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因为燕王哙效仿尧舜行禅让,因此获得了什么利益?

如题所述

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清楚,华夏历史是在王朝兴亡,更替当中进行的,而在王朝这个概念刚刚被确定的时候,每个王朝在延续和传承方面实施的几乎都是世袭制度,尤其是在刚刚具有历史记载的时候,比如说夏商西周等等,它们实施的是一种更加绝对的嫡长子继承制,所谓“嫡庶尊卑有别”在古代历史中所表现的淋漓尽致。



血脉成为世袭制核心要素

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一些朝代渐渐地认识到了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缺陷,所以在后世历史发展中不再纠结于嫡长子这个方面,而是遵循一种立贤不立长的原则;但无论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也好,还是立贤不立长的说法也好,都是建立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之上的。

也就是说,建立在家天下的基础上,无论是谁继承王位和江山,那么首先他必须要有掌管江山的这个家族的血脉才可以,所以,在世袭制度的延续过程当中,血脉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没有这个家族的血脉的人,哪怕是再有才华,再有地位,重点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永远不可能登临巅峰。

    大禹儿子启,将禅让制变为世袭制

而与世袭制度相对立的,则是在原始部落联盟时所实施的禅让制,在禅让制的作用下,历史社会是在一种公天下的状态当中的,讲究的是哪一个人更加德才兼备,那么哪一个人就更有机会成为掌管天下的人,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尧舜禹之间的禅让。



自从夏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之后,公天下就变成了家天下,禅让制度也变成了世袭制度,开始了由一个家族掌控一个王朝的发展形式;在此之后,华夏的历史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世袭制度直到新中国成立时才得以改变,可以说是古代历史所必须要遵从的一种基础。

战国时代,燕王哙抛弃世袭制,推行禅让制引起燕国大乱

但凡事都有例外,世袭制度在研究的过程中也不例外,比如说在战国时期的燕国,就曾经发生过禅让制的行为,燕国国君燕王哙,企图将王位禅让给自己的丞相子之,但这种行为却导致了燕国的大乱,让本身就不发达的燕国更加雪上加霜。

那么,为什么燕王哙要在天下大乱的战国时代,推行禅让制度呢?他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量呢?本篇文章重点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一看,为什么燕王哙要把夏朝就已经订立的世袭制度改用禅让制,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燕王哙个人性格易受到臣子蛊惑,崇尚上古虚名

首先,我们从燕王哙本身的个人性格来进行分析;战国时代距离我们已经比较久远了,我们没有办法完全的将那个时代的历史呈现出来,更没有办法切实地去分析一个人本身的特点和性格,只能从流传下来的史书当中去进行猜测。

当我们翻阅史书时,就会发现燕王哙这个人其实比较崇尚上古虚名,也就是说比较爱好脸面,喜欢听臣子们对他的推崇,希望自己在百年之后能够名传千古;但燕王哙本身对于明君这个词的认知不够。

    燕王哙实行禅让制,想像尧舜那样名传千古

他并没有想到一个君主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明君,是因为这位君主切实地为自己的臣民谋取了实际的利益,让平民百姓们在他的统治之下,能够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而是觉得君主能否被称之为明君在于君主的心态,表现在真实的历史上就是禅让制和世袭制的区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