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十牛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6-28
我认为自性的完成,放在这个情境下(十牛图也好、西方玫瑰园也好),也就是更大程度上的意识与潜意识的整合。

弗洛伊德的治疗基础是将潜意识意识化,去扩大意识的力量,放十牛图里就是把牧童变成一个壮汉。
让牛越来越瘦弱。
听说荣格很崇尚潜意识,甚至在治疗中都尽量抱着不进行干预的态度面对它。
当治疗情景中,比如儿童的游戏治疗,也是有类似于训牛的比喻的。
儿童基本很大程度上无法恰当描述自己的语言,要让孩子去觉察修通很难,所以游戏疗法很好。
日本有名叫东山 紘久(游戏治疗第一人)所写游戏疗法第一章就是训牛的故事:一个有经验的训牛人不是一开始就用蛮力拉牛或者鞭打牛,他们先放它自由玩,训牛人就是跟着,就这么玩了十天半个月的,牛开始回头看身边这个人,但训牛人还是不说什么,也只是把绳子挂牛脖子上,还是让牛自己玩,训牛人跟着,后来牛停下了,看着训牛人,训牛人觉得时间到了,就牵着牛走了,牛也就训好了,听话了。
如果放在现代心理治疗体系里,这个也可以用移情-反移情进行理解,甚至客体关系论,这部分可以写出个论文来,也是对本土心理治疗的一大贡献。
从这个角度而言,两人情境(治疗)下分析十牛图其实很容易理解,我们把这个问题再次回归个人就会无比困难。
因为当个体内的潜意识和意识比作牛和牧童,这个图事实上已经超越了精神分析所包摄的范畴。
自性化这个词即使引入“集体潜意识”,也不足以说明十牛图中“超越”的部分。
可以说当意识与潜意识在自性化后,主要是意识和潜意识中的阴影部分的统合,而十牛图的话,可能更具有超越性,版本直接升级,有木有?
十牛图所达到的人格结构(中国叫“境界”)已经不是荣格他们可以命名的,这就是修行才能达到的部分,它也应该说是一种进化后的意识状态。
如果沿用道德经的思想,可以假设这种状态先于“意识”“潜意识”,接近于儿童的赤子之心,馄饨的内在,但又超越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