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有什么讲究禁忌

如题所述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是农耕的重要时节。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太阳达到黄经0度,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春分节气的讲究及禁忌


春分有什么讲究


1、立蛋/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立蛋,被人们称为竖蛋,意思就是到了春分这一天要把鸡蛋立起来,不过失败的人很多,成功的人也不少,新鲜的鸡蛋比较容易立起来,至于为什么春分这天可以立蛋,原因还需要考证,不过立蛋有一句谚语:“上头光,下头园,顶天立地保平安。”我们在春分的时候可以尝试立蛋。



2、吃春菜
到了春分是有“春分吃春菜”之说,“春菜”就是常见的“野苋菜”,又称“春碧蒿”。在春分这一天,村子里面的人会去山里找野菜,带回家后放到汤里与鱼片一同煮滚,此乃“春汤”。这个风俗还有一种顺口溜:“春汤灌脏,洗涤肝肠。合家老少,平安健康。”



3、送春牛
在春分来临之际各家各户开始贴“春牛图”。春分随之即到,所以就会有挨家送春牛。春牛图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所有的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在送春牛图的时候都要说和春耕有关的护体,忌讳不吉利的语言。


4、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得吃汤圆,同时还得将数十个没有包馅、已经煮好的汤圆,用细竹签插着,并将之放置于田边那儿,这就是“粘雀子嘴”。据说此习俗能避免麻雀来破坏庄稼。



5、放风筝
春分这天,大部分人都会到户外放风筝,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风筝发展大致经历了木质、竹子、纸质、塑料等材料,形式也多种多样,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风筝图案通常为吉祥图案,通过放风筝不但可以祈福,还能锻炼身体,又可以增加人们之间的交流。



春分有什么禁忌


1、忌大热大寒
春分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故在饮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同时,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总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应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防止因此类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而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应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的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6
大热大寒是春分节气的禁忌当中最需要避免的。

  春分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故在饮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同时,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总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

2
忌大喜大悲

  春天不仅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精神疾患多发的时候,因而春分时节切忌大喜大悲,否则不利于肝气的疏泄。可利用春光明媚时多做户外活动,或与好友结伴郊游,以保持身心平和。此外,春天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使肝气顺畅,同时保证睡眠质量,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3
宜定时用餐,适当锻炼

  由于春分冷暖交替、乍暖还寒,人很容易出现高血压、月经失调、过敏性疾病等。要特别注意定时睡眠,定量用餐,以达阴阳互补。可逐渐开始晨练,以散步、慢跑、打太极为宜。春分后虽然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按照“勿极寒,勿太热”的原则,早晚要适时添加衣物,平日多晒太阳。
第2个回答  2022-08-24

春分三点禁忌

忌讳一:男女同房

关于春分节气,古代有这样一种说法“春分中,雷乃发声,先后备五日,寝别内外”,大概意思是说,春分当天打雷下雨天气较多,如果遇到雷雨天气,可能会导致心神不定,可能不具备生子的条件。因此,春分节气当天不建议男女同房。当然,这只是以前古代的说法,如今可能不一定适合了,也不用过于忌讳,看个人如何对待该问题了。

禁忌二:误农时

春分节气期间是干农活的高峰期,一方面,对于去年秋播作物来说,到了春分,正是恢复生长的关键期,比如小麦正处于返青拔节期,需要追肥、浇水等一系列管理;另外一方面,南方部分地区,春分期间则是春播的高峰期,比如春玉米、早稻、春花生等作物,处于播种的高峰期,如果播种过晚,可能会影响出苗以及后续的生长。因此,春分期间农时紧,不要耽误了时间。

禁忌三:过早减衣

春分节气到来之后,多地温度开始上升到20度以上,人们要脱掉冬天的厚衣服,换上春季的薄衣服。但是,大家在减衣服的同时,要注意提前观看当地的天气预报,不要过早减衣。以近几天举例,中东部地区就经历了一次强降温的过程,部分地区降幅达到了20度左右

豫东地区,3月前半个月的时候,最高温度在25-26度左右,进入3月后半个月后,温度直线下降,今日春分节气,最高温度在8度左右,降幅非常大。不少朋友把脱掉的冬天的厚衣服,又穿了起来,羽绒服,、毛裤等厚衣服,才放入柜子里没几天,又拿了出来。所以,不要过早减衣,以防生病。

春分节气3点习俗

其一,立蛋

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春分节气当天,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立蛋”的习俗。立蛋的做法很简单,拿出一个鸡蛋,找一个平整的桌面或者其他平整的地方,把鸡蛋竖着立在平面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下,会发现难度很大,需要找到平衡点才能把鸡蛋立起来,但是,这个平衡点比较难找。

为何要在春分这天立蛋呢?据说,春分节气这天,是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的时间,白天12个小时,黑夜也是12个小时,比较有利于找到平衡点,让鸡蛋立起来。还有人说,如果鸡蛋能立起来,这一年之中,会给自己带来好运,大家找个鸡蛋可以去试试,能立起来的朋友可以评论区说说。

其二,送春牛

“送春牛”的习俗在以前比较常见,不过,如今不多见了,但是,在部分地区还依然存在。“送春牛”的做法是,找些红纸或黄纸,把全年的农历节气印上,再印上农夫耕田的图样(牛在以前是指耕牛,人们种地主要就是靠耕牛,而现在则主要靠机械化,或许这就是该习俗逐渐消失的原因)。

然后找一些能说会道的人,去每家门口说一些吉祥的话,让主人高兴,就会给钱,这就是“送春牛”的习俗,不过,现在确实不多见了。

其三,吃汤圆或元宵

春分节气吃汤圆或元宵和正月十五元宵节不一样,以前人们吃汤圆和元宵,都是自己包的,在春分节气时,需要包一些不带馅的汤圆或元宵,煮熟后,用细竹串起来,放到田间,目的是为了吸引麻雀来吃,一旦麻雀吃了之后,就会粘嘴。通过此做法,来寓意把麻雀的嘴粘住,这样就不会破坏庄稼了。所以,春分节气吃汤圆或元宵,主要不是让自己吃的,而是为了好的寓意,希望庄稼大丰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8-29
春分的由来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

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

春分习俗

1、吃春菜
"春菜",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为"春碧蒿",与鱼片"滚汤",名"春汤"。"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2、送春牛

春分还有一个习俗是挨家送春牛图。春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的农历节气,再加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虽然是随口而出,却得句句有味道才行。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3、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
4、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5、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然后分房各自扫祭,最后各家扫祭,最迟清明要扫完。

关于春分农谚

1、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2、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3、春分春分,百草返青。
4、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5、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
6、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7、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8、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9、春分利大风,利到四月中。
10、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丰年。
第4个回答  2022-08-26
大热大寒是春分节气的禁忌当中最需要避免的。

  春分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故在饮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同时,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总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

2
忌大喜大悲

  春天不仅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精神疾患多发的时候,因而春分时节切忌大喜大悲,否则不利于肝气的疏泄。可利用春光明媚时多做户外活动,或与好友结伴郊游,以保持身心平和。此外,春天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使肝气顺畅,同时保证睡眠质量,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3
宜定时用餐,适当锻炼

  由于春分冷暖交替、乍暖还寒,人很容易出现高血压、月经失调、过敏性疾病等。要特别注意定时睡眠,定量用餐,以达阴阳互补。可逐渐开始晨练,以散步、慢跑、打太极为宜。春分后虽然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按照“勿极寒,勿太热”的原则,早晚要适时添加衣物,平日多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