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合群?怎么才能让自己觉得不孤立呢?

如题所述

短短的几句话,透露出闺蜜对孩子的心疼、对自己的无奈、以及对孩子世界的疑惑。点开小窗我仔细问了问她情况,闺蜜说这几天更严重了,那些非常热爱小猪佩奇的小朋友不但继续孤立女儿,还拉着其他没那么喜欢小猪佩奇的小朋友别跟女儿玩。闺蜜疑惑地问我:“孩子也会和成年人一样拉帮结派,为了孤立一个人而不择手段吗?”

答案是会的,而且发生在孩子之间的孤立行为有时候更可怕、更伤人。

有个朋友家的女儿,和六六差不多大,人长得很漂亮,性格也温和,弹琴唱歌跳舞都非常出色,我第一次听到她清唱《天之大》整首歌,一点儿不跑调一句歌词都不错的时候简直震惊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来听听,那并不是一首很口水容易学的儿歌),我特别欣赏和喜欢那孩子。

结果大约半年前,她妈妈打电话跟我说,孩子回家哭喊着不愿意上幼儿园了,说小朋友都不愿意跟她玩,玩玩具做游戏,她凑过去别人就走。我问孩子妈妈为什么,她说因为每次演出老师都让那女孩儿在最中间的位置,有个性格很强烈的孩子很不高兴,就拉着其他小朋友孤立朋友女儿。可能因为平时老师表扬那女孩儿比较多,而其他学生家长也经常拿那女孩教育自己孩子,所以小朋友们对这个“别人家孩子”的敌对情绪一下就起来了。

女孩儿妈妈很无措,问我为什么会这样,该怎么办。

孩子被孤立的原因,或许仅仅因为自己的观点、理念和大部分孩子不同,比如闺蜜的女儿,在全儿童“小猪佩奇”的时代,她“不喜欢小猪佩奇”的选择就被视为另类。也或许还因为他比其他孩子优秀,在集体中熠熠生辉,成为“出头鸟”。

试想,在一个人人都打“王者荣耀”的班级,你的孩子痴迷书海、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他很可能就是被孤立的对象;

在一个视老师为敌、各种恶作剧的集体,你的孩子乖巧懂事,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深得老师喜爱,他就有可能被全班人孤立。

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先入为主的主观感受更强烈,一旦“不喜欢”、“看不惯”、“瞧不上”某个人,就会把这种情绪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出来,不仅自己刻意疏远,更会拉上自己的朋友结成阵营,一起排挤和自己不一样的另类。

人是社会的人,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就要开始与人沟通,尤其是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算正式开启了社交生活。

然而,调查发现5%——6%的孩子都曾在集体中被孤立,无论原因是什么,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如果孤立持续,孩子可能会因此变得自卑、孤僻、甚至抑郁。

我在初中的时候就真正体验过被孤立的滋味。

那时我是语文课代表,又爱写东西,每次作文课我都是把老师发的作文纸写满还没写完,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读,自己很是骄傲。

那时候,女生连上个厕所都要约个人,我也不例外,突然有一天,课间我照例约关系很好的同学,她找借口拒绝了我,一开始我没当回事,但逐渐发现同学都在刻意的疏远我,每天早上收语文作业的时候,有些同学态度很差的把作业本甩给我,嘴里嘟囔着:“不就是作文写的还行嘛!有什么神奇的?!”

就这样,不明原因,我被好友、被同学排挤,那段时间痛苦的在洗澡时抱着自己哭,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而在咱们公号后台留言,也有读者提到孩子被孤立的问题。

置之不理,想着过一段时间对孩子的孤立就会自动结束,绝对不是最好的做法。作为父母尤其是和孩子关系最为密切的妈妈,我们首先应该想办法防止孩子被孤立,一旦发现孩子被孤立,也应该观察后尽快着手干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