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传电台的距离的理论计算

如题所述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许多V/U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技术说明书都给出了通信距离这一技术指标,不少人也将这一指标做为衡量无线通信系统优劣的数据之一,实际上这一技术指标代表了理想环境下的理想值。在实际应用中,它还受到诸如接收灵敏度、发射功率、天线类型,收/发天线的架设高度及传播路径地质地貌的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不能将其完全作为衡量一个无线电系统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数据。
本质上V/U频段的无线传输属于视距传输。在理想情况下其传输极限距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d=3.57×(√ht+√hr) (Km)…….. (1)
式中:d代表距离,hr\ht分别代表收发信天线高度,用米(m)做单位表示。在实际中,超过极限距离的地方也能收到较强信号,这种现象称为超视距传播。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气折射造成的,统称超视距的传播距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至于在以上通信距离以内通信系统能否有效工作,要取决于系统接收设备的接收功率能否满足系统正常工作的最低要求。接收系统的接收功率可以用下式表示:
d=4.12×(√ht+√hr) (Km)…….. (2 )
至于在以上通信距离以内通信系统能否有效工作,要取决于系统接收设备的接收功率能否满足系统正常工作的最低要求。接收系统的接收功率可用下式表示:
Pr=Pt(h1h2/d2)2 gr gt (W) …….. (3 )
式中:
Pt:发射功率 (W)
gr :接收天线增益
gt 发射天线增益
d:传输距离(m)
h1=(ht2+h02) ½
h2=(hr2+h02) ½ 天线高度(m)
hr、ht:分别为收发天线的实际高度
h0:最小有效天线高度,在300MHz以上通常可以忽略。
根据发射功率的大小计算出来的接收功率的数值即可计算出传播衰耗。此种衰耗可以理解为是由于辐射能量的扩散引起的衰耗,而不是由于受到阻挡、反射、折射、绕射、吸收等原因而产生的衰耗,工程上此类衰耗可用下式计算后得到。
L(db)=32.44+201gd(Km)+201gf(MHz)…….. (4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