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三个假设

如题所述

1. 假设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从心理规律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消费倾向的变化规律,特别强调了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会逐渐降低。这意味着,尽管收入上升,人们增加的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会逐渐减少。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收入增加一单位时,消费增加的单位量,用公式表示为:MPC = △C / △Y,其中MPC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2. 假设二: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凯恩斯理论中认为,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人们的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当前收入。
3. 假设三:平均消费倾向(APC)随收入增加而减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总额C与收入总额Y的比率。公式为:APC = C / Y。APC可能大于1、等于或小于1,这取决于收入水平是否为零。即使收入为零时,人们仍可能通过动用储蓄或借款来维持基本消费。
凯恩斯消费理论概述:凯恩斯在1936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消费函数理论,指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消费函数可以用线性方程表示为:Ct = a + b * Yt,其中C代表总消费,Y代表总收入,t代表时期,a和b是参数。在此方程中,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和1之间。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主要关注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然而,这一理论因过于简化而不足以精确预测经济活动,其应用时往往存在较大误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