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我国的研究生导师制度?

如题所述

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是学校严把入门关,导师一旦入选即进了“保险箱”,这种做法给研究生人才培养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尤其是随着我国高层次人才的不断涌现,导师队伍不断壮大,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例如科研上,现在很多年轻讲师的科研水平和成果都不比当年的教授逊色,但限于职称原因不能指导研究生;再如,一般而言评上教授理论上就具备了当博士生导师的水平,但按现行制度还要接受资格审核才行;此外在实践中也发现,有的教授缺乏担任导师的能力,但由于缺少退出机制,他们只能勉为其难。种种问题都要求高等教育界改革现行的做法。
同济在这方面率先进行了探索,学校下发了《关于开展研究生指导教师改革工作的通知》,确定的总原则是:由原来的资格审核与标准制定改为动态监控和质量监督。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锻造出高水平的学科,产出高质量的成果,是这项改革的最终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30
根本原因在于研究生培养体制问题,导师拥有的权力太大,而学生的权力太小。所以压榨取决于导师本人和他的研究资金多寡还有他的教职位置。

如果他研究资金很少,就需要更多成果来申请资金,所以需要学生努力工作。如果他想从助理教授转为副教授或者终生教授,那他也需要依靠学生的成果。再加上,如果他自己也不做实验,那就得完全催促学生进度了。

另一方面,系和学院学校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也很重要,大部分都会偏向导师,因为聘请一个教授非常昂贵,尤其是聘请一个实验教授,可能需要给他几百万美元的初始资金。另外,聘请一个教授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测评,需要好几个教授的探讨,所以所花的精力和时间、资源也很多。
所以学生向学校投诉导师时,会很困难,会遭遇繁琐的程序过程,也不一定得到正面的结果,尤其冒得风险会非常大。如果不成功,遭导师报复的可能性不小,这种报复有可能是隐性的,比如对你的问题延时回答,拖延你的项目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消耗学生精力和时间的。但也有成功的案例,网上也有投诉成功,最后把导师踢出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
但就算成功,导师的推荐信你肯定是拿不到了吧。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关系,导师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会让学生努力工作,到底要求多努力,就得看导师了。而学校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倾向于保护导师。
第2个回答  2019-03-28
1、按学籍管理
按学籍管理的不同,分为学历教育研究生和非学历教育研究生。前者指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含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推荐免试和部分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自行组织的单独入学考试),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硕士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后者指不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没有学籍。学生参加研究生课程研修班学习,按教学计划修完课程,并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获得申请学位的资格,再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学位证书,但没有研究生毕业证书。
2、按培养单位

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包括三类:
(1)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
(2)科研院所,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
(3)转制科研院所,如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等。
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培养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之一。
3、按专业用途
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13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专业硕士对大家来说或许很陌生,但说到MBA、MPA却是耳熟能详。其实,MBA、MPA正是专业学位中的两种类别。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
专业硕士学位
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工程硕士(ME)、法律硕士(J.M)、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等。09年初,又新增了艺术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3个专业学位。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毕业后学历依然是“本科”,但是有专业学位证,也就是“单证”;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中举行,毕业后学历是“研究生”,领取专业学位证,也就是“双证”,全日制专业硕士是学历教育,GCT在职硕士不是学历教育,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4、按学习方法
按学习方法不同,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前者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后者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3-31
我国的研究生导师可能是“老板”,掌握着学生开展科研的“命门“,甚至与学生产生密切经济关系;导师也是“师门”的核心,除了指导论文,还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生活、就业乃至婚恋。
理想的导师是什么样?他在大学教育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当现代导师制与传统师徒制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时,导师这一岗位在中国大学教育中也具有了独特的蕴含。似乎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中国这样,即使在现代大学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中,也较为清晰地保留着儒家传统中“师徒如父子”的宗法伦理的印记。
第4个回答  2019-03-30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研究生,他跟我说,好的导师会让他的学生看到前景和光明,坏的导师只会把学生当奴隶使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