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提出的本能论心理学是什么?

如题所述

本能论心理学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考察人的行动的,也称做生物化本能论心理学。本能论心理学重视本能的作用,认为行动的最初状态是冲动,儿童心理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天生心理机能不断开展、生长及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过程。因此,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发现本能生长的规律,并按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提供适当的材料,使其得到不断的生长与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7
1.詹姆斯认为,人的行为依靠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吃喝等动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爱、社交、同情、诚实等。


2.洛伦茨认为本能是由于遗传决定的,行为是本能与学习交互作用的结果。最著名的就是洛伦茨发现的印刻现象,他养了一群小鸭子,在鸭子破壳的时候第一个见到的就是他,然后小鸭子就把洛伦茨当成了妈妈,一刻不停的跟着他,他发现小鸭子把破壳后见到的第一个生物当成妈妈是本能现象。在动画片《猫和老鼠》中也有这样一个情节,刚出生的小鸭子看到了汤姆,就一直喊汤姆妈妈。


3.弗洛伊德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很容易理解,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欲望,害怕死亡,这就是生本能。而死本能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向自己,结果就是自杀,另一种是指向别人,就是伤害别人。
第2个回答  2020-12-23
本能论心理学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考察人的行动的,也称做生物化本能论心理学。本能论心理学重视本能的作用,认为行动的最初状态是冲动,儿童心理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天生心理机能不断开展、生长及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过程。因此,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发现本能生长的规律,并按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提供适当的材料,使其得到不断的生长与发展。
本能论
心理学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审阅专家 陈锐
本能论(instinct theory)是指主张人的行为受本能支配,而行为的先天潜能不受环境、经验、学习或其他后天因素影响的理论。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兹。他认为人类与动物一样,存在着原始本能,甚至把它视为“现代人寻求自我了解的突破点”。如攻击性是人类共有的本能,人的青春期存在一种本能的“好战热情”,这是各种社会冲突和暴力行为产生的根源。尽管可以找到限制和消融各种攻击性行为的措施(如了解自我、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等),但所有这些措施只是“软弱和无效的”,因为人,尤其是青年所具有的破坏性的攻击本能是普遍的、不可改变的。这种理论否认了人的社会性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1]
中文名
本能论
外文名
instinct theory
应用学科
心理学 伦理学
提出者
弗洛伊德 麦独孤
主张
与生俱来的本能不受后天影响
快速
导航
麦独孤主张洛伦茨主张
弗洛伊德主张
S.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
本能论四个特点
(1)本能的根源性,即任何本能均源于人体内部的需要或冲动,并将贮存在体内的能量释放出来。
(2)本能的目的性,即消除某种本能刺激的根源,以满足体内的需要状态。
(3)本能的对象性,即本能行为为达到目的所利用的对象以及所采取的手段。
(4)本能的动力性,即本能总是具有某种数量和强度的力,其大小由本能拥有的心理能量的多少来决定。
本能论变化
早期弗洛伊德主张人有两种本能:一是自我本能,即自卫本能,指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性冲动,如饥饿、呼吸、排泄、口渴等;二是性本能,即生殖本能,指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联系的冲动。
后来经修改又提出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它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和爱欲的一种本能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二是死的本能,表现为生命发展的另一种对立力量,它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力。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有捍卫正当人性的意义。但同时陷入生物主义的本能决定论。[2]
麦独孤主张
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认为本能是策动和维持行为的动力,是使人确定和控制各种行为方向的内在能量。
12种本能
他在1908年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中,创建了一套以遗传本能和相应的情绪以及后天所形成的情操为基础的人类社会行为的学说。他认为人实际上是一种有目的的自律机器,并以本能为动力运行着。麦独孤一共列出12种本能。求食、拒绝(排斥)、求新、逃避、斗争、性、母爱、群居、支配(统治)、服从、创造、收集。每一种本能都包含着三个先天因素,即认知、情感、意志。麦独孤的本能说对当时的社会心理学影响很大,至今社会心理学中的不少重要概念都与本能有关。[3]
18种本能
1932年修改为18种本能:求食的倾向、嫌恶的倾向、性的倾向、恐怖的倾向、好奇的倾向、养育的倾向、群居的倾向、自我主张的倾向、服从的倾向、愤怒的倾向、诉说的倾向、建设的倾向、获得利益的倾向、笑的倾向、安乐的倾向、休息或睡眠的倾向、移动的倾向、体态各种需要的倾向。
麦独孤认为虽然本能是遗传的,但学习与经验的影响也能使它发生一定的变化。
麦独孤的本能说对当时的社会心理学影响很大,至今社会心理学中的不少重要概念都与本能有关。
洛伦茨主张
奥地利习性学家洛伦茨(K.Z.Lorenz)认为本能是指“在很大程度上由种系发生进化的神经机制所决定的行为”,它是“现代人寻求自我了解的突破点”。如攻击性是人类共有的不可改变的本能,人的青春期普遍存在一种本能的“好战热情”,这是各种社会冲突和暴力行为产生的根源。
尽管可以找到限制和消解各种攻击行为的应对举措(如了解自我、促进人际理解等),但所有举措都是“软弱和无效的”,显然否定了人的社会性和后天环境与教育的重要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