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10的汉字怎么写

如题所述

1、1到10的汉字小写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2、1到10的汉字大写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扩展资料:

书写规则:

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如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正)等字样。不得用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毛、另(或0)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

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在票据和结算凭证大写金额栏内不得预印固定的"仟、佰、拾、万、仟、佰、拾、元、角、分"字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1

汉字中有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相对应的大写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

“壹、叁、伍”是最早用作大写数字的文字。

“壹”是本是会意字,最初通作“一”,表示专一的意思,到了春秋时代,“壹”才被子用作数字的。如《管子》“六月而且壹见。”

“叁”是会意字,本是“参”字的俗体字,很早时就通用作“三”,表示“三”这个数目。《左传》就有“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后来不知何时,这个数目字“参”就写作“叁”了。

“伍”也是会意字,本义指军队的编制,五人为一伍。不知何时“伍”就通用为“五”,表示“五”这个数目字。如《易经》:“参伍以变。”这里的“参”和“伍”都是阴阳爻相的位置数字。

“陆”和“柒”是何时被借作数字的,查阅了许多书籍,没有看到更具体详细的说法。但在《说文解字》里,“陆”是形声字,本义指陆地“柒”是“漆”的俗体字,也是形声字,本义是指一种木名。后来何时被用来表示数目字,不得而知了。

“贰、肆、捌、玖、拾”这五个数目字,则是在唐朝武则天时期被确定为数字大写的。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贰”本认是副职。“肆”从长、聿声,本义指陈列,后引伸为放肆。“捌”从手、别声,本义是指一种农具。

“玖”从玉、久声,本义是指比玉稍次的黑色美石。“拾”从手、别声,本义是拾起、检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正)
壹佰
壹仟
壹万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2-02
答:可以写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也可以写成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
第4个回答  2015-03-18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