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同一个父亲,待遇却是天壤之别,嫡和庶分别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皇帝的妻子虽多,但只有皇后(即封建宗法制度的所谓“正妻”是也)生的才算嫡子。比如康熙朝的废太子允礽,论次序排只是皇次子,但因其生母为皇后,所以他还是被当作“嫡长子”.

而侧妃或者嫔妃生的就是庶出,这是等级上的差异,古代封建社会一般都遵循嫡出的皇子继承大统的原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1

嫡是指正妻所生的孩子,庶是指妾所生的孩子。

嫡庶是汉语词汇,拼音dí shù,是指嫡子与庶子。语出《列子·力命》:“ 齐 公族多宠,嫡庶并行。” 张湛注:“ 齐僖公 母弟 夷仲年 生 公孙无知 , 僖公 爱之,令礼秩同於太子也。”《后汉书·百官志三》:“宗正,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明史·杨涟传》:“今海内清晏,内无嫡庶之嫌。”

扩展资料:

古代嫡庶制度:

日本和朝鲜半岛古代同样奉行一夫多妻制,亦有嫡庶制度。

朝鲜

朝鲜半岛方面,李氏朝鲜时代嫡庶差别极为严格,不同阶级的男女不能结为夫妻,阶级较低的男性若娶阶级较高的女性为妻,是犯了诱拐之罪,该段婚姻亦无效。阶级较低的女性若要与阶级较高的男性结合,一般只能作妾而不能作妻,正妻死后亦不能扶正,只有极少数例外。

文定王后兄长尹元衡之妾郑兰贞于正室金氏死后,文定王后准许她升为正妻,封一品贞敬夫人。当时有“从母法”,即子女继承母亲的社会阶层,只有王族或宗室子女例外。

非王族或宗室的庶出子女要把父亲、父亲正室和嫡出兄弟姊妹视为主人侍奉,若母亲为贱民出身,于家中地位更等同奴婢。国王的嫡子称大君,庶子称君;嫡女称公主,庶女称翁主。宗室嫡女称郡主,庶女称县主。

日本

在古代日本,通常只有上层社会的人才会多妻,正妻以外的称为侧室,妾在日语中指非正式结婚而与有妇之夫同居的女性,即汉语的情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嫡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11
嫡是指正统的意思,而庶出则是非正统,主要是古代大家族的继承观念,确保继承权的一种伦理手法。
第3个回答  2019-11-14
嫡庶之别其实是古代封建等级的产物。
在古代,男性可以有很多的妻妾。但是只有一位是妻子,是八抬大轿迎娶的,其余都是妾。地位是远远低于妻子的。因此只有正妻生的孩子是嫡子,其他的都是庶出。
第4个回答  2019-10-11
通俗来说,嫡是原配的夫人生的孩子,庶呢就是妾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