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是怎么形成的?打雷的时候为什么会伴随着闪电?

如题所述

炎热的夏天,雷雨天也不断的来临了,雷雨天随着打雷和闪电让人担心。很多人都疑惑怎么会形成雷雨闪电。

打雷并不是异象

大家都知道,打雷是酷热夏天普遍的一种天气现象,降雪则是严寒冬天普遍的一种现象。这属于迥然不同2个时节里的天气现象,为什么会融合在一起发生呢?

打雷,地球大气层很不稳定,产生强对流状况,有雷雨存在天空中。这在夏天,因为太阳辐射量强,路面温度高,是比较易于完成的。而降雪,要求空气温度较低,尤其是天空中云的温度要在0℃以下,显而易见,超低温在冬天是相对容易完成。也正因为低温就不易形成强对流,因而冬天打雷就稀罕了。自然,假如因为种种原因,当强对流和超低温这两个标准都具有,就可能会打雷。

冬天发生降雪又打雷的天气形势一般是:出现前温度通常在0℃以上,环境湿度较大。会有强冷空气影响当地,当强冷空气和近路面相对暖湿空气触碰时,净重比较轻的暖湿气体遭受强烈上升,造成层结不稳定而形成雷雨云,并且被上升转化成的雷雨云温度又在0℃以下,因此,便会出现降雪又打雷的现象。

遇雷雨天的做法

雷雨天气时,最好关闭家里所有的电源,不采用家用电器,紧窗门;尽可能不通电话,听收音机和看电视剧;避开门,窗,暖气炉和灶具,烟筒。要尽可能远离电源插头、网络线。身上没有金属制造的东西,例如水果刀、指甲刀等。要避开宽敞的防雷接地,要面对各种天线、电杆、高楼、烟筒、国旗杆、拖拉机、摩托等在雷击产生时是较为危险的,应尽早离去。

不要将晒衣服用的细铁丝拉到窗子、门口,防止细铁丝引雷。有雷击产生而人在户外时,要快速到干燥的地区躲雨,可在岩山下或岩洞中临时避开;不要触碰金属材料物件,不要在树底下躲雨,不要在河边,小河边滞留,不要放风筝等户外运动,不要骑单车和接听手机。人到遭到遭雷击前,会忽然有秀发坚起或肌肤晃动地感觉,这时候应马上躺下在地,或挑选低洼地处蹲下去,两脚闭拢,手臂抱膝,头顶部下俯,尽可能变小暴露面就可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29
雷电是空气中的积云互相带着正负电荷靠近时产生的巨大的火花,那么这种火花就是我们看到的闪电,而放电时产生的震动就是雷声。
第2个回答  2021-10-29
在雷雨天的时候,空气中的水汽非常的多,和静电粒子结合就会形成雷电,因为这两种情况都是同时发生的,所以打雷的时候就会伴随着闪电,而且我们会先看到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