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对核算的影响

如题所述

我国现行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预算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换,现行政府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财务信息公开要求日渐提高,现行的会计制度核算制度爆发出了一系列弊端。本文研究了新出台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了进行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原因,提出了应对新会计制度改革的措施,我们认为,会计制度的改革是财务核算制度的完善,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未来需要进一步考虑完善政府会计制度,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和管理的职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点

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方法,仅实行决算报告制度,重点反映政府现金流的收支情况。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传统会计制度的基础上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实行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双报告”制度。新政府制度核算的优点弥补了传统会计核算制度披露信息不全面、细化了会计信息核算、强化了市场监督等弊端。但新政府会计制度在推进实施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力,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认真学习新会计制度的核算规则、梳理及重树会计核算流程,做好过渡期的会计核算衔接工作,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二、新旧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差异

(1)核算基础不一样。现行的政府会计制度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仅对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核算,关注的重点是政府现金流的收支情况。新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财政部门、预算单位的实际可支配财力,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运行成本、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2)财务报告制度不相同。我国现行的政府财政报告制度是决算报告制度,主要反映政府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仅实行决算报告制度,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成本费用和债资结构。新政府会计制度中行政事业单位“平行记账”的会计核算要求满足了在同一个会计核算系统中既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同时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平行记账”的核算结果是“双报告”,同时形成财务报告和会计报告。“双报告”制度的形成为全面客观的反映政府资产运行、现金流量等信息创造了有力条件。(3)披露的信息不一样。收付实现制下的政府会计核算制度只确认收入和费用,资产方面只考虑现金,权责发生制下的政府会计除了确认收入和费用外,还引进了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个要素。

三、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统一了会计核算方法。传统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中小学和高等院校等会计核算制度不不统一,各系统、各领域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新政府会计制度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有效地整合了各领域、各系统的会计制度,不在区分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也不再区分行业事业单位。在整合的基础上,并没有完全摒弃传统各行业各领域的会计核算方法,而是在保留了通用业务和事项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增加了各类单位共性业务和事项,增强跨行业、跨领域的会计信息可比性。(2)会计信息披露更全面。新政府会计制度确定了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会计要素的重新规范不仅是会计核算制度的规范,也是会计信息披露更全面、系统的重要改革,对详细的掌握各项财务信息创造了有利条件。(3)会计核算更加细化和准确。传统的收付实现制不能准确反映出政府当年实际发生的支出和应承担的隐形债务,不能防范政府潜在的财政风险。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能将政府每年应负担的债务和支出金额具体化,并计入会计科目中作为政府支出予以公开,隐形债务部分公开化,让这部分债务隐而不漏。同时,对资产的核算消除了收付实现制下购置的资产一旦支出确认为费用便退出政府与公众的视野的弊端,通过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计提折旧和摊销进行后期核算,强化了资产的管理和资源配置,有利于政府长期决策。(4)市场监督机制更加完善。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经费来源的特殊性,未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造成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观念不强,对成本和预算的控制不到位。长期形成的财务核算及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财务风险较高,不利于政府改革目标的实现。“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新会计核算模式,使得各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甚至与企业之间可比性增强,市场的监督及制约机制不断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更加透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