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鼓励孩子的全球性思维

如题所述

纵观各个国家的趋势,全球化思维对教育工作者尤为重要。21世纪,卓越的教育必须具有相关性,能够应对全球经济所带来的深刻挑战,并为所有学习者创造机会,使他们能够在一个广阔,乱序,综合又开放的系统找到自己的影响力可以发挥作用的范围。学习如何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似乎不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梦想,更像是一个紧急的呼唤。
全球经济模式将继续发展。在一些城市,教育帮助培养孩子的“全球胜任力”,全球化视野,甚至仅仅是帮助他们建立起国际友谊,而参与者们已经能够超越边界限制和历史的界限。当学校采取措施,哪怕是是非常简单的步骤,比如将世界带到教室里时,恐惧可以被探究所取代,而墙壁就会被机会所取代。
思考推动课堂活动,学校文化和教学实践的几个问题
智力资本:
全球化商业才能(应用于K-12学习,可以将其视为百科知识):如果需要在吉隆坡或阿克拉停留,你还能否找到直接回家的路?因为他们的货币贬值你就能在机场买到优惠物品吗?这个国家的政治结构是什么?你是否可以自由地与公民分享他们的社会和政府的意见,而不必担心受到惩罚?
认知复杂性:比如,能否把国际过境停留问题,包括外汇汇率,潜在的飞机延误问题,气候,政治和文化规范综合考虑以便对更便宜的机票的实际成本和机场滞留风险作出复杂的决定?
全球性观点:虽然这个问题属于智力资本范畴,但它也包含了共情技能的重要元素。当一个人践行全球性观点观点时,他/她学会处理信息,以便考虑到不同的观点,以及对其他人的影响。这让人们注意到,当演讲者、作家、科学家或是一些故事仅代表特定人群的经历而缺乏多样性观点时,事情往往会很糟糕。
心理资本:
追求冒险:你是否不仅在追求改变,还能坦然接受意料之外的变化? 你如何认识和发展自身灵活性并适应未知? 如何把穷途末路变成发现体验?
对多样性的热情:当人们对多样性抱有热情时,“容忍度”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你能否全心全意地体验或探究新的文化,信仰和实践?
自信:有自信,健康的冒险行为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一个人能和其他人共情,与其他拥有完全不同经历的人相处就变得游刃有余。
社会资本
跨文化共情:不要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待别人,要设身处地的去思考这个问题。这会如何影响你看待他们做出的决定?考虑一下你与生活方式明显不同的人的共同点(不仅仅是差异);这如何改变你们的潜在关系?你会如何对待他们?
人际关系影响:当某人为你或你的家人服务时,你是否考虑过如何对待他们以及他们身处何种状况面临哪些挑战?这对你待人接物产生哪些影响?对于身处不同文化的儿童来说,这是一个特别的挑战。他们需要一个礼貌又充满善意的榜样来示范待人接物之道。
交际手段: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孩子们已经知道如何在完全诚实的表现和用交际手段来合适的处理之间取舍。例如,他们可能尝试一种他们不感兴趣的新食物。他们不会做鬼脸,拒绝尝试,或者表现出另一种形式的反对(经常导致对主人的冒犯),他们会尝试咬一口,礼貌的表示不需要更多了,并学会如何克制消化不良情绪。 应用交际手段可以提高团队协作,在一个新的城市中重新找到自己合适的社会角色并承担责任,或是合理的对待异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到学校上课,不仅为了取得一份智慧的行囊,而主要应该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思考方法本身就有巨大的智力价值,也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爱迪生发明蓄电池,失败了一万多次,但是爱迪生不说自己失败,说自己找到了一万多种不可行的办法。他发明电灯泡的灯丝也失败了五百多次,同样,他不说自己失败,他说自己找到了五百多种不能做灯丝的材料,这就叫创造性思维。
那么,如何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都具有一个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如何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呢?
一、进入思考的境界――认知背景停靠点
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知识的总称。在语文学习中,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往往是无法进行的,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水平就越高。如在备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时,我感觉学生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和周恩来的生平了解比较少,这样就无法感受到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于是,我在课前布置了一项特殊的预习作业,让学生搜集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并在课堂上交流。学生畅所欲言,对当时的“租界”和帝国主义列强义愤填膺,同时对少年周恩来产生了敬佩之情。除了在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的背景知识之外,我们还可以为孩子提供这样的“背景”空间:
1.设立并有效启动班级图书角。学生通过集体阅读有关书籍,
畅谈自己的见解。
2.开设课外专题课,还可结合学校大型活动以及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开设建国65周年专题、三坊七巷专题、感恩故事专题等。
3.开展综合性学习。如结合语文书中的综合性学习,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过程,学生获得的观察事物、收集信息资料、实践操作的能力是传统教学很难得到的。
二、多角度引导感知――思考的起点
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要注重对事物的形态美、色彩美、自然美、情感美、视觉美,乃至第六感觉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要融入到课文所描写的各种事物的形态美、色彩美、自然美当中,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掘各自的感觉。如低年级教材中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又构成了一幅美的色彩画,给人亲切、流畅的感觉。这些以视觉和听觉为主的美的感觉,最易唤起学生们的情感,牵动他们原本储存在心里的审美表象,每一次调出他们的审美情感,然后又储存回去,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新陈代谢”中,扩展了他们的情感圈子、审美内容等。
还要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五官。他们的舌头、他们的手指和他们的鼻子是随着他们的好奇心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灵敏的。所以一定要发挥学生多感官感知的能动性,让他们看、听、嗅、尝、触摸,这样学生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的效果最好。在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时,先让学生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学生从大小、颜色方面说:“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接着,我让他们听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对话,请学生们再用手摸一摸,谈谈感觉。学生又说:“手摸在冬瓜上,感觉柔柔细细的;手碰到茄子的柄上,就会收回来,因为上面有小刺。”最后,我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后请爸爸妈妈帮忙煮这两道菜,尝尝它们在味道上有什么不同。通过不同感官的体验,让学生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从中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打开思考之门的金钥匙
当一个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大脑,促使个体对新异刺激发生探究反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习内容应该成为激发儿童好奇心的催化剂。在《小壁虎借尾巴》的课堂上,一个学生一直举着手,我原以为他要回答我提的问题,没想到他提出了他的思考:“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能再长出来,老鼠的尾巴断了还能再长出来吗(原来他想起了一只被老鼠夹夹掉尾巴的老鼠)?”是呀,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能再长出来,老鼠的尾巴有这种功能吗?那么就让孩子们充满“好奇心”地在课下探讨吧!答案出来后,那位提出问题的同学发言,他不但说出了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还知道了人的指甲和头发也有这种功能,老鼠的尾巴因为没有再生功能是长不出来的。
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的心灵长出翅膀是个重要课题。教师要调整心态,更新方法,努力给孩子的思维活动创造一个坚实的平台,这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要作换位思考,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2.要给孩子的提问以满意的回答。
3.对孩子要经常鼓励。
四、鼓励大胆质疑――认真思考的引发点
“学起于思”,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们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勤于动脑、勤于思考的表现。班上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语文课文提出了质疑:《电脑住宅》中写“住宅里的所有电脑全部设在‘暗处’,在室内见不到。”其中“所有”和“全部”的意思不都是一样的吗?如果在改病句中出现这两个词往往要删掉一个,为什么课文要这样写?可见学生们的质疑潜力还是很大的。一个善学的人,质疑将贯穿其学习的全过程。扩大质疑空间,从课内到课外,可引发学习探索的内驱力,培养质疑的兴趣和能力。
五、激发学生想象――放飞学生思考的翅膀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语文课上,学生们乘着《小小的船》,闭上眼睛,一边谛听音乐,一边聆听老师生动的话语:“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飞吧,飞上蓝天,坐到弯弯的月亮上。看,蓝蓝的天空中无数颗星星正在向我们眨眼呢……”这时,学生们睁开眼睛,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随后展开想象。“坐在月亮上的你,此时此刻最想干什么?”学生有的说要静静听月亮姐姐讲故事;有的说要把月牙儿当秋千,把蓝天当操场,自己在那里快乐地玩耍;还有的说要坐上飞船去看星星。教师接着启发学生想象:“你们看星星一眨一眨的,它在说什么呀?”学生更积极了,有人说:“它在邀请我去它家玩。”有人说:“它想和我玩游戏。”还有人说:“它在向我介绍宇宙知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我们要细心引领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