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明朝(1368--1644)的有趣事情?

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

  菜酒而已

  某儒官要乘马出去迎候上司,碰巧有人来拜访,儒官关照妻子说:“待以菜酒而已。”
  自己匆匆赶路去了。
  妻子想来想去也不懂“而已”是何物,就去询问婢女奴仆,大家一商量,认为“已”是“尾”字,正好家中有只大羊,就宰羊备酒待客。
  儒官办完事回家听妻子一说,急得直叹气,竟为此事愁闷了好久。后来,每逢出门,就总要关照妻:“今天如再有客人来,只用‘菜酒’,切不可再用‘而已’。”

  落山落水

  有个教师不学无术。有客从京城回来,到学馆中拜访他。
  一个学生拿了书去问“晋”字,教师不识,但碍于面子,便推托待客离去再问,还拿起红笔在“晋”字旁点了个记号。
  一会,又一个学生来问“卫”字,教师又用红笔把“卫”字圈了起来,以同样理由推托。
  这学生刚走,第三个学生又来问“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的“乐”字,这教师随口说:“读作‘落’便罢了。”
  学生走了,教师问客人:“京城有什么新闻吗?”
  客人说:“有啊!我出京师时,只见晋文公被戳一枪,卫灵公被红巾围住。”
  这教师忙问:“不知这二公的部下怎样了?”客人笑着说:
  “落山的落山,落水的落水。”

  因梦争吵

  有个贫穷的读书人做梦拾到300两银子,醒来对妻子说:“如果真的拾到,我就要用100两买屋,100两买田,再用100两娶回两个小老婆,那时多么快乐啊?”
  妻子大骂道:“只能穷死你、冻死你!才有些钱就想讨小老婆了!”夫妻两人争吵不已,竟在床上大打出手。
  左邻右舍闻声急来劝解,问明争吵原因后,都哄然大笑:“幸亏是梦!如果你家真有钱讨小老婆,岂非要打出人命案子,连累我们吗?”

  五十犹痴

  有个乡民做了官府的差吏,向老前辈请教刑法条文。老前辈便介绍笞、杖、徙流各种刑罚:“用小荆条鞭打,从10到50称谓‘笞’;用大荆棍敲打,从60到100称谓‘杖’”
  乡民大为惊讶,叫道:“我不相信,难道年龄到了50还是痴(与“笞”谐音)呆不懂事吗?”

  疟疾小诗

  金陵陈全发疟疾病,自己写了一首打油诗描写病况,十分惹人发笑:“冷来时冷得在冰凌上卧,热来时热得在蒸笼里坐,疼时节疼得天灵破,颤时节颤得牙关挫,只被你害杀人也么歌,只被你害杀人也么歌,真个是寒来暑往人难过!”

  一跃龙门

  有个读书人摆渡,不小心失足落水。别人慌忙把他救起,他浑身水淋淋,却诗兴大发,
  吟诗一首道:“刚踏船头忽摆开,天公为我洗尘埃;时人只道归东海,一跃龙门便转来。”

  着甚来由

  两人踢球,不小心踢到某读书人的头上,被踢者向官府告发,两人被官府捉去重重鞭打了40下屁股。他们的供词是:“饱食无事,闲哄闲游;不务正业,学踢气球。起自小人之足,误犯君子之头,当官痛责四十,算来着甚来由。”

  嫂赠趣诗

  一个女人新出嫁,遭到小姑的欺侮。她便写了言诗给小姑:“小姑休把嫂来欺,阿嫂曾经做女儿。前船便是后船样,小姑也有嫁人时。”小姑读诗后满面羞惭。

  要清凉伞

  刘子仪时时盼望升官,却未能如愿,因此便托病休息在家。朋友、同僚都来探望病情,他答道:“虚热攻上身。”
  当时石文定在座,风趣地接口应道:“只消服用清凉散(中药名,“散”谐音“伞”)病就好了。”原来官职做到知府(正五品),才有资格取用凉伞。

  茶酒争高

  茶对酒说:“战退睡魔功不少,助成吟兴更堪夸。亡家败国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饮茶?”
  酒反驳说:“瑶台紫府荐琼浆,息论和亲意味长,祭祀筵宾先用我,何曾说着淡黄汤(茶水)?”
  争论不休之际,水出来劝解说:“汲井烹茶归石鼎,引泉酿酒注银瓶;两家且莫争闲气,无我调和总不成。”

  和尚嫁祸

  某富户居寺庙旁,有个和尚夜间翻墙进富家,刚动手行窃,就被发觉。主家追奔出来,
  那和尚怕得要命,逃走时跌倒在烂泥中,弄得满头是泥。和尚急急爬起,怕被主人家看出是光脑袋的和尚作案,急忙用拳头上的烂泥印在头上,捏出一只道士所戴的帽子形状,自言自语:“赖道士所作罢!”

  南风先生

  有个财主吝啬得出奇,儿子大了,想请个先生,招聘条件是不吃不喝的才要。一人向他推荐:“有位先生不用饮食,只吃南风一味。”
  财主听了,赶紧跟老婆商量,老婆想了想,连忙摇头说:
  “要是哪一天刮北风,你拿什么东西给他吃呢?”

  管厕贪吏

  有个贪婪的吏人,见物就捞,没有人不受他害的。
  有个朋友半开玩笑半挖苦地说:“我看只有让你管厕所,你才没有什么东西拿了。”
  这贪吏说:“如果让我管厕所,想去厕所的,我不许他去,不想去厕所的,我偏逼着他去。这样一来,何愁无人给我送钱呢?”

  衣食父母

  有个县官上任,百姓前来告状。县官高兴地放下判案的朱笔,走下厅堂向告状者深深拱手鞠躬。差役诧异地问道:“他不过是你县太爷治下的百姓,有冤来告状,盼您为他作主,
  为什么老爷反倒这么尊敬他?”
  县官说:“你不知道,来告状的,便是我的衣食父母,怎能不敬重他呢?”

  贪吏发誓

  一个吏人因为贪污而坐牢,后来遇上大赦才得以释放。于是他发誓说:“以后再接受人家财物,叫我手上生恶疮。”
  不久,有个人来打官司,送给他钱财,想把官司打赢。贪吏想到发过的誓,不敢用手去接钱。想了一会儿说:“你既然这样热心,那么暂且将钱放进我的靴筒里吧!”

  拣瘦者医

  庸医用错药,医死病人。病家大怒,定要医生及其妻子、儿子全家唱着挽歌抬灵柩出殡方肯罢休,庸医只得照办。
  出葬时,他唱道:“祖公三代做太医,呵呵咳!”
  妻子接着唱:“丈夫做事连累妻,呵呵咳!”
  幼子人小,只觉得肩头沉重,便唱道:“无奈亡灵十分重,呵呵咳!”
  长子怨气满肚,唱道:“此后只拣瘦的医,呵呵咳!”

  服渣相见

  某庸医药死了病者,主家把他锁系廊下,准备绑送官府。
  死者的弟弟十分悲痛。哀哭道:“我哥我哥,如何再得相见呀?”
  庸医应声说:“若要相见,容易得很。”
  问怎样相见,庸医说:“你哥所服的药渣还在不在?你再服一帖,即能在阴府相见。”

  医仆应对

  庸医屡次伤害病人,其仆从开始厌恶起主人来,于是只顾玩耍不听使令。医生责骂道:
  “我教你死!我教你死!”
  仆人轻松一笑道:“不轻易吃你药,怎会随便死去?”

  庸医应对

  有个庸医医死了人,被绑拿到官府,庸医抵赖,诈称是个儒生。
  县官说:“既是儒生,请对上两对子。”庸医无奈,只得连连说好。
  县官道:“银顶三檐伞。”对道:“金丝万应膏。”官家已听出苗头,接着说:“李千株桃万株,遇景而开。”庸医想了半天,最后答道:“姜两片枣三枚,带温而服。”
  县官已清楚这人的职业,乐得笑出了声,大声说:“胡说胡说!”庸医赶紧抢过话头说:“只因服得太多,所以病热狂言。”

  浅针低唱

  某针灸医生,因扎针太深,病人被扎死。主家愤怒地逼令医生全家抬棺送葬,并一路高唱挽歌,以此侮辱医者。
  庸医对妻说:“你可低低唱,免得使我羞辱难过。”
  妻子怨声答道:“既要低低唱,当初何不浅浅针。”

  诗僧咏伞

  吴下棋僧人善诗。一次,无辜受牵累遭诉讼。僧人连连喊冤,说明自己平日不问它事,
  只喜作诗。
  县官就指着厅中一伞令赋诗,僧人信口答道:“万骨攒来一柄收,行藏长得近诸侯。轻轻撑向马前去,真个有天无日头。”

  僧人不语

  有个僧人号“不语禅”,见识甚少,平日全凭二侍者代他答问。
  一日,侍者外出,碰巧有个游方和尚来参拜并请教。问:“不语禅,何为佛?”不语禅哪里能答,一会儿东看看,一会儿西看看。又问:“何为法?”不语禅不语,看上看下。又问:
  “何为僧?”不语禅无奈,就闭眼不答。再问:“何为加持?”不语禅急得伸出两手来了。
  游僧满意地走了,路遇侍者,就告诉他们说:“我去见过长老了,问他佛,禅师东顾西顾,意思是人有东西,佛无南北也;我问法,禅师看上看下,意思为法平等,没有高下;我问僧,他闭上眼睛,告诉我:向云深处卧,便是一高僧;再问加持,他伸手出来,意谓接引众生。这大师真可称是明心见性啊!”
  侍者回到寺庙,不语禅大骂道:“你们哪里去了?也不来帮我。他问佛,教我东看你不见,西看你又不见;他又问法,教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又问僧,我无奈,只好作假睡;
  他又问加持,我自愧诸事不知,还做什么长老,不如伸手沿门去叫化也罢了。”

  僧鸟相对

  东坡与佛印老僧嬉谈。东坡戏说:“古人常以僧对鸟,如: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
  佛印老僧诙谐一笑,说:“今老僧对相公,相公即鸟也。”

  书符驱蚊

  某道士自称能写书符驱蚊,有人就拿了钱去请符,结果,蚊为害如旧。这人就质问道士,道士问:“你把符贴在什么地方?”
  答:“贴在壁上。”
  道士责怪说:“我说怎么不灵呢!你必须把符贴在帐帷上方才会有效果呀。”

  买猪千口

  某县官写字太潦草,总是信手舞来。一次准备宴请客人,就写了清单派吏役去买菜,其中“猪舌”的“舌”字写得很长,吏役以为是买猪千口。到市场去后,哪里有这许多?便遍乡寻买,也只是买到500口,只得硬着头皮回去禀报。县官大笑说:“我让买猪舌,怎么弄成买猪千口啊?”

  各挑行李

  兄弟三人外出经商,投宿客店。买来一条鱼,烧好后放在桌上。老大唱《驻云飞》中的一句:“这个鱼儿,我要中间一段儿。”
  老二接唱道:“我要头和尾,谁敢来争嘴。”
  三弟说“汤儿是我的。”
  仆人开始还想等着沾些鱼味儿,听这一说,急跨步上前,作揖唱道:“告君知,明日启程,各自挑行李,那时节辛勤怨得谁,那时节勤怨得谁!”

  老人妄语

  太上老君说:“诵经千遍,身腾紫云。”某道士十分相信此说,就也诵起经来,诵至999遍,开始沐浴,告别亲友,登上高台,等候腾云。当他虔诚地诵完第1000遍后,合上双眼,分分秒秒地等盼着身子腾起来,哪知到天黑也未能抬起半寸身子。道士指着太上老君的塑像慨叹说:“谁知你这等老大年纪也会说谎。”

  嘲发酒疯

  一只老鼠躲在油房里,一只老鼠藏在酒房里,二鼠经常来去,互食所有。
  某次,酒鼠吃完油,就邀请油鼠到酒房吃酒,并以口衔其尾,垂吊着偷吃。油鼠吃得很快乐,连连对酒鼠说:“好酒!
  好酒!”
  酒鼠客气,应声回道:“不敢!不敢!”哪知刚一开口,油鼠就跌入酒缸内了,翻滚多时爬不起。
  酒鼠长叹一声,说:“你少饮些不就得么,如何要吃到这般发酒疯!”

  怎敢吃它

  某人经商外归,谈说江湖之事道:“过了黄牛峡,那蚊虫大得像鸭子,这还不稀奇,待过了铁牛河,那蚊虫更大,大得只只像肥鹅。”
  商人妻子听了连连怪丈夫说:“你何不带些回来煮了吃?”
  商人答:“那蚊虫没有来吃我已算幸运极了,我怎敢想去吃它?”

  谐音救人

  某贵官请宴。厨子因所煎的饼子夹生,被贵官打入狱中。
  隔日,贵官重新办酒设宴。有两人想救厨子,一人扮作算命先生,另一人扮作老人请算八字,在酒席旁算命。
  算命先生:“尊老庚甲为哪一年?”
  老人故意大声说:“丙子生。”
  算命先生连连大声惊叫:“不好不好。”
  老人装作不乐,问:“才说一个年头,又无时日,怎么就已说不好?”
  算命先生说:“昨日甲子生的还在狱中未放,何况你是丙子生(谐音“饼子生”)的?”
  坐客都大笑起来。贵官领悟其意,于是释放了厨子。

  笋壳脸儿

  医师跟卜士常常在酒楼喝酒,一人老是撞去白吃一番,医师、卜士都恨透了他。
  一次,医师与卜士喝得正欢,这人又撞来了,坐下便喝。医师存心讥笑这人一番,便说:“咱们各出一令。”接着先说:
  “天有天南星,地有地骨皮,廿四味流气饮,要加也得,要减也得。”
  卜士说:“天有天文,地有地理,二十四百中,三命也通,五星也通。”
  吃白食者毫不示弱,跟下来就说:“天不生无禄之人,地不出无名之草,二十四层笋壳脸儿,剥了一层又一层。”

  戏子嘲官

  有个勋臣总督团营时,私自遣官兵为自己造私房。两戏子知道后,就扮作儒生,嘲讽此事。一个先高声咏诗说:“六千兵散楚歌声。”另一个也高声咏诗说:“八千兵散楚歌声。”
  两人为六千、八千争辩起来,谁也不肯服输,最后慢慢解释说:“你们都不知,那二千不都在家盖房吗?哪在营里!”

  右军之后

  会稽(今浙江绍兴)有个姓王的人,家族本来很寒微,他却好夸诩,每当到外地去,总在人前夸耀说:“我是王羲之的后代。”
  别人听了说:“可敬可敬,你如不说出来,我们还真不知你就是右军(王羲之因官至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之后呵!”
  姓王的一听怕极了,恐军籍牵累,忙连声说:“军是别户,军是别户!”

  有钱村牛

  春秋时,鲁地西部有只麒麟出现,当地人不懂这是吉祥物,就合围击杀了它。孔子听说后,赶去察看,痛哭不止。
  弟子们恐老师悲伤过度,就用铜钱串织后披在牛身上,对孔子说:“麒麟还在,一点也没有受伤。”
  孔子擦干眼泪一看,叹息说:“此物也算吉祥的象征吗?
  它不过是一只有钱的村牛罢了,

  肉沉碗底

  某人性悭吝,而且很容易发怒。一天,买回四两肉,妻子做好后油脂浮在上面,肉都沉到下面。这人回家一看,以为妻子吃掉了肉,指着妻子骂道:“我与你前世冤家,只有分离才行了!”等到筷子一捞,只见肉都在碗底,这人又大笑起,抚着妻子的背说:“我与你是500年前结合的夫妻,太好了!”

  假假真真

  一个人挖了水塘养鱼,怕鸟儿偷吃鱼苗,便做了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稻草人放在塘中。鸟儿知道不是真人,衔吃鱼苗后,在稻草人头上飞来飞去,叫道:“假假假。”主人便拿掉草人自己戴斗笠穿蓑衣,站立在塘中。鸟儿还当是假人,又飞来偷吃鱼苗。主人很快捉住了它们,大笑道:“你们天天叫假,今天却撞着真的了!”

  识字苦恼

  梅询担任翰林学士。一天,诏书很多,他构思很苦,便走出书房,在庭院散心,忽然看见一个老卫兵,睡在太阳底下,四肢舒展很是舒服。
  梅询羡慕地说:“多畅快啊!”又问他:“你识字吗?”
  回答道:“不识字。”
  梅询长叹一声,说:“更快活了!”

  诗送小偷

  吴中(今苏州)有个老儒生叫沈文卿,家里很清寒。一天,他专心读书至半夜,忽而瞥见小偷进屋偷东西,又没偷到什么,就慢吞吞招呼道:“承蒙光临,送你一首诗怎么样?”
  于是朗诵道:“风寒月黑夜迢迢,辜负君来此一遭。只有古书三四束,也堪将去教儿曹(子女幼辈们)。”小偷听了,含笑离去。

  装假招灾

  东城有个人家境贫困,可是偏喜穿华丽的衣服,吃精美的饭菜,还要向人夸耀自己家境的厚实。小偷们都认为他是富翁,就将他箱囊里的东西全部偷光。于是,他陷入赤贫而不能自拔。
  西邻有个人很是富裕,一次携带了重金,跟别人同乘一条船出行,而假装穷苦人的样子。船到中流忽然碰到风浪的袭击,船老大认为他是穷人便不去救援他。
  唉!冒充富人诱惑了小偷,装作贫苦招惹了灾祸,这都是自己害自己,弄虚作假的危害确是很大啊!

  讥刺道士

  有个工匠,很懂得一点经书的道理,有些文才。一天,道观请他去做工,他自称儒匠。
  道士说:“你既然自称儒匠,那么弄一副对联让你对对怎么样?”
  工匠说:“好。”
  道士说:“匠名儒名:君子儒,小人儒?”
  工匠应声对道:“人号道人:饿鬼道,畜牲道?”

  没有运气

  过去,一个乡下先生参加科举考试,考题是《明月》。那先生即吟诗一首:“团团离海角,渐渐出云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考官说:“意思很好,可就是没韵。”
  乡下先生回答道:“就是因为没运(运气的“运”与“韵”谐音),才只能教书;倘若有运,早就做官了。”

  刀锯和尚

  有个和尚劝诫人们:“只要慷慨接济寺庙,敬奉佛祖,死后就能免遭打入地狱和刀砍锯断的灾祸。”
  不久,那和尚与施主一齐死去。和尚由于罪孽深重,在阴间遭受了刀砍锯断的刑罚。
  施主便问他是什么原故,和尚辩解道:“你不知内里情由,阎罗王见人世间寺庙废坏、
  和尚稀少,要将我们一个和尚锯开派两个和尚的用场啊。”

  吃掉客人

  神仙孙真人派遣自己的随从老虎,邀请客人赴宴。老虎遵令而去,客人们应邀上路,可是到了半路,老虎饥饿难忍,就把客人统统吃了。孙真人怒气冲天,责骂道:“畜牲!你原来不会请人,只会吃人!”

  只会改诗

  一天,一个读书人吟诗道:“风吹柳线千条绿,日照桃花万点红。”
  旁人评论道:“这诗意境不好,我如为你修改一定会好。”
  读书人说:“老兄如果能够改诗,那就请您再做一首。”
  那人说:“做诗的人不会修改,修改的人不会做诗。”

  两鱼斗嘴

  一次,鲤鱼和鲇鱼斗起嘴来,互比高低。
  鲤鱼说:“你有啥希奇,我如果有朝一日有所变化,便能飞上天去。我是啊——‘眼里有金星,身上有金鳞。桃花春浪暖,一跳过龙门!’”
  鲇鱼说:“你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听着,我是啊——眼里也无星,身上也无鳞。一张大阔口,常会吃别人!”

  傻瓜吃柿

  一个傻瓜带了妻子去拜见岳父。岳父设家宴款待。桌上放着一盘生柿子。傻子拿了连皮就吃。
  妻子在里屋看见了,又是埋怨又是叹气,说:“苦啊,苦啊!(含意是我的命苦啊,嫁了这么个人!)”
  傻子在外面听见了,应声说:“这柿子苦倒不苦,只是有些儿涩。”

  拿了瓶吃

  有个酒鬼到京城经商。一天,忽然碰见老友,高兴地说:“走,到您府上叙叙。我现在口干又心烦,可否借一杯酒喝喝?”
  老友是个小气鬼,说:“我家离这儿不近,不敢劳烦你走这么远的路。”
  酒鬼说:“估计最多不过二、三十里吧,不要紧。”
  老友说:“我那屋子很狭小,恐怕要沾辱你大驾。”
  酒鬼说:“不要紧,不要紧,只要能勉强进去就行。”
  老友说:“我家没有酒杯、盆碟,怎么办?”
  酒鬼说:“我和你是知己朋友,不在乎什么礼节不礼节,拿着瓶子吃也好嘛!”

  说谎大王

  甲乙两个亲家都极爱面子。甲到乙家作客,乙炫耀自己的宝物:“你家有没有?”
  甲说:“这些都是死宝,有啥值得羡慕?我家有两件活宝:
  仙鹤和海马。”
  乙说:“我想看看,可以吗?”
  甲说:“当然可以。”
  甲吹了大牛回家后十分担忧。儿子说:“父亲放心,我来对付。”
  两天后,儿子拿了件“神袍”给父亲穿上,叫他坐在厅堂正中。一会儿,乙来了,问甲的儿子道:“你父亲呢?”
  答:“家父有事外出了。”
  乙说:“你父亲约我来看海马和仙鹤的。”
  答:“啊,海马被龙王借去游海,仙鹤被神仙乘去赴蟠桃会了。”
  乙问:“厅堂中央坐的是什么神仙?”
  答:“我家的说谎大王。”

  讥怕老婆

  有个知县,最怕老婆。一天坐在公堂上办公,忽听得后院喧闹,便叫差役去查看。差役回来禀报:“老爷,是兵房吏夫妻打架。”
  知县咬牙大怒道:“哼,哼,如果是我,如果是我——”
  谁知夫人在后堂听得分明,高声喝道:“如果是你怎么样?”
  知县惊慌地答道:“如果是我,马上就跪地求饶,看她怎么还下得了手?”

  富人贼形

  从前有个不太识字的人外出经商。
  一天,乘的船停泊在寺边,他和朋友一起上岸游寺。见墙壁上写着“江心贼”三字,商人便急忙出寺庙呼唤船夫:“快开船,此处有江心贼,不能久停。”话未说完就下了船。
  朋友追上他劝道:“不要慌,上面写的是‘赋’,不是‘贼’。”
  商人连连摇头说:“你说‘富’就算是‘富’吧,他总是带着‘贼’形!”

  书呆子气

  一个秀才在清明、端阳节日都没向学官奉送节仪,直到七夕他才送去,礼物很是丰盛。
  学官问:“你前两节为啥不送,这节又送得这么多?”
  秀才说:“这一节(双关义),是总结上文两节(双关义)的意思。”

  怎敢空扰

  一天,苏东坡同黄山谷住宿在金山寺里。两人做面饼吃,商议道:“今天做饼,不要让佛印知道。”
  饼烧熟后,点清了数目,便供献到观音菩萨座前香案上,恭恭敬敬顶礼膜拜,暗暗祷告:“愿自己寿比彭祖,富如陶朱。”
  谁知佛印预先藏在神帐里,偷去了两只饼。苏东坡跪拜完毕,站起来一看,不见了两只饼,又跪倒祷告:“观音娘娘如此神通广大,吃去两只饼,为什么不出来面见我们?”
  佛印在帐里嗲声答道:“我如有面粉,就搭在你们一道做几块饼吃,怎敢腾空来打扰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16
1.行刺皇太子,1615年,明朝末年
首先是圣彼得大教堂宣告竣工,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梵蒂冈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有多小呢,圣彼得大教堂多大,梵蒂冈这个国家就有多大。换句话说,圣彼得大教堂就是梵蒂冈,梵蒂冈就是圣彼得大教堂。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却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其次,伽利略被罗马宗教法庭传讯,被迫宣布和哥白尼学说决裂,否认地球是在地轴上自转同时环绕太阳公转。这是一次谬误战胜真理的审判。
再次是中国东北多次出现北极光,明朝大臣惊恐万分,但是龙虎将军努尔哈赤是兴奋不已,认为这是王气凝聚东北,迅速在1615年这一年建立了后来八旗制度的黄旗、红旗、蓝旗、白旗4个旗。
2.1615年5月30日,风起紫禁城
1615年5月30号黄昏,一条来历不明的大汉子,手拿一下子可以致人死命的大木棒,突然在紫禁城皇宫内城从天而降,一棒子下去,先是打残了慈庆宫的守门太监,然后闯进大门,逢人便打,一连打伤多人。被打伤的人,是哀号声求援声一片。这条大汉呢,不管不顾,杀红了双眼,一心想夺路冲进大殿,把皇太子变成他的棒下鬼。所以他是挥舞着大棒,一路冲杀,直杀到慈庆宫宫殿的房檐下,再跑几步,杀死太子的目的就可实现。
但是就在这时,一名内官出现在宫殿屋檐下,三下五除二,扭转了局面。
什么是“内官”呢?明朝宦官分属12个部门,其中一个部门叫“内官监”,负责基建科、供应科、皇家各种仓库。也许就是因为搞基建,天天跟木棍子、大石头、沙土瓦片打交道,所以内官天生有力气,身形也矫健,所以在慈庆宫的屋檐下,那名内官趁刺客向其他人行凶,手疾眼快,抓住空挡,徒手制服了手拿大棒子的大汉,把他扭送皇宫内部的公安机关,相当于现在的东华门派出所。
好啦,这一下子北京可是沸沸扬扬,大家纷纷传播着皇帝老子家出了大事儿的消息,一时间,这成了中国最大的事情,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大家都在偷偷谈论着到底是谁要杀皇太子,皇帝对这事儿到底会怎么处置,究竟会有多少人头落地。
3.天下人聚焦金銮殿
东华门派出所收押了犯罪嫌疑人,做了笔录,发现突发如此恶劣而案情十分危险的刑事大案,主要是因为东宫管理松弛,警备不严。
这一天,好多宦官都请了假,外出不归,警卫员也没剩几个,大多数不知去向,所以给犯罪嫌疑人钻了空子。
此外,东华门还有3点发现。第一,这男子不是北京人,是苏州人。第二,这苏州人叫“张差”,来历不明。第三,张差手里拿的大棒子,是枣木棒子。大家知道枣树生长很慢,碗口这么粗的枣树干,那得几十年才能长得这么粗,所以木质坚硬,不生蛀虫,虫子咬不动它。所以您想想,用枣木大棒子打人,那就跟铁棍子打人一样,尤其是拿在大汉手里,三两下就能要了人的命。
好啦,这案子发生在1615年5月30号黄昏,等到全部折腾完,已是午夜时分。大汉倒是在拘留所安稳地睡了,可皇太子一夜没敢合眼,第2天一大早他便爬起来,就去找他的爸爸诉苦。太子的爸爸是谁?万历皇帝!咱先看一下万历皇帝的照片,看看他长什么样子。有朋友可能会说,阿忆你又胡说,万历是明朝皇帝,那时候又没照相机,哪儿来的照片。别急,看了就知道。
……
这就是万历皇帝,这是他的真人照片,不过照片上是他的尸首。大家知道十三陵十三陵,真正对外开放的只有一座定陵,定陵是谁的陵呢,就是万历的皇陵。这幅照片,是万历刚被开棺研究时拍下来的,他保持着怪异的姿态,仰面朝天,右手护着脸。
万历就是这么一个怪人,明朝皇帝入葬,全都是侧卧,双腿微曲,身体像北斗七星一样摆放,惟有这万历,是四脚朝天,右手还放在脸上。这是死后,那万历生前呢,也是一个怪人!怎么个怪法,他居然25年不上班。您想,25年,好多大臣老死了病死了,职位空缺,但万历不上班,不议政,没人能上来补缺,所以万历晚年的时候,中央6个部,只有司法部长还活着,其他5个部全都没有长官。
万历不工作,他天天都在干什么,吃喝玩乐,抽鸦片,对下人施虐。大家知道明朝多暴君,20个皇帝17个是暴君,万历就是其中之一。万历喜欢拷打宦官和宫女,用鞭子把他们抽死。万历做了49年皇帝,被他抽死的下人数以千计。
那万历敢不敢对大臣残暴呢,不敢,就连立皇太子这个问题,那都是大臣的主意,万历极力反对,他不喜欢这位皇太子,但他又斗不过大臣,所以老子干脆不干了,从此25年不上朝,不见任何大臣,一心只管吃喝玩乐抽人抽鸦片。
直到死,他只去了1次金銮殿,为的就是这次行刺皇太子事件。
第2个回答  2007-02-16
去看<明朝那些事><万历十五年>
第3个回答  2007-02-16
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移宫案,红丸案,梃击案.佳话吗,可能就是明孝宗就娶了一个老婆,模范丈夫.要不就是英宗废除了残酷的人殉制度.啥地.讲起来就得仨月
第4个回答  2007-02-16
朱元璋当皇帝
第5个回答  2007-02-16
海瑞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