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在考试中常会考哪些句子

我明天就要考试了,我想知道《师说》在考试中常会考哪些句子,包括翻译同中心思想和理解。急急急急急。

《师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重点句子如下: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不理解停顿断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大道理的疑难)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道理的。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专门研究,像这样罢了。



《师说》创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公元801—公元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作者到国子监上任后,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

作者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16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作品鉴赏:

作者对自己的理论主张高度自信,对事理又有透彻的分析,因而在论述中不但步骤严密,一气旋折,而且常常在行文关键处用极概括而准确的语言将思想的精粹鲜明地表达出来,形成一段乃至一篇中的警策,给读者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如首段在一路顶接,论述从师学道的基础上,结尾处就势作一总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圣人无常师”一段,于举孔子言行为例之后,随即指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从“无常师”的现象一下子引出这样透辟深刻的见解,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8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3、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活一辈子,就活一颗心,心好了,一切就都好了,心强大了,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人的心,虽然只有拳头般大小,当它强大的时候,其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战胜一切,当它脆弱的时候,特别容易受伤,容易多愁善感。

  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本,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的心,让它变得越来越强大,因为只有内心强大,方可治愈一切。

  没有强大的敌人,只有不够强大的自己

  人生,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较量,说到底,是自己与心的较量。如果你能够打开自己的内心,积极乐观的去生活,你会发现,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面对不容易的生活,我们要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没人扶的时候,一定要靠自己站稳了,只要你站稳了,生活就无法将你撂倒。

  人活着要明白,这个世界,没有强大的敌人,只有不够强大的自己,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千万别抱怨,努力强大自己的内心,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只要你内心足够强大,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人生路上,坎坎坷坷,磕磕绊绊,如果你内心不够强大,那这些坎坎坷坷,磕磕绊绊,都会成为你人生路上,一道道过不去的坎,你会走得异常艰难。

  人生的坎,不好过,特别是心坎,最难过,过了这道坎,还有下道坎,过了这一关,还有下一关。面对这些关关坎坎,我们必须勇敢往前走,即使心里感到害怕,也要硬着头皮往前冲。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你勇敢,只要内心足够强大,一切都会过去的,不信,你回过头来看看,你已经跨过了多少坎坷,闯过了多少关。

  内心强大,是治愈一切的良方

  面对生活的不如意,面对情感的波折,面对工作上的糟心,你是否心烦意乱?是否焦躁不安?如果是,请一定要强大自己的内心,因为内心强大,是治愈一切的良方。

  当你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一切困难,皆可战胜,一切问题,皆可解决。心强则胜,心弱则败,很多时候,打败我们的,不是生活的不如意,也不是情感的波折,更不是工作上的糟心,而是我们内心的脆弱。

  真的,我从来不怕现实太残酷,就怕自己不够勇敢,我从来不怕生活太苦太难,就怕自己不够坚强。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人生就没有那么多鸡毛蒜皮。

  强大自己的内心,我们才能越活越好

  生活的美好,在于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的生活,源于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消化掉各种不顺心,各种不如意,将阴霾驱散,让美好留在心中。

  心中有美好,生活才美好,心中有阳光,人生才芬芳。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一颗强大的心,可以美化生活,精彩人生,让我们越活越好。

  生活有点欺软怕硬,如果你内心很脆弱,生活就会打压你,甚至折磨你,如果你内心足够强大,生活就会奖励你,眷顾你,全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
第3个回答  2020-12-20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背景:
《师说》是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於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覆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
易考的语句一般是中心句、主旨句。不过还是不要投机取巧,踏踏实实背下来吧。
第4个回答  2015-05-0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3、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