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礼仪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古代礼仪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祷、学校科举、军队征战、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语举止等,几乎包容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

在古代礼仪发展的历史上,尤其是在礼仪的理论上,到了西周便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礼学专著。“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这可谓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的专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在汉代以后两千多年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被称为“礼经”。像《礼记》中记载的名言“言语之美,穆穆皇皇”也就是指语言之美,在于谦恭、和气、文雅,既要懂得言语之礼貌。《礼记》中还特别规定人与人交往中应“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对人与人的交往提出了严格的礼仪规范,即与人交往行动上不能出格,态度上不能失态,语气上不能失礼的道理。这种“礼”的教育在我国一直是颇受重视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等诸子百家更是对礼教给予了研究和发掘,他们在研究的基础上,对礼的起源、本质等均给予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许多经典的理论,著就了许多名篇华章。如孔子《论语·雍也》篇中就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说只重品格质朴,而不注重礼节仪表,就是显得粗野;只重视礼节仪表,如缺乏质朴的品格,同样显得虚伪;只有既注重品格质朴,又注重礼节仪表者,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孟子重“礼”,把礼解释为对尊长和宾客有礼貌,即“恭敬之心,礼也”,并把“礼”看作是人的善性的发端之一。荀子把“礼”作为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认为礼者,人道之极也”,把“礼”看作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这些礼仪思想对我们现代人乃至后代人都是受益无穷的。不过孔子所倡导的“克己复礼”的思想实质是为奴隶主的统治服务的,可见礼也是颇具阶级性的。

古代礼仪中,人们除了创造一整套的礼仪思想外,还提出一整套的礼制。如产生于西周时期的著名“五礼”即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便是一套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具体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吉礼乃五礼之冠,主要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历代礼书以“吉礼”最繁。“吉礼”之所以发展得最为全面系统,正是因为吉礼是远古礼仪萌芽的主干部分。“嘉礼”是人与人之间,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

《周礼》言,“嘉礼”是用以“亲万民”的。主要出发点也是为统治阶级自身服务的。“嘉礼”的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飧燕之礼,贺庆之礼。在等级制度下,无论什么礼仪,均随地位的尊卑贵贱而有仪节繁简多寡的不同。“燕礼”乃宴礼,即宴饮之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周礼〉曰:“以宾礼亲邦国”这是讲天子与诸侯国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往来交际之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所谓“以军礼同邦国”。“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即“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可见我国的礼仪发展是很完备、系统的,各行各业,均有了详细的礼仪规范但这些完备的礼仪出自奴隶主统治阶级之手,自然也就成了统治老百姓的文化工具。其中,当然也有许多合理的成分,很多礼仪思想已成了我们现代礼仪的核心内容。如孔子讲的“爱人”、“泛爱众”的思想,子夏讲“四海之内皆兄弟”,墨子讲“兼相爱”,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均提倡了一种“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这对后人礼仪思想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尤其是“五礼”中的许多礼仪规范也一直沿袭至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8
我国的古代礼仪特点是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仪容有整。中国古代礼仪就是礼节与仪式古代的政治礼仪有祭天,祭地,宗教祭祀,对先师先圣的祭祀。古代生活礼仪有诞生礼。成年礼。等等等等
第2个回答  2021-01-28
我认为我国古代礼仪较为繁琐;强调尊卑有序、带有封建色彩,这一点在服饰方面就可以明显看出来,皇室中人、富贵人家一般穿着丝绸象征其身份,百姓则是粗布麻衣。
第3个回答  2021-01-28
我国的古代礼仪主要是分等级的,等级非常严明,并且不同等级有不同等级的礼仪,规矩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