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如题所述

老年人的身体较中年人比起来,会有一个较大的变化。随着社会活动的减少,生活节奏的放缓,外界信息量的减少,大脑思维活动的骤减,自身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最终会导致心理功能趋向老化,呈现出六大特点。

一是孤独感。有些老年人没有了正常的社会工作,思想压力没有了,日常接触的人少了;身边子女大多独立成家,相互间也很难相聚;老家的亲戚逐渐疏远了,亲情少了;老同事、老亲友的来往也因为身体、家庭等原因明显减少;离异、丧偶等客观现实,日久天长,心理得不到及时的抚慰,就会产生孤独感。

二是失落感。多数老年人由于离开了感情深厚的工作岗位,已经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被打乱,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了,觉得没有事情可以做,好像自己变成了多余之人,如果身体再患有疾病,特别是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失落感会越发明显起来。


三是自责感。退休以后,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会对以前的事情进行回忆,当回想在工作岗位上,对同事、对家人、对亲友没有尽已所能后,现在又无法弥补时,就会产生严重的自责感,沮丧、后悔、烦恼之心油然而升。

四是担心心理日益突出。根据走访调查,大多数的老年人,经常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而担心,由于牵挂太多,放不下心理加剧,会过于担心晚辈的生活,担心身边没有亲人遭受冷落,担心家人出什么事,担心以后生活没有着落,担心老伴先已而离开人世等,这些担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加重。

五是情绪异常现象普遍发生。现实生活中,一些老年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一些事情比较敏感,心胸也变得狭隘起来,不大的事,或者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就会引发心情不愉快,乱发脾气,甚至是不讲理等。

六是固执心理加剧。少数老年人,特别爱面子,希望晚辈及老伴听自己的意见,总认为自己有社会阅历,想法正确,遇到问题后,如果没有按照自己的意见办,就发火、使性子闹情绪,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引发抑郁及精神疾病。

以上是老年人呈现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特点,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些特点,才能科学、有效地去应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变消极心理为积极心理,使老年人在快乐中,享受晚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