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经常说“粗茶淡饭”,“粗茶淡饭”到底是指什么?

如题所述

小时候的物质生活条件没有现在好,好几次幻想着去餐馆吃“自助餐”,觉得想吃什么拿什么,而且还不限量,这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长大以后的我,已经有想吃就可以随时下馆子的能力,倒是怀念起儿时的“粗茶淡饭”了起来。

尤其是记忆里,我那已经逝去的奶奶用农村的大锅烧出来的“锅巴粥”。

于此,在我了解到“粗茶淡饭”的真正内涵,即千百年来我们老祖宗于吃饭上表现出的“讲究”或者说修身养性的底蕴以前,颜小二一直单纯地认为,农村老人嘴里常说的“粗茶淡饭”就是“吃素”、“节约”。

其实,农村老人嘴里的“粗茶淡饭”,可追溯到宋朝,宋朝的《四休居士诗序》中提出“粗茶淡饭”这个概念,也侧面表现了宋人在“吃”上的讲究。

而宋人所说的“粗茶淡饭”本意,比我们现在理解的所谓“清淡饮食”,格局要高得多。

我们所谓的“粗茶淡饭”,是物质匮乏时潦草果腹的无奈之举,而宋人的“粗茶淡饭”则是“生活美满”时的精致生活态度。

1、宋人的“粗茶淡饭”与精致生活窍门:豁达的心性

关于“粗茶淡饭”,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据记载,在宋朝的时候,太医孙居昉医术不错,于此便力所能及免费给士大夫上药,而且从来不求别人的回馈,当被问到原因的时候,他笑着说:

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太医孙居昉活得十分豁达,而他的这份豁达不是因为他多富有,而是他的生活态度:不求华衣美食,粗茶淡饭、被破遮寒即可;生活不求显贵,平淡安稳,不贪无妒即可。

典故中的宋朝太医,其实便展现了宋人在饮食上的特点:和现代的重口味不同,宋人饮食推崇“淡”。

这种“淡”,不是客观意义上的“索然无味”,而是宋人对“追求珍馐美食背后的口腹之欲”的批判。

也就是说,宋人的“粗”和“淡”,展现的是他们的生活态度。

我们知道,因为唐的铺垫,宋人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足,人们对心性修养的研究,在宋又迎来了一次高潮,“宋明理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了一大批心性豁达的文人雅士,比如写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再比如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程颐”等等。

不喜世人皆爱的艳丽媚俗,反而喜欢那从淤泥中长出、在清涟中绽放,出污不染,清而不妖的莲花?这不是懒惰思维导致的“随性”,这反而是一种“高要求”,心性修养上的“自我要求”。

于此,在这种喜欢“清”和“简”的自我要求下,人的衣食住行也渐渐受到影响。

于此,宋人不爱珍馐美食,反爱粗茶淡饭。

同理,“粗茶淡饭”亦不是字面意义上所谓的“简陋”,而是“质朴”。这种质朴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豁达”心胸。而这种“豁达”,才是让宋人在“粗茶淡饭”之下,过得悠然自得的“窍门”。

2、真正的“粗茶淡饭”不仅不简陋,反而相当“精致”

有学识的宋人在个人心性修养上,对自己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当然,可以做到真正的“豁达”,他们也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自我要求”了,皆是“自然流露”。这是一种大境界,是现代人十分需要的“境界”,也是颜小二一生的修行。

也就是说,达到宋人“粗茶淡饭”中的豁达,不仅不是所谓懒惰下的简陋、粗鄙,反而是精致生活下“大道至简”的具体反映。

具体来说,宋人的生活,是推崇“平淡”二字的,而这种“平淡”则是他们在一食一物上的“专注”,专注于“简”和“朴”,往往有让人收获意想不到的“和谐美”。

宋人吃饭,不喜奢华,喜欢用简单的瓷碗,平凡的砂锅,一肴一馔一盘一碗搭配一蔬一饭,细嚼慢咽之下,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在慢与简单中享受生活。

同时,宋人的粗茶淡饭除了有宋人非常重视心性修养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即便宋朝富有,但古代的生产力还是较差的,并不是所有人一日三餐都吃得起丰盛食物的。

宋朝比较有钱的富人,可能早餐吃粥之类的清淡流食,晚餐和午餐会相对丰盛一些。

而大部分下层百姓,晚餐和早餐可能都是清淡的流食。这样做更多是为了省钱。

于此,对于宋人来说,用杂粮做出来的清淡食物,如粥这类少盐的食物,是比较常见的。另外,因为工艺限制,古代的盐也是比较贵的。

所以,颜小二猜想,宋人崇尚“简约”的生活态度,以及当时客观条件下,如粮食不那么富余、盐较贵等现实原因,便促成了饮食上的“粗茶淡饭”,被宋朝有思想的文人“升华”,升华成一种“豁达自在”的生活态度。

3、真正的“粗茶淡饭”,可不是只吃素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真正的“粗茶淡饭”,无论是宋人的饮食习惯也好,还是农村老人说的也罢,这四个字不可简单理解为字面意义上只吃素,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宋人将其升华成一种“少欲”而豁达的心性修养。而精神世界美满的人,绝对不会以形同枯槁为代价。宋人“粗茶淡饭”里的“少欲”是针对“大鱼大肉”的奢侈。于此,颜小二认为,宋人的粗茶淡饭也讲求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摄入各类饮食。

同理,农村老人口里的“粗茶淡饭”也是一样,避免过度的奢侈浪费,毕竟在饮食上有理有节,方能细水长流。

也就是说,粗茶淡饭并非刻意去过度节制、或者说只吃素,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避免“大鱼大肉”一般的奢侈浪费。再高级一些,便可以上升到“心性修养”层面。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2
很多人将粗茶淡饭理解为:只吃粗粮,不吃肉,只吃素的。其实真正的粗茶淡饭不是这样的,粗茶淡饭,追求的是营养平衡。它要求人们在食物的搭配上要均衡,饮食尽量清淡,符合人的营养吸收。不只是吃素食,鸡鸭鱼肉等含蛋白物高的食物,都应该摄入人的体内。
第2个回答  2021-03-12
粗茶指的是比较清淡,没有营养和油水的食物,因为以前农村很贫穷,有吃的已经很好了,不敢奢求太好的东西,因此粗茶淡饭也是人们在物质匮乏时代的无奈之举。
第3个回答  2021-03-12
粗茶淡饭就是指由粗粮做出的食物,不过现在很多人都用来指接待客户的时候,自己做的食物比较简陋,希望客人不要嫌弃的谦辞。
第4个回答  2021-03-12
粗茶淡饭是指 粗糙简单的饭 ,以前穷人家 没有盐 ,称之为淡饭 。现代人是指简朴的饭,应该吃五谷杂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