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儒家、道家、佛家和众多诗词创作中均提到过“无我”,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境界?

如题所述

     思想文化这个词我们常提,但是真正深入思考的人可能不太多。武侠文化的基础是源于中国的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具体细节中,会在想法,行为上都有很多体现。武侠游戏的设定,很多游戏都会做,区别在于能做到多深。一个真正完整的设定就是创立一个与基于背景设定,真实度非常高的世界。

     道家和佛家以及诗词之中都有“无我”的说法,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艺术的境界也划分了“有我”与无我之境,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我这里用一种综合之后得来的视角来谈谈,有我无我,可以看作人对自我意识的运用方式的区别,书中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拿到我们碰到的情况来看,我们如果去见一个重要的人,往往会精心装扮,妆容齐整,在与之交流时,会时刻在意自身仪态风范可有闪失之处;又或者人做了一件自觉耻辱之事,往往觉得熟人目光,言谈中都在指向自身,这便是“有我”,我们会如此在意自己的行为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在多数人的心中,周围发生一切都与自身个体的情况关联,在所有人物事中,我们最在意的是自己。而无我是另一种境界,这样的人走在路上,会忘了自己和彼人的分别,别人叱喝自己,他不会觉得难过,而是从道理角度看待,究竟应该如何才对;别人升迁比自己为快,收入比自己为多,他不会嫉妒难过,看作过眼云烟,只会为朋友而乐,这样的人眼中,身体躯壳只是灵魂在人世行走的载体,形骸丑美,皆不为重,心灵之美,化身万物之中,才是他的本心。故佛家讲:无分别心,可成菩萨……

     除了招式这种显而易见的,还有弟子名号这些隐藏较深的。例如万花的玩家在游戏中都能看到自己同门师兄妹的名号,记得这是当年场景组粽子同学取的名,其中有个叫做“正意弟子”,是从儒家所提倡的个人修养和立身的八个步骤中取意,其中有四个前文提到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四目较不常见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由研究万物道理取得知识,使得自己的知、情、意与事物融合,然后能令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不自欺,如此方能一步步走上平天下的道路。

      比如我写一个NPC王遗风。他自己有看破人心的天赋,又学了红尘一脉的特殊心法,在这方面更加杰出,这种能力本来是很强大的,但是王遗风看来,这是一种痛苦,就和他所形成的思想文化有关。王遗风出身书香世家,对儒道都有涉猎,道家有一个方面是清静脱俗,但王遗风的特长会让他时刻收到凡俗的干扰。他所追求的会是摆脱这种干扰,难以静心,这就成为他面临的痛苦。而他和文小月的爱情也产生于这个原因,他有一天偶遇到了一个从表情中只能看到纯净的女子,这让他相信红尘中是有值得他追寻的东西的,王遗风可以在文小月的相处中得到平静,摆脱红尘的干扰,一醉江湖三十春,焉得书剑解红尘,实际上书剑都是无法解决他的问题,他需要的人能让他的心静下来的人。这些人设的创作灵感都是来自东方思想文化。

     这些文化很多都有实际作用,不只是一门看起来很高深的,在文化课上了解一下的东西。随着软硬件实力提高,能直接感受的表现会越来越多,现在还存在一些限制,有些内容还受到玩家情况,甚至包括我们设计者自身的限制。比如我们设计万花谷的棋圣王积薪,棋圣下的是围棋,但是我们比较难直接做围棋的设计,了解的人太小众。我们有时候难以做到淋漓尽致,一方面是玩家感受深度,另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的确太广阔,我们设计者自己也难以穷尽。这也需要我们继续保持求知,如果我们一直做武侠,我们会越做越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9
道家和佛家以及诗词之中都有“无我”的说法,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艺术的境界也划分了“有我”与无我之境,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我这里用一种综合之后得来的视角来谈谈,有我无我,可以看作人对自我意识的运用方式的区别,书中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第2个回答  2019-09-09
无我其实是一种近乎于完全忘记自己的境界,大部分用来形容自己的忙碌。
第3个回答  2019-09-11
武侠游戏的设定,很多游戏都会做,区别在于能做到多深。一个真正完整的设定就是创立一个与基于背景设定,真实度非常高的世界。
第4个回答  2019-09-06
身体躯壳只是灵魂在人世行走的载体,形骸丑美,皆不为重,心灵之美,化身万物之中,才是他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