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原子放大无数倍,是否可以看到一个“微观宇宙”呢?

如题所述

“原子”是化学中最小的组成部分,但是在物理学中原子是可以分割的,因为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家发现原子也是有构造的。粒子是物理学中最小的组成状态,一开始被称为“基本粒子”,但是随着深入研究,在很多的粒子中也存在着内部构造,基本粒子一词就被抛弃,现在的粒子是一种概念上的模型,因为已经有上百种不同的粒子被我们发现。

由此可以发现,科学家一直试图寻找的“最小”几乎是不存在的,自然界中的一切似乎都可以无限的分割缩小,微观到一定程度后,我们的物理体系就会失效,人类的观察和知识体系或许存在局限性,但是微观世界中可能永远都会存在更小的组成部分,由此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我们生存的宇宙,有没有可能是一个原子呢?把一个原子放大1000倍,会出现一个微观宇宙吗?



我们可以看一下上图,这是1926年薛定谔提出的“电子云”。在构造成模型后,可以发现整个模型和星系十分的类似,原子本身是由原子核以及周围的电子组成的,这些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再想象一下我们的星系,恒星就像是原子核一样,稳定的控制着整个星系的运行,当然只是十分的相似,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单纯以为有一些特点相似就判断显然是十分武断的,我们应该从宇宙的结构入手来判断。



原子虽然很小,但是蕴藏的能量很大,原子核中放射出的能量甚至可以对生物造成不小的伤害。从这一点上来说,原子核确实类似一个恒星或者是黑洞,特别是一些放射性的元素,无时无刻不在挥发能量,甚至可以保持数十亿年,简直就是一个翻版的恒星。

但是围绕恒星转动的是行星,围绕原子核运动的是电子,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电子跃迁是一种无规律的瞬间运动,而行星的运动轨迹是因为引力和惯性产生的规律运动,由此可以判断,就算把原子放大无数倍之后,内部的景象也是和我们生活的宇宙有很大差距的。



因此,说我们的宇宙像一个巨大的原子核,不如说宇宙像是一个“细胞”,这个观点也是有很多人赞同的,但是这个细胞需要加上引号,因为宇宙本身不具备生命的基本特征,只是有一些地方有些相似。

“宇宙长城”是天文学中的一个名词,一大群星系的集合体被称为“星系群”,就算是星系群也会因为引力相互移动和吸引,组合成更大的结构被称为“超星系团”。而这些巨型的星系团基本都在宇宙的一些特定位置上,形成了巨大的结构,因此被称为“宇宙长城”。



宇宙中的物质分布并不均匀,甚至有一些地方完全没有物质存在,就连“暗物质”都没有分布,毕竟宇宙来自于一场大爆炸,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是可以理解的,而宇宙中的物质会因为引力的原因慢慢聚合在一起。

宇宙长城看起来就像是巨大的神经脉络,在宇宙中纵横分布,用语言很难描述这些巨大星系结构的大小,生物都是有相对尺寸的,如果太阳系的体积在一开始比现在大,那么地球还可以诞生生命的话,这些生命会比现在地球上的生命同比例放大。



因此,不论是把原子放大可以看到一个微观宇宙,还是宇宙本身是一个细胞,这两个角度都是不正确的。一个从微观入手,一个从宏观入手,都像我们表示了人类知识的匮乏。不论是无限放大还是无限缩小,到了一定的限制后,我们的知识体系都会失效,这个时候就只能依靠猜测了。

可以确定在原子中确实会存在一些结构,或许和我们的宇宙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在原子中存在我们无法观察的结构,毕竟人类观察的范围是有限的,目前观察宇宙都无法判断宇宙的形状,去谈论宇宙之外存在什么又有什么必要呢?



如果不是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人类还无法知道微生物和细菌的存在,很多新技术都会改变人类对宇宙的看法,或许在未来科技快速发展,人类可以看到更加微观的世界,发现原子中隐藏的奥秘也是很有可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1
原子听上去好像很渺小,可能他也包括了很多的东西,如果把原子微观放大,可能会发现新奇的东西,包括很多有趣的微观粒子。
第2个回答  2021-02-21
可以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从原子可以看到一个“微观宇宙”
第3个回答  2021-02-20
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看到微观的宇宙的,因为任何一种物体都是由很多原子构成,然而原子又并不是最小的单位,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出现一个微观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