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转基因玉米品种

如题所述

转基因玉米

1.转基因抗虫玉米Bt-176

转基因玉米Bt-176具有抗鳞翅目,尤其是玉米螟和草铵膦除草剂的特性。自从1995年美国首次允许无限制种植以来,Bt-176玉米已在日本(1996年)、加拿大(1996年)、阿根廷和欧盟成员国(1997年)广泛种植,并广泛用作食物和饲料。

2.转基因玉米NK603

转基因玉米NK603是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一种转基因玉米。通过转基因技术,这种玉米对孟山都公司生产的草甘膦除草剂“农达”具有抗性。然而,凯恩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喂食NK603和被“农达”污染的饲料的实验鼠,患肿瘤和其他内脏损伤的比例非常高。

转基因玉米品种

3.转基因玉米MON810

转基因玉米MON810是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品种,但法国当局已宣布禁止种植、使用和销售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MON810。主要原因是MON810转基因玉米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4.转基因植酸酶玉米BVLA430101

根据中国生物安全网公布的审核信息,中国农科院申报批准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目前主要在山东省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有效期为2009年8月17日至2014年8月17日。

5.其他转基因玉米品种。

并由相关部门停售一批疑似转基因玉米种子,它们分别是世宾338、津青707、津青709、津青129、津青168、洪辰788、鹏程8号、鹏程5号、福尔216、福尔玉沃116、乔静607、塔玉1号、迪卡1号、迪卡3号、源发815、嘉禾558、晋玉29号等。

转基因玉米品种有哪些?

转基因玉米是国家规定不能种植和销售的,所以种植户在购买玉米种子的时候一定不要购买上面介绍的这些转基因玉米品种。

十年来首次有三种国产转基因玉米和大豆获得生物安全证书。

1月21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了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和应用)批准名单,包括2个玉米品种和1个大豆品种。这是继2009年两种水稻和一种玉米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后,又一主要农作物品种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此次通过审定的两个玉米品种为北京大北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转cry1Ab和epsps基因抗虫抗除草剂玉米DBN9936”和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的“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抗虫抗除草剂玉米瑞丰125”(原名“双抗12-5”),适用于生态区。大豆品种为上海交大转g10evo-epsps基因抗除草剂大豆SHZD3201,适宜生态区为南方大豆区。安全证书有效期为2019年12月2日至2024年12月2日。

在重要性状上取得突破。

论文记者注意到,双抗12-5玉米和DBN9936玉米是我国首批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玉米品种。其抗虫性和抗除草剂性可有效应用于农业害虫控制和杂草控制。

2009年,原农业部向国内转基因植酸酶玉米“BVLA430101”颁发了安全证书。但该性状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植酸的抗营养作用,从而提高磷和钙、镁、锰、铁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减少高磷粪便的排放。

浙江大学转基因玉米研发团队负责人沈志成告诉论文(www.thepaper.cn)记者,双抗12-5玉米使用自主发现的抗虫基因和抗草甘膦基因,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达到96%,比对照增产6%-10%。“这种增产是通过减少害虫的损失来实现的,玉米螟的损失基本可以降到零。”他补充道。

达能1月21日晚间公告显示,DBN9936玉米对玉米螟等主要鳞翅目害虫具有良好的抗性,同时可耐受4倍于标签推荐的草甘膦中等剂量。其草甘膦抗性符合中国大田玉米生产的实际要求,可为玉米种植者提供高效、安全、灵活、低成本的杂草解决方案。

大北农表示,农业转基因生物抗虫抗除草剂玉米品种安全证书的颁发,将是中国玉米产业的一次重大技术升级,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将使玉米种植每亩综合收益至少增加100元。因此,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将对农民的种植效益和玉米种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下游饲料养殖企业对优质玉米原料的需求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同时,对我国大田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关于转基因大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曹跃平教授在2018年《大豆科学》杂志的文章《草甘膦抗性及草甘膦除草剂控制效果研究》中介绍了转基因大豆SHZD32-01的抗除草剂效果,即在1~4倍草甘膦田间浓度处理下,株高和盖度无显著差异,对生长无明显影响。

市场热情高涨。

2019年12月30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在官网发布《关于CiKJH83等192个转基因植物品种命名的公示》,拟批准发放192个植物品种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其中棉花品种189个,玉米品种2个,大豆品种1个。

眼查信息显示,北京大北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北农”,002385)的控股子公司,瑞丰生物是袁隆平农业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隆平高科”,00998)的参股企业。受该消息影响,大北农自名单公示以来连续7个交易日涨停,隆平高科也收获多个涨停板。截至1月21日收盘,大北农股价上涨57.3%,隆平高科股价上涨48.1%。

业内普遍认为,国内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的获批将给种业带来变革。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转基因的顺利推进有望加速种业的升级和集中。首先,转基因会显著提高种子的附加值,有望推高种子的价格和利润率;其次,转基因育种技术壁垒高、R&D投入大,将进一步凸显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加速推动行业集中度。

方正证券研报显示,抗虫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的拟批准,是我国首次在转基因玉米种子重要性状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对未来玉米种子的替代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有望为玉米种业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一旦转基因玉米被允许商业化,它将提高玉米种子的价格,并带来行业的扩张。同时,转基因技术较高的R&D投资成本和较长的R&D周期将大大提高行业壁垒,龙头企业将首先受益。

那么,如果国内转基因作物能够顺利落地,利润空间几何?天风证券分析师认为,未来转基因种子的推广将带来种子价值的提升。假设2016年我国每亩种子成本与美国相比将达到108元,按照我国6亿亩玉米种植面积计算,终端市场总规模为648亿,出厂市场规模50%,未来玉米种子市场规模为324亿。孟山都的玉米种子毛利率约为65%,净利润率超过30%。假设未来我国转基因种子净利润率为30%,行业利润率为97亿元。如果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达到30%,将实现收入97亿元,净利润29亿元。转基因种子的商业化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很高的收入和利润。

离工业化还有多远?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有严格的程序,包括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安全证书。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卢宝荣在接受本报(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上述转基因品种均通过了分子特性测试、食品安全测试和环境安全测试,相关技术成熟安全。

但国内转基因品种在获得生物安全证书后,距离商业化大规模种植还很远,品种审定还存在难度。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转基因品种在获得生物安全证书后,需要通过品种审定,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才能进入商业化生产应用。在正常程序下,市场准入审核周期约为1至2年。

到目前为止,我国批准商业化种植的只有棉花和木瓜,批准进口的转基因品种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等。但进口的转基因品种只能作为加工原料,不允许在国内种植。2009年,农业部向国内转基因植酸酶玉米“BVLA430101”和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Bt汕优63”发放了安全证书,但都止步于品种审定阶段,没有投入商业化生产。

大北农在公告中还提到,此次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和应用)可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公司将与合作伙伴一起为具有DBN9936性状的优良玉米品种的产业化做准备,为上市、销售和生产推广创造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转基因玉米种子的审批、生产、经营和加工需要取得相关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行政许可,具体办法还在制定中。

虽然相关政策尚未明确,但业界普遍认为国内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前景光明。“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主要产品产业化”。农业部的规划是从非食用到间接食用再到食用,即首先发展非食用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最后是食用作物。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主要用于加工食用油、动物饲料等成品。,就在路线的第二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