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口岸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如题所述

内蒙古口岸发展存在以下问题:延续传统出口导向型发展路径、口岸货物“穿肠过”问题依然突出、与境外尚未形成产业链合作范式。

1、延续传统出口导向型发展路径:改革开放40年来,外向型经济对带动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广大内陆城市依然把出口型外向型经济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内蒙古依然延续了传统出口导向型口岸经济发展模式,从内蒙古中欧班列开行和外向型产业引进培育可见一斑。但内蒙古接壤的蒙俄境外腹地人口仅1000万人左右。

若延续当前扩大出口的发展思路,仅仅依靠境外消费不足以支撑内蒙古的经济扩张发展,因此,应转变思路,以合作开发利用境外资源为内蒙古外向型经济发展重点。

2、口岸货物“穿肠过”问题依然突出:内蒙古固有的对俄、蒙合作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口岸条件,并未成为带动内蒙古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仅仅发挥了通道作用。

以满洲里、二连浩特为例,大量的货物、班列经过口岸,而相关货物的贸易结算、物流组织并未在内蒙古实现,其中内蒙古始发班列占比不足10%,而在物流组织方面内蒙古也仅扮演了过境运输通道角色,并未获得物流和贸易增值,内蒙古的枢纽地位尚未充分发挥。

3、与境外尚未形成产业链合作范式:内蒙古与俄蒙地缘优势突出,特别是与蒙古国语言、习俗相似等优势得天独厚,但在境外的产业链合作、物流网络布局方面发展依然缓慢。

俄蒙优势的矿产资源开发、木材采伐加工、粮食种植回运等产业链方面,内蒙古企业普遍参与不深,不利于内蒙古发挥区位优势与境外结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

内蒙古口岸经济发展新路径

1、形成“通道+枢纽+产业链”中蒙俄合作新范式:改变当前内蒙古口岸仅仅作为中欧班列通过节点的基本功能,依托口岸创新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范式,充分把握国内消费升级需求。

境外加强与俄蒙资源性产品开发、农业种养殖、流通、物流企业合作,强化境外的资源性产品回运组织,扩大与蒙俄农产品、矿产资源产品进口规模。

将相关货物在内蒙古各口岸进行中转、集散、交易,并在口岸及口岸腹地加工后再销往国内,形成境外供应链组织、口岸物流、口岸加工、境内营销和物流一体的全产业链合作。

打造口岸主导,通过口岸通道串接境内外物流枢纽,形成全新的“通道+枢纽+产业链”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新范式。

2、发展独具内蒙古特色的口岸枢纽经济:把握内蒙古口岸区位优势,以对俄、蒙合作为重点,充分利用国际铁路通道和口岸枢纽营造的通道经济、枢纽经济发展环境,连接境内外市场,快速成为国际产业要素聚集和自由流动的成本洼地和效率高地。

以国际物流环境营造为突破口,加快口岸承载的贸易、物流、制造、流通加工等产业与口岸及口岸腹地城市经济产业发展之间的融合。

以资源性产品加工为突破口,不断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实现资源性加工产业的价值增值,带动营销、商务等配套服务产业发展,发展独具内蒙古特色的口岸枢纽经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