县东南乡、西北乡均有流传,尤以麻田一代最具特色。
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进驻麻田村,当地老百姓就把他们一针一线亲手绣制的布老虎送给八路军官兵,希望他们打胜仗,更希望他们勇敢、平安。1942年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在麻田十字岭殉难时从身上掏出的布老虎,就是当地老百姓送给将军随身携带的礼物,将军在弥留之际嘱托将布老虎交给他的孩子,民间为纪念左权民军,当地老百姓都把布老虎称“将军虎”,更象征了一种精神。此时是将军虎的发展鼎盛时期,文化大革命后濒临失传,2000年以来,生于斯,长于斯的李爱萍,从小受左权民间艺术的熏陶,对左权民间技艺有着独特的钟爱和理解,开始了抢救、挖掘、收集、整理以蒋军虎为代表的左权民间手工技艺,挽回了这一精湛的民间瑰宝,将军虎开始名声大振。由于蒋军虎在一针针、一线线的缝制中充满爱意和敬意,因而形成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构图简练、绣工精致、针脚细腻、文化内涵深厚。2005年,在中国第六届民间艺术节上获得银奖;2008年蒋军虎又在第九届工艺大师作品暨国际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获“百花杯”优秀奖,同年12月获国家外观专利;2009年蒋军虎在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同年,又入选《新中国国礼艺术家精品》,并被推荐为国礼使用,将军虎走出了大山,走出了国门。
四、将军虎的风格特征
由于左权东南西北的民俗风格不同,将军虎的风格特征也稍有差别。将军虎制作精细,配色明快,对比强烈,造型大气,姿态优美,炯炯有神的大眼,洞察人间善恶,灵巧竖直的大耳,静收世事风云,高高翘起的大尾巴,气势逼人,尖牙利齿的虎口,威严凶猛,具有镇宅避邪之灵性。
将军虎制作工艺独特,以传统的握金、抽纱,手工绣制而成。具有高超的手工底蕴和深奥的文化内涵,浸注了一代又一代老艺人的毕生精力和心血,是劳动妇女积淀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第2个回答  2019-09-26
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布老虎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 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布老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子母虎、情侣虎、布老虎枕头、套虎等。 布老虎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布老虎的存在源于民间百姓对虎的崇拜。虎崇拜最早源于伏羲时期,著名民族学家刘尧汉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一书中讲到:“伏羲本为虎图腾,秦汉以后有史学家以龙为真命天子的思想。”由此可见虎图腾源自伏羲并早于龙图腾。对于虎的崇拜存在于各个民族宗教中。在道教中虎视天门的守护神,西王母、东王公是半虎半人的神仙,道教经典称为“龙虎经”,炼丹叫“龙虎丹”,在佛教中虎又成为听经修身,被佛教训化从而为宣传佛法服务,成为改恶从善的“禅虎”。在彝族中,男人称罗颇(公虎),女人称罗摩(母虎)在举行祭祖大典时巫师都在葫芦瓢凸面绘一红底板绘黑虎头。纳西族也以虎为始祖,《东巴经》卷首多绘黑虎头,祭祖也供奉黑虎头。土家族崇白虎,认为自己乃廪君之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便记载了廪君为族人和盐神斗争,射死盐神的故事。“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 虎是健康的象征,人们用“虎头虎脑”、“生龙活虎”比喻身体的强健;虎象征着威猛雄武,《诗经·鲁颂·泮水》称勇武之臣为“娇娇虎臣”,《尚书·牧誓》称武王有“虎贲三百”;虎象征着权力,国家用兵兵符,使节出国所持之节都以虎字名称为“虎符”、“虎节”。“虎符”用铜制成,分为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付外官,朝廷有事遣使持半符,到外官处发令,半符合则真,即发令,可见“虎符”代表最高军事权威。虎更是赈灾辟邪的象征,《风俗通》曰:“上古时有神茶、郁垒兄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桃树,下常简阅百鬼。鬼无道理着,神茶与郁垒持以苇索,执以饲虎。是故县官常以腊祭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以御凶也。”可见,从皇帝时期就画虎贴于门上以御凶护宅辟邪保平安了。 基于以上种种因素,人们便以虎为型缝制成虎头帽,希望孩子像头戴虎头盔甲的将士一样的勇敢威猛。缝成虎头鞋,让孩子一出生就穿上有虎眼的鞋,一生走正道、顺道。用布缝成布老虎装上桃木屑做成乖乖虎,希望孩子像老虎一样健康勇敢,保佑孩子一生平安。有时把鼻子做成瓶子状,因“瓶子”代表“平安”称为“平安虎”,希望老虎保佑家庭平安。有时把老虎做成元宝状,装饰鱼和铜钱,希望老虎帮其看护家财,有时加入朱砂放入家中,镇宅辟邪。
第3个回答  2019-10-02
布老虎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就流传的玩具。它流传广泛,品种繁多,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布老虎最早形状已经无从考究。但是它与我国的民间传说息息相关。人们制作的布老虎具有,驱邪,祛病,祝福的美好寓意。
第4个回答  2019-09-26
  布老虎的传说与来历

  【概述】
  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玩具,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布老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子母虎、枕头虎、套虎等。

  【历史】
  布老虎之所以成为布制玩具中的代表,是因为它与我国民间风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早在距今约六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原始部族在陶器、石器及玉器上,便有类似虎的图画,在河南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中,虎与龙分别居于死者左右,从中可以看出虎在先民心中的地位。近数十年陆续在全国各地发现的大量汉朝早期的岩画中,也充分表露出自然界猛虎的形象,画中的老虎正扑向羊群进行捕食。
  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们对于自然和疾病都无法科学地去认识,只能归之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恶鬼。人们希望战胜它,于是便把这个希望寄托在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和老虎这种猛兽身上。老虎之所以成为百兽之王,自有其原因。从原始墓穴中的壁画到用丝绸、象牙和木头做成的艺术品,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赞美虎。虎拥有矫健的体态和高大的身躯,十分威猛。黄色的皮毛上配以一道道黑色条纹,额头正中那清晰的条纹像一个“王”字,更衬托出无比的勇健,因此人们便奉其为“百兽之王”。虎的形象,也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布老虎的最早形状已无从考究,但它的出现都是与我国民间所流传的某些习俗紧密相联的。在工业生产较为发达的今天,人们依旧喜爱手工缝制的布老虎,因为在它的身上,不仅体现着中国妇女特有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更多的则是老一辈对新一代的期望与祝福。从一针针、一线线的缝制中,将满腔的爱意缝入其中。民间布老虎没有统一的规格式样,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因手头材料的不同,随自己的审美观念创造出了形态迥异的布老虎。

  【特点】
  这些布虎,黄布包皮,人工缝制,扭曲了老虎原形,把其身躯和尾巴都大幅度地收缩了,四肢也极度的简化了。然而,老虎的主要特征却丝毫没有忽略。而且,虎头更给予着意的刻划。它那又圆又大的眼睛和龇牙咧嘴的形态,都被明显地夸张。形象夸张之外,老虎的神态夸张得更为准确生动。正象我国传统艺术追求的那样,“不肖形似,而求神似”。这种老虎形象,把现实中的虎和幻想中理想化了的虎交融在一起,具有人的性格,满含人的感情,因此显得格外可爱迷人,憨态可掬。这些俗雅并存的艺术品,大都出自乡村农妇之手,是民间艺人勤劳智慧的结晶。
  如果仔细观察便可以发现,这些虎的造型有很大的差别,有的稳重而宁静,有的活泼而乖巧。这些风格各异的老虎造型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以夸张、变形为基础,用不同的方式对老虎的外形进行处理,而这一特点也融入了民间布老虎的身上。由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不论形态上怎样变化,民间布老虎遵循着夸张变形这一基本特征。不同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便会形成千姿百态、造型各异的布老虎。

  【制作】
  制作布老虎的材料及工艺也各不相同,较常见的是把棉布、丝绸缝制成形,内部装填锯末、谷糠、棉花或香草,表面用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手法描绘出虎的五官和花纹。布老虎以头大、眼大、嘴大、尾巴大的造型来突出勇猛的神态,虎头及五官显示出天真和稚气,透露出儿童一样可爱的憨态。

  【习俗】
  除了端午节,在春节、元宵节等其他节令,以及新生婴儿“洗三”(婴儿落生三天时)、百日、周岁生日、两岁生日,人们也常常做各种形式的布老虎,同样具有驱邪、祛病、祝福的美好寓意。
  山西民间玩具由于地域性及各自依附的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环境的差异而略有不同。晋南主要为黄河、汾河沿岸,成为晋陕豫黄河三角洲地带,地处河谷水道,沟壑纵横,加之古文化悠久,民间风俗古老,这一带民间玩具比较古朴雅拙;晋中地区处于平原地段,地理条件优越,经济文化繁荣,生活富裕,民间玩具比较秀丽雅致,精巧细腻;晋北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塞上高原,民间玩具比较雄浑豪放、粗犷质朴。虽然各显神工,各有异趣,但又有鲜明的三晋风韵的一致性。如同为香袋,晋南的以缝制人物、动物为主,以串带之,布老虎踩着蛇、蝎子、壁虎、癞蛤蟆、蜈蚣五毒虫,形象生动,足乱其真,色彩艳丽,红里透鲜,以闻喜、新绛、稷山、万荣、永济为代表。
  在太昊陵,尤其是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的太昊伏羲陵古庙会上,随处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布老虎,有单头虎、双头虎、直卧虎、玩具虎、枕头虎等,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这些老虎不是深山老林中那种凶猛的野兽,而是装饰化、人格化了的布玩。它们造型天真活泼、稚气可爱,活像一个个惹人喜爱的孩子,它们虽然不再是老虎的自然形态,可是,当人们看到它们时仍以为虎。

  【传说】
  传说1:
  太昊陵之所以广泛流传布老虎且经久不衰,源于一个美妙的传说。相传,在上古时代,由于“天塌地陷”,人间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繁衍人类,二人就各自去寻找配偶。因遍寻无人,便以滚磨为媒。女娲羞于见兄,遂扮成老虎,以草帽遮面,与其兄成婚,使华夏民族衍续下来。所以,布老虎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装饰品、吉祥物和玩具,它反映了华夏子孙对人祖伏羲、女娲的怀念与敬仰,是早期人类繁衍崇拜的物化和象征。后来,女子结婚时头上要顶红盖头,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传说2: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上长满了桃树,看管这片桃林的是兄弟俩,名叫神荼和郁垒,两人力大无比,技艺高强。为了管好这片桃林,兄弟俩驯服了山上的虎群,命令它们守卫着桃林。通过兄弟俩的辛勤劳动,桃树长得枝繁叶茂,眼看着就要迎来丰收的一年。桃子即将成熟的消息引来了一群恶鬼,它们冲上山来,企图用武力抢夺别人的劳动果实。兄弟俩指挥着群虎与群鬼拼杀在一起,哥哥用桃木棍将鬼击倒,弟弟用苇绳将鬼绑住。打翻一个,捆住一个;捆住一个,虎便吃掉一个!不一会儿就消灭了大部分的恶鬼,剩下的恶鬼见势不妙,狼狈逃去。战斗胜利了,神荼、郁垒的名字传遍了人间。后来世人便将神荼、郁垒尊为门神,老虎的名气也随之大振,成为百兽之王、恶鬼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