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软体动物门化石鉴定

如题所述

【任务描述】 ①了解软体动物门中双壳纲、头足纲、腹足纲特征;②根据软体动物化石鉴定方法,鉴别常见的双壳类、头足类动物化石;③熟悉鉴别双壳类、头足类化石;④了解软体动物化石在地层古生物研究中的作用。

一、软体动物门一般特征

软体动物包括多数为水生的螺、蚌及乌贼等等。它们具有柔软而不分节的肉体,一般可分为头(双壳类除外,其被称为无头类)、足、内脏囊和外套膜四部分;除大多数成年期的腹足动物外,身体两侧对称,足具有发达的肌肉,大多数以鳃呼吸,一般具发育的壳。头位于前端,各类别发育的都有所差异。足常位于腹部,随动物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内脏囊包括内部各种器官,如消化、循环等系统,为动物体的主要部分。软体动物身体大部分或全部被外套膜包裹着。外套膜富含腺细胞,常分泌钙质的贝壳,贝壳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根据贝壳和软体等特征,本门可分为:单板纲、无板纲、多板纲、腹足纲、掘足纲、双壳纲、头足纲、竹节石纲和软舌螺纲。其中无板类没有贝壳。

二、双壳纲

(一)一般特征

本纲是具有两个外壳的水生软体动物,如蚌、蛤、蛎、海扇等。由于本纲通常具有两枚大小相等的壳瓣,因此最早被命名为双壳类。它们的头部退化。外套腔内的鳃通常呈瓣状,因此又称瓣鳃类。其肉足常呈斧形而位于软体的腹前方,所以也称为斧足纲。双壳纲多雌雄异体。个体发育中,部分类别的浮游幼虫沉落水底时用足丝固着。双壳纲依靠外套膜上纤毛的运动,造成入水、出水两股水流,入水带来食物和氧气,出水排除废物(图2-23)。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延续至现代。

图2-23 双壳纲解剖图

(据张玺等,1964)

(二)基本构造

1.壳形

双壳纲一般具有两个互相对称的、大小一致的瓣壳(左壳和右壳)。每瓣壳本身前后一般不对称,其上、下、前、后边缘分别称为背缘、腹缘、前缘和后缘。有些种类由于对固着、飘游或偃卧生活的长期适应,造成两瓣不等。常见的壳形如图2-24所示。

2.壳的外部结构

双壳纲的两壳在背部铰合,其铰合的边缘称为铰边。铰边与壳嘴之间的剖面或曲面部分称为基面。有的是限于喙前呈心脏形的凹陷,叫新月面;有的是限于喙后呈长槽形凹陷,叫盾纹面,后两者可以并存。有些种类铰缘下前端或后端有翼状的伸出部分,称为前耳或后耳(翼)。它与其余壳面或呈过渡,或以槽状凹陷隔开,此凹陷称为耳凹。足丝在前耳凹与前缘相交处伸出,通常在右瓣造成前缘内凹和缺口,叫足丝凹口,在左瓣内凹较浅,叫足丝凹曲。有时两壳不能完全闭合,在后方的开口是水管伸出处,少数在前方开口,为足伸出处(图2-25)。

3.壳饰

壳饰除少数光滑者外,通常分为同心和放射两类。每类又各按强度分为线、脊、褶(或层)。同心饰反映生长的过程,也可称生长纹(最细一级)、线脊、层等。有的种类同时具以上两类壳饰,相交成网状。有的具瘤、节或刺(图2-25)。

图2-24 双壳纲的壳形

(据童金南,2007)

1.圆形;2.三角形;3.卵形;4.扇形;5.壳菜蛤形;6.四边形;7.偏顶蛤形;8.斜扇形;9.不规则形;10.珊瑚形;11.左壳掩覆;12.左凸右平

图2-25 双壳纲基本构造

(据童金南,2007)

4.壳的内部构造(图2-25)

双壳类的两片外套膜以背边相连,而外套膜腹边缘常附着在壳内面,所留下的痕迹,称为外套线。外套膜后边缘的肛孔和鳃孔有时可延长成出水管和进水管,而使水管伸缩的牵引肌则附着在壳内面,所留下的痕迹,称外套弯。一般水管愈长,其外套弯也愈深。外套膜还可以分化成连接两壳的闭壳肌,闭壳肌收缩使两壳闭合。一般的种类具有两个闭壳肌,一个位于肛门旁的后闭壳肌,一个位于口旁的前闭壳肌,这种类型称双柱类。如果前、后闭壳肌大小相等可称为等柱类。当后闭壳肌大于或很大于前闭壳肌时则称异柱类。此外,某些种类只有一个后闭壳肌的,就称单柱类。闭壳肌在壳内面附着的痕迹叫闭肌痕,因此闭肌痕也有单柱和双柱之分,后者又有等柱和异柱的区别。

多数的双壳类在其铰边的附近发育有甲壳质的韧带或弹回体,有的则两者兼有之,它们借闭壳肌的配合,司壳的开闭。韧带沿铰边分开在壳嘴之后(后韧式)、之前(前韧式)或前后(全韧式),一般位于铰边之上,即韧带附着在基面的长条形或人字形的韧带沟和韧带槽内。弹回体则是附着在铰边附近的三角形或柱形的弹体窝内,有单个的和若干个排成一列的两种类型,多数位于铰边之下。某些类别的弹回体,一端附着在弹体窝内,一端附着另一壳的匙形凹板内,该凹板称为弹体托(内韧托)。

双壳类两壳在铰合线之下的垂直板,称为铰合板。每一壳瓣的铰合板上有交错排列的铰齿和铰窝。壳体闭合时,两壳瓣的铰齿和铰窝相互铰合,铰齿和铰窝的种类、数目、形状和排列的总体情况叫齿型,主要有古栉齿型、射齿型、异齿型、假异齿型、裂齿型、厚齿型、等齿型、新栉齿型、弱齿型和贫齿型。

(三)双壳纲生态及地史分布

双壳类为水生广适性动物,从潮间带到深海,从海水、半咸水到淡水,从热带到寒冷水体都可以生存。大多生活于海水,非海生的较少。双壳纲的生活方式有底栖爬行、钻穴、固着和游泳等多种。爬行生活的典型大多为等壳、等柱,铰齿发育,常无外套弯。钻穴生活的类型,壳形多较长,铰齿多不发育,常有外套弯。以足丝固着的类型,若固着程度增加,则大多为不等壳,铰齿微弱,异柱或单柱。以壳体固着硬底生活的类型,两壳不等的程度更加显著。现生各种生活方式的双壳类,其形态特征与生理、环境的关系,是推论化石双壳类形态适应的依据。大多数双壳类,为悬食动物,只有少数种类为泥食和碎食。

双壳类最早出现于早寒武世。奥陶纪为双壳类辐射发展时期,志留纪至泥盆纪进一步分化出许多新种类,并出现了淡水类型,至中生代迅速发展,现在达到全盛。

(四)双壳纲化石观察方法及步骤

1.区别双壳纲与腕足动物

2.观察壳的定向与度量

壳的定向与度量观察是,先定前后,然后确定背腹和左右。

(1)壳前后的确定方法:①一般壳嘴指向前方(三角蛤除外);②放射线与同心线一般由喙向后方扩散;③壳的两侧不对称者,一般后部较前部为长,仅少数例外;④新月面在前,盾纹面在后;⑤足丝凹缺(凹口)在前,后耳常大于前耳;⑥外套弯位于壳后部;⑦两肌痕不等大时,大者在后;只有一肌痕时,一般位于中央偏后部。

(2)壳背、腹、左、右之确定方法:将两瓣壳的铰合部向上,开闭部向下,并将壳的前方指向观察者的前方,则上为背面,下为腹面,在观察者左侧的瓣壳为左壳,在观察者右侧的瓣壳为右壳。

3.观察壳的外部构造

外部构造包括壳形、壳饰、基面、新月面、耳足丝凹口,顶脊线。

4.观察壳的内部构造

内部构造包括齿系类型、肌痕、外套弯等。

(五)技能训练——常见双壳纲化石鉴定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双壳纲主要硬体特征。

(2)熟练鉴定常见双壳纲化石。

2.使用仪器、工具、用品

多媒体设备,放大镜(15-20 ×),实验报告,化石标本。

3.实习报告要求

(1)每人至少观察5块标本,选3块标本作图并描述主要构造特征。

(2)比较腕足动物与双壳类的异同点。

4.鉴定内容

Claraia Bittner,1900 (克氏蛤)(图2-26 之1):不等壳,左壳较凸,壳近于圆形。喙位于前方,铰合线短而直,前耳小,后耳较大,但不呈翼状,与壳体逐渐过渡。壳面以同心线为主,放射线不发育。早三叠世。

图2-26 双壳纲化石代表

1.Claraia (克氏蛤);2.Ostrea (牡蛎)(a.左壳外视,b.内视);3.Ferganoconcha (费尔干蚌);4.Eumorphotis (正海扇);5.Lamprotula (丽蚌)

Ostrea Linnaeus,1785 (牡蛎)(图2-26 之2):壳厚,因固着生活而成显著不等壳,形态也不规则。左壳(下壳)凸,右壳(上壳)平。韧带区窄。单柱,位于中部偏后,无齿,无外套弯。白垩纪至现代。

Ferganoconcha Chernyshev,1937 (费尔干蚌)(图2-26 之3):壳不大,薄。壳体近于椭圆形。铰边直,无后壳顶脊。壳顶宽,位置正中央,不突出于铰边之上。生长线通常细弱。侏罗纪。

Eumorphotis Bittner,1900 (正海扇)(图2-26 之4):壳扇形,微前斜,左壳凸,右壳平,铰合线直。耳发达,后耳大于前耳,耳凹及足丝凹口发育。放射脊简单或复杂。三叠纪。

Lamprotula Simpson,1900 (丽蚌)(图2-26 之5):壳较大且厚重,圆三角形至近菱形。喙近前端,壳面除粗生长线(层、褶)外,常具V形、W形顶饰,并向后变为瘤状,此外后壳面可有斜射脊。中侏罗世至现代。

三、头足纲

(一)一般特征

头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最高级,发育最完善的一纲,包括鹦鹉螺、箭石、菊石和现代章鱼、乌贼等,全为海生的肉食性动物,善于在水底爬行或水中游泳。头在前方而显著,头部中央有口,两侧具发达的眼。触腕的一部分环列于口的周围,用以捕食,另一部分则在靠近头部的腹侧构成排水漏斗,故名为头足类。它们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感觉器官等较其他软体动物发达。雌雄异体。鳃四个或两个,前者都具外壳,后者的壳体被外套膜包埋而成内壳或无壳。头足纲分为下列七个亚纲:直角石亚纲、内角石亚纲、株角石亚纲、鹦鹉螺亚纲、杆石亚纲、菊石亚纲和鞘形亚纲。前六个亚纲属外壳类,鞘形亚纲为内壳类。

(二)外壳类头足动物基本特征

1.壳形

壳体的大小差别很大,壳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形、弯形、环形和旋形等。旋形壳所旋转的每一周部分称为一个旋环,旋环相交处具有明显的接合线。若为平旋,则对最后旋成的旋环称外旋环,外旋环以内的所有旋环可统称为内旋环。其壳体侧面中央下凹部分为脐,脐的外缘叫脐缘。按旋卷的程度,外旋环和内旋环接触或包围其一小部分形成外卷式,外旋环完全包围内旋环或仅露出极小部分形成内卷式,介于二者之间的则为半外卷式和半内卷式。外卷式和半外卷式的脐较大,而半内卷式和内卷式的脐很窄小或完全闭合(图2-27)。

2.壳的定向

壳口所在的一端为前方,住室所在的一端为后方。壳口上漏斗弯位于腹侧。弯曲的壳体,拱凸的一侧为腹方;下凹的一侧为背方。少数弯曲的壳形,拱凸的一侧为背方。

图2-27 头足类的外壳形状

(据何心一等,1983)

1.直形;2.弯形;3.环形;4.半环形;5.外卷;6.半外卷;7.半内卷;8,9.内卷;10.锥卷;11~14.松卷

3.壳的基本构造(图2-28)

图2-28 头足纲基本构造

(据童金南,2007)

1.直壳鹦鹉螺基本构造;2.菊石类基本构造;3.体管形态(a为圆管状,b,c,d为珠管状);4.旋卷壳切面,示脐部构造

外壳头足动物可通过现代鹦鹉螺来了解其壳体的主要构造,壳体最初形成的部分为胎壳。在生物体的增长过程中,软体的周缘部分分泌其壳壁,后缘部分则定期地分泌横向的隔壁,这些隔壁把壳体分为若干房室。最前方具壳口的房室最大,为软体居住之处,叫住室。其他各室可充以气体,叫气室。由于软体后端生有一肉质的体管索,自住室穿过各气室而达到胎室,因此每一房室上都具有为体管索所经过的隔壁孔。隔壁孔的周围常向后(或向前)延伸出领状的隔壁颈,其发育程度各类不一。在隔壁颈之间或其内侧,常有环状的连接环相连,连接环简单或复杂。上述隔壁孔、隔壁颈和连接环所在的管道,称为体管。

鹦鹉螺类的体管位于壳体的中部或腹部。其隔壁颈一般向后延伸,按形态可划分为:残缺的无颈式;向内斜的斜颈式;直而短的直颈式;向外弯曲的弯颈式;介于直颈和弯颈之间的亚直颈式;长达气室1/2~3/4的为半颈式;长约等于一个气室的为亚全颈式;长达一个气室的为全颈式;长度超过一个气室的称长颈式(图2-29)。

图2-29 鹦鹉螺体管类型

(据童金南,2007)

4.缝合线

图2-30 菊石缝合线的要素

(据谭光弼等,1983)

头足动物的隔壁边缘与壳壁内面的接合线称为缝合线。缝合线在头足纲的分类和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当壳壁被剥蚀后,缝合线就显现出来。隔壁不褶皱的类别,其缝合线较平直,反之,则弯曲,其向前方凸曲的部分称为鞍部,而向后方凸曲的部分称为叶部。对旋卷壳,缝合线常分为两部分,自腹中央经两侧面到两旋环接合线(脐接线)的部分为外缝合线,自接合线经过背部到另一面的接合线部分称内缝合线。其中位于腹部的叶称为腹叶,位于背部的叶称为背叶,位于侧面的叶称为侧叶或第一侧叶,而位于脐接线或脐接线内外部分的叶则称为脐叶。腹叶与第一侧叶之间的鞍称为第一侧鞍,第一侧鞍里面的鞍为第二侧鞍。内缝合线的叶和鞍大致和外缝合线相似,除背叶外,也有相当的侧叶和侧鞍,在描述时加一“内”字,以区别外缝合线上的叶和鞍,如内侧叶和内侧鞍(图2-30)。头足类缝合线根据隔壁的褶皱的程度,分为五种类型(图2-31):①鹦鹉螺型,平直右平缓波状,无明显的鞍叶之分;②无棱菊石型,鞍叶数目少,形态完整,侧叶宽,浑圆状;③棱菊石型,鞍、叶数目较多,形态完整,常呈尖棱状;④齿菊石型,鞍部完整圆滑,叶再分为齿状;⑤菊石型,鞍、叶再分出许多小叶。

图2-31 头足类缝合线的类型

(据武汉地质学院古生物教研室,1980)

1.鹦鹉螺型;2.无棱菊石型;3.棱菊石型;4.齿菊石型;5.菊石型

5.壳饰

外壳头足动物壳壁表面常发育有生长线(图2-28),其壳面装饰主要有与壳体前后方向相垂直的横环和横肋,或与壳体前后方向相平行的纵纹(旋壳为旋纹),不少类别还具有壳刺和壳瘤。菊石类的横肋形式繁多,瘤、刺也多种多样,壳的口部也有多种形态,或具口盖。

(三)头足纲的生态及地史分布

现代头足类都是海生的,而它的化石又都保存于海相地层中,和海生动物共生,因此可以肯定过去的头足纲动物也是海生的。

头足纲一般有很广的地理分布,一方面由于大多数营游泳或漂游生活,可漂浮很远,另一方面,由于动物死亡后,软体腐烂或从外壳上脱落,这充满气体的外壳便漂浮水中,而被海流运到远处。由于头足纲演化很快,再加上有地理广布的特点,它们当中的许多类别就称为标准化石,可以利用它们对比距离很远的地层。

头足类始现于晚寒武世,一直延续至现代。早古生代全为鹦鹉螺类,晚古生代至中生代菊石较繁盛,尤其是中生代,称为菊石的时代,新生代以内壳类繁盛为特征。

(四)头足纲化石观察方法及步骤

(1)拿到标本首先确定化石是属鹦鹉螺亚纲,还是属菊石亚纲。

(2)如确定为鹦鹉螺亚纲,观察重点为:①外壳——壳的形状、大小、壳面装饰,进行定向。②隔壁——隔壁的稀密程度;是平直还是弯曲的。③体管——注意其位置、大小、类型,有无次生堆积物,如内锥,星节珠沉积、环节珠沉积等等。

(3)如确定为菊石亚纲,观察重点为:①外壳——观察内容与鹦鹉螺目相似,唯菊石目壳形以旋为主,其变化较多,须以壳口视和侧视两个方向观察。壳口视要注意壳形的肥胖、扁平程度与螺环断面形状。侧视可观察脐的大小,对于完全包旋的壳其两侧无脐。②缝合线——注意缝合线的类型,详细鉴定属种时要了解鞍叶的数目,二者间宽度以及鞍叶顶端形状。

(五)技能训练——常见头足纲化石鉴定

1.目的和要求

(1)通过构造模型和标本观察,掌握头足纲的基本构造,尤其要注意鹦鹉螺亚纲的体管形态,以及菊石亚纲缝合线的各种类型。

(2)熟练鉴定常见头足纲化石。

2.使用仪器、工具、用品

多媒体设备,放大镜(15~20 ×),实验报告,化石标本。

3.实习报告要求

每人至少观察8块标本,选5块标本作图并描述主要构造特征。

4.鉴定内容

一般将头足纲分为4个亚纲:鹦鹉螺亚纲、杆石亚纲、菊石亚纲和鞘形亚纲,前3亚纲属外壳类,鞘形亚纲为内壳类。内壳类化石较少,常见化石为鹦鹉螺亚纲和菊石亚纲。

Protocycloceras Hyatt,1900 (前环角石)(图2-32 之1):壳直或稍弯,壳面具轮环及细横纹。壳直或稍弯,壳面具轮环及细横纹。体管偏心,隔壁弯短直,连接环厚。早奥陶世。

Vaginoceras Hyatt,1833 (鞘角石)(图2-32 之2):壳直,锥形或圆筒形。隔壁颈向后延伸,长度为一个气室或稍长于一个气室的深度。体管较复杂,内隔壁较多,连接环较厚。内锥管两侧压缩,呈楔形。奥陶纪。

Sinoceras Shimizu et Obata emend Yu,1951 (震旦角石)(图2-32 之3):外壳为圆锥形至圆柱形。壳面有显著的波状横纹。隔壁颈甚长,约相当于气室深度之半。体管细小,位置常居中央或微偏。中奥陶世。

Armenoceras Foerste,1924 (阿门角石)(图2-32 之4):壳直,壳体大,体管大,体管节扁平。隔壁颈极短而外弯,常与隔壁接触,体管环节发育。奥陶纪-志留纪。

Michelinoceras Foerste,1932 (米契林角石)(图2-32 之5):壳直,锥形或圆柱形。横切面圆形。体管小,近中央。隔壁颈直,短颈式,连接环为管状。奥陶纪-三叠纪。

Pseudohalorites Yabe,1928 (假海乐菊石)(图2-32 之6):壳厚饼状,包旋,脐小,旋环低,横切面为半月形、腹部圆;偶有一对耳状的侧垂住室;约为一旋环的3/4。壳面具许多略呈弯曲状的横肋和沟,横肋以二分或插入式增加,但都横越腹部不中断。缝合线为菊石式。早二叠世。

Ophiceras Griesbach,1880 (蛇菊石)(图2-32 之7):壳体外卷,呈盘状,脐部很宽,具有高而直立的脐壁。腹部穹圆,旋环横断面略呈三角形。壳面一般光滑或具少数不明显的肋或瘤。缝合线为微弱的菊石式,具有两个细长的侧叶及短的肋线系。早三叠世。

Pseudogastrioceras Miller,1944 (假腹菊石)(图2-32 之8):壳近内卷,呈厚饼状;具有窄小的脐部及穹圆的腹部;腹部及腹侧部饰有纵旋纹,侧内围光滑。缝合线棱菊石式,由8个叶组成,腹叶两分。晚二叠世。

图2-32 头足纲化石代表

1.Protocycloceras (前环角石);2.Vaginoceras (鞘角石);3.Sinoceras (震旦角石);4.Armenoceras (阿门角石);5.Michelinoceras (米契林角石);6.Pseudohalorites (假海乐菊石);7.Ophiceras (蛇菊石);8.Pseudogastrioceras (假腹菊石)

四、腹足纲

(一)一般特征

腹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如田螺、海螺、蜗牛等即是。其软体分头、足及内脏团三部分。腹足动物由于营底栖爬行生活,头、足部发育。头部具发达的触角和眼,口内有齿舌。足位于身体腹面,扁平状,为爬行器官,故称腹足动物。腹足动物的软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发生扭转,形成扭转的内脏团和螺旋状的外壳(图2-33)。

腹足纲根据内脏团扭转的情况及呼吸器官的位置等特征分为前鳃亚纲、后鳃亚纲和肺螺亚纲。对于较低层次的分类单位如科、属等以螺壳特征为分类依据。前鳃亚纲化石最多,本亚纲下分古腹足目、中腹足目、新腹足目三个目。腹足动物分布很广,海水、半咸水、淡水及陆地均有,以水生种类为最多。

图2-33 腹足类的形态构造 (剖视)

(二)外壳的形态和构造

腹足类的外壳是一个内部不分隔的螺旋壳,简称螺壳,大多呈螺旋状旋转,少数为平旋状旋转或近于不旋转。

◎螺壳的形状:依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常见的有锥形、塔形、蛹形、陀螺形等(图2-34)。

图2-34 腹足类壳形

(转引自何心一等,1993)

◎螺壳的定向:将壳顶朝上,壳口对着观察者,壳口位于壳体右侧者为右旋壳(绝大多数),极少数位于左侧为左旋壳。壳顶端为后方,壳口的前端为前方。壳口所在的一侧是腹方,相反的一侧称背方。

◎螺壳构造(图2-35):螺壳的最初形成部分为胎壳(胚壳),以后螺壳所旋转的每一周称为一个螺环,最后旋成的螺环称为体螺环,是生活时容纳头部和足之处。体螺环之外的壳体称为螺塔,壳面上相邻螺环之间的接触线叫缝合线,缝合线深浅不一,深凹的又称缝合沟。当螺环面呈棱角状时,缝合线之前具明显的倾斜部分,称为上斜面或肩部。

图2-35 腹足类基本构造综合示意图

(据武汉地质学院古生物教研室,1980)

螺壳旋转有紧、松的不同。紧旋时壳体中心的螺环部分相互接触形成柱状的壳轴。松旋时则在壳体轴线处留有宽窄不一的脐孔,脐孔一般位于螺壳的底部(图2-36)。

图2-36 螺环切面、 侧角、 顶角、 轴和脐、 裂口和裂带

(转引自何心一等,1993)

(三)生态及地史分布

腹足类是软体动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在海洋、湖泊、平原、山地均有分布。但主要为水生,绝大部分生活于海洋,自潮汐带直到深海皆有分布,尤其在正常盐度的温暖浅海里最为繁盛,陆生腹足类少。腹足类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有移动底栖、固着底栖、钻蚀底栖、浮游生活等,但以浅海移动底栖者为多。

腹足动物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均为前鳃亚纲的代表。奥陶纪开始增多并繁盛。石炭纪为又一繁盛时期,并出现后鳃亚纲和肺螺亚纲的代表。侏罗纪和白垩纪为再次繁盛时期。新生代则为腹足类的全盛时期,以肺螺亚纲和前鳃亚纲中的新腹足目为主。

(四)腹足纲化石观察方法及步骤

(1)首先观察壳形,判定是塔形壳还是平旋壳或盘旋壳,然后定向。定向的原则是将壳顶(或胚壳)置于上方,壳口朝下,并面向视察者,此时壳口在观察者右方,叫右旋壳;反之,在观察者左方,叫左旋壳。

(2)塔形壳的观察重点是螺壳顶角大小、螺塔与钵螺环的比例、螺环数量及断面形态、壳口形状、壳饰,以及脐、轴、裂带等。

(3)平旋壳要将凹的一面(具脐)朝下,观察旋卷的松紧、螺环断面形态,以及壳饰等。

(五)技能训练——常见腹足纲化石鉴定

1.目的和要求

(1)通过标本鉴定,掌握腹足纲硬体基本构造。

(2)熟练鉴定常见腹足纲化石。

2.使用仪器、工具、用品

多媒体设备,放大镜(15~20 ×),实验报告,化石标本。

3.实习报告要求

每人至少观察5块标本,选3块标本作图并描述主要构造特征。

(六)鉴定内容

腹足纲主要根据软体性质分为前鳃亚纲,后鳃亚纲和有肺亚纲。在地层中,前鳃亚纲较重要,是腹足纲化石中最多的一类,该亚纲分为三目。

1.古腹足目

Bellerophon Montfort,1808 (神螺)(图2-37 之1):壳近球形,包旋,左右对称;壳口椭圆或近圆形;外唇中央具裂口,裂带发育并位于对称面上,有的呈棱脊状;比外壳面无旋脊,仅具生长线。这一类均已绝灭。奥陶纪—三叠纪。

Hormotoma Salter,1859 (链房螺)(图2-37 之2):螺塔高,螺环多,切面凸圆,缝合线内凹;壳口窄,椭圆形,缺凹宽,裂带位子轴环中部或下部(内核标本上着不到);壳面具生长线。奥陶纪—志留纪。

图2-37 腹足纲化石代表

(据杨家禄,李志明,1993,修改)

1.Bellerophon (神螺),口视(上),反口视(中)和侧视(下),J1;2.Hormotoma (链房螺),O2;3.Lophospira (脊旋螺),O3;4.Maclurites (马氏螺),O1;5.Ecculiomphalus (松旋螺),O2;6.Euomphalus (全脐螺),C1;7.Naticopsis (似玉螺),T2;8.Bellamya (环棱螺),J3;9.Murex (骨螺),N3

Lophospira Whitfield,1886 (脊旋螺)(图2-37 之3):壳圆锥形,螺塔较高,但比上两属侧角较大,螺环数较少,螺环切面棱角状,脐小或无,壳口方圆形,具缺口,裂带位于周缘棱上;表面具生长线。奥陶纪—泥盆纪(我国多见于早、中奥陶世)。

Maclurites Lesueur,1818 (马氏螺)(图2-37 之4):盘形,上侧凸,下侧平,螺塔凹陷;体螺环的下边缘棱角状;壳口斜,呈不规则的半圆形;壳饰有旋纹及生长线,在下侧的生长线弯曲。奥陶纪。

Ecculiomphalus Portlock,1843 (松旋螺)(图2-37 之5):盘形,末圈松旋,螺环少,扩大快,上壁与外壁构成高而窄的旋棱(但在内核上高耸部分不得保存),下壁圆凸,具生长线,在旋棱处形成缺凹。奥陶纪—志留纪(中国常见于早、中奥陶世)。

Euomphalus Sowerby,1814 (全脐螺)(图2-37 之6):盘旋状至低锥状,螺环互相接触;螺环切面近圆或圆多边形,其上壁中央具旋棱,外壁及下壁圆凸(有时各住中部具弱旋棱;具生长线,缺凹在上壁旋棱处,但未形成裂带。奥陶纪—侏罗纪(我国常见于石炭纪—二叠纪)。

Naticopsis Mccoy,1844 (似玉螺)(图2-37 之7):椭圆形,低螺塔,大体环;螺环切面圆形,壳口卵形,外唇几成直线,但与螺轴斜交;壁唇覆以加厚壳质,无脐(玉螺Natica有脐);仅具生长线。泥盆纪—三叠纪。

2.中腹足目

Bellamya Tousseaume,1886 (环棱螺)(图2-37 之8):圆锥形或低锥形;螺环外侧面近平行;体螺环大,上、下各具弱的旋棱;脐孔窄小;口围全缘(无凹缺),口卵圆形,但上、下端略呈角状。侏罗纪至现代。淡水生活。

3.新腹足目

Murex Linne,1758 (骨螺)(图2-37 之9):壳膨大,螺塔低,由少数角状螺环组成;体螺环大,壳口圆或稍伸长,前沟长;壳面具有很多粗横脊、棘刺或粒状突起以及明显的旋肋。中三叠世至现代(我国台湾新近纪晚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