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名称由来

如题所述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杰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擅长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等。他的画风自成一家,别具一格。
这幅画描绘了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是当时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画中展现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这幅画高25厘米半,长525厘米,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杰出代表。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他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然而,他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经历了颠沛流离的岁月,但在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现辽宁省博物馆)成立并开馆,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开放的博物馆。专家杨仁恺先生在整理书画作品时,发现了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真迹。
《清明上河图》的真迹解开了数百年来一直不解之谜,使人们对苏州画片的原始所本有了更深的了解。这幅画历代以来一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堪称价值连城的国宝。
目前,《清明上河图》被国家有关部门拨交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期待着这幅画能早日回“家”看看,让人们再次欣赏到它的魅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