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陶渊明诗意人生的认识。500字以上

如题所述

浅谈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有人说,人生如酒,会愈酒弥香;人生如茶,会淳朴真诚;人生如水,会淡泊明净。东晋著名诗人陶潜的一生就是这样的如酒,如茶,如水。青年时,他如酒般浓烈;做官时他如茶般沉浮;隐居后,他如水般淡泊。他的一生展示了丰富的个性侧面和人性魅力。
出身于士大夫家族,陶渊明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正直有为,胸襟坦荡,建功立业的人,他们的言行都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过程。 幼年的陶渊明是不幸的,在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衰落,所谓“昭穆既远,已为路人”,和他比较显赫的同族人,已几乎没有往来。八岁的时候父亲离世,母亲带他孤儿寡母,生活颇为艰难,可谓“弱年就逢家乏”,他一方面需要耕作,一方面还要攻读外祖父给他遗留下来的经书,这就是幼年时代的渊明。从童年到青年,他一心求学,每逢闲暇时候,他便读书。但他并不是一个文弱书生,他毕竟是陶侃的后代,每天闻鸡起舞,从小就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剑术尤佳。“少时壮且历,抚剑独行游。”就是对青年时的陶渊明最好的诠释,此时的他身体强壮,性情也很刚烈,也曾腰佩宝剑出门远游。
或者一定的人生态度是受一定时代影响的,在东晋的分崩之时和社会的转型之际,政治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兵祸连年不绝。
陶渊明自幼经历了一系列战乱兵变,认识到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破坏,因此痛恨战乱,关注民生,忧国忧民,进而心生辅佐明君之愿,胸怀匡扶天下之志。同时,战争造成的颠沛流离生活使陶渊明对现实感受有切肤之痛,战争破坏和军阀人物的行径迫使陶渊明对去留志向作出选择,对现实悲惨状况的认识,使陶渊明明晰了思想意识中的善恶观,坚定了其人生价值抉择,所以为官期间,几经出仕入仕,他都希望构建一种无压迫,无剥削,人民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也就是这样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让他在笔下一次次勾勒出桃花源般的生活。
然而“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立志宏图并没有给陶渊明带来快乐,所以几度出仕,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放弃趋炎附势,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污浊的官场让他不堪一击,所以他大胆决定“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开始了他弃官归隐,隐居田园的人生道路。
当然,这也得益于魏晋时代得天真烂漫,潇洒发露,有人说,魏晋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深邃。而陶渊明在他归隐自然之后,连同心也在田园隐居了。于是他“闲静少言,不慕蓉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时。”他热爱自然,不喜拘束,“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何其郁郁,他融入自然,超凡脱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自然的简单欣赏油然而生,人生境界达到物我两忘的质界。
就这样,他给自己的生存方式定位,追求人生的淳朴真诚,淡泊致远,优美的田园生活。
钟嵘称陶渊明为“隐逸诗之宗”,在现实和精神冲突之后,他毅然选择归隐田园。他的归隐是一种随遇而安,不像以后的很多诗人虽隐居世外,但内心还是希望有一天贤君可以发现他。他轻物质,重精神,在自己的精神田园里依旧过得悠哉游哉。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感叹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而陶潜明白自己的内心,于是在“聊乘化逸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后,开始体会躬耕生活的乐趣,也因此在后人的心里久久漂泊。
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一个诗人,一个不朽的文士,一个多解的人物,他耽于酒,沉于书,回归田园,追求隐逸,过着充满诗意的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01
  有人说,人生如酒,会愈酒弥香;人生如茶,会淳朴真诚;人生如水,会淡泊明净。东晋著名诗人陶潜的一生就是这样的如酒,如茶,如水。青年时,他如酒般浓烈;做官时他如茶般沉浮;隐居后,他如水般淡泊。他的一生展示了丰富的个性侧面和人性魅力。
  出身于士大夫家族,陶渊明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正直有为,胸襟坦荡,建功立业的人,他们的言行都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过程。 幼年的陶渊明是不幸的,在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衰落,所谓“昭穆既远,已为路人”,和他比较显赫的同族人,已几乎没有往来。八岁的时候父亲离世,母亲带他孤儿寡母,生活颇为艰难,可谓“弱年就逢家乏”,他一方面需要耕作,一方面还要攻读外祖父给他遗留下来的经书,这就是幼年时代的渊明。从童年到青年,他一心求学,每逢闲暇时候,他便读书。但他并不是一个文弱书生,他毕竟是陶侃的后代,每天闻鸡起舞,从小就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剑术尤佳。“少时壮且历,抚剑独行游。”就是对青年时的陶渊明最好的诠释,此时的他身体强壮,性情也很刚烈,也曾腰佩宝剑出门远游。
  或者一定的人生态度是受一定时代影响的,在东晋的分崩之时和社会的转型之际,政治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兵祸连年不绝。
  陶渊明自幼经历了一系列战乱兵变,认识到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破坏,因此痛恨战乱,关注民生,忧国忧民,进而心生辅佐明君之愿,胸怀匡扶天下之志。同时,战争造成的颠沛流离生活使陶渊明对现实感受有切肤之痛,战争破坏和军阀人物的行径迫使陶渊明对去留志向作出选择,对现实悲惨状况的认识,使陶渊明明晰了思想意识中的善恶观,坚定了其人生价值抉择,所以为官期间,几经出仕入仕,他都希望构建一种无压迫,无剥削,人民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也就是这样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让他在笔下一次次勾勒出桃花源般的生活。
  然而“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立志宏图并没有给陶渊明带来快乐,所以几度出仕,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放弃趋炎附势,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污浊的官场让他不堪一击,所以他大胆决定“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开始了他弃官归隐,隐居田园的人生道路。
  当然,这也得益于魏晋时代得天真烂漫,潇洒发露,有人说,魏晋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深邃。而陶渊明在他归隐自然之后,连同心也在田园隐居了。于是他“闲静少言,不慕蓉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时。”他热爱自然,不喜拘束,“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何其郁郁,他融入自然,超凡脱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自然的简单欣赏油然而生,人生境界达到物我两忘的质界。
  就这样,他给自己的生存方式定位,追求人生的淳朴真诚,淡泊致远,优美的田园生活。
  钟嵘称陶渊明为“隐逸诗之宗”,在现实和精神冲突之后,他毅然选择归隐田园。他的归隐是一种随遇而安,不像以后的很多诗人虽隐居世外,但内心还是希望有一天贤君可以发现他。他轻物质,重精神,在自己的精神田园里依旧过得悠哉游哉。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感叹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而陶潜明白自己的内心,于是在“聊乘化逸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后,开始体会躬耕生活的乐趣,也因此在后人的心里久久漂泊。
  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一个诗人,一个不朽的文士,一个多解的人物,他耽于酒,沉于书,回归田园,追求隐逸,过着充满诗意的生活。
第2个回答  2015-06-17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

  我是21世纪新中国的一名学生,距您所生活的晋朝有1600多年。您和您的那个时代早已成为历史,但您的大名和诗文却依然流传至今、大放异彩。

  拜读了您的《桃花源记》之后,被你文中描绘的风景如画、美丽和平的世外桃源所深深吸引。现代的人包括我也特别向往那种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丰衣足食、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

  与您所生活的时代相比,21世纪是一个现代化的时代。我们住几十层高的楼房,乘电梯上下。电梯就是用电作为动力的梯子。说到“电”,这是近代社会最了不起的发明。有点类似如打雷时的闪电,能量无穷,人们想办法把它保存起来,为人类服务。现代生活离不开电灯(晚上照明)、电话(顺风耳、千里传音)、电视(通过它可以了解世界)、电脑(就是我现在给您写信的工具而不是纸笔)、电车(比马车力气大无数倍的车)……对了,“电”就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元素和特征,是无数工具的力量来源。我们出行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可以自由地在天上飞、在水里游、在地上跑,可以一两个人,也可以上万人一起,这一切都不是鸟、鱼、马,而是现代化。现代人最远已经登上过月亮,就是您那个时代就已经挂在天上的月亮。

  现代人很会享受,平日里闲着时,喝一喝茶,跳一跳舞,唱一唱歌。但我们小孩子就没有那么快乐了,每个人都得背个沉甸甸的书包上学校读书,大人告诉我们不读书,就不能掌握现代化和创造现代化。而且我们现代人也不像桃花源人那么热情好客,人与人之间很难信任忠诚,大人告诫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不过,现代人已经意识到这样做的严重性,我居住在离桃花源二三百里、您知道的城市——长沙,现在正在进行“构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的活动,提倡市民诚实守信、善待他人。如果能够做到,那神州大地处处不是桃源却胜似桃源了。

  今后,我要学习您更多的诗文,了解您和您所在的时代。

  愿我们成为跨越时空的朋友!追问

你逗我啊

答非所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