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的问题

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有一种‘原因’关系存在。这种原因关系不同于近代以来的‘因果’观念,‘原因’与‘为什么’相对。”这句话

“四因”说是对事物运动的原因的解说——

把制作一座雕像的过程看作运动,
那么铜的原料就是质料因,
雕像的模型就是形式因,
雕雕像的艺术家就是动力因,
雕像的成品就是目的因。

拿起房子来说。
砖头石块是是质料因
房子的设计图是形式因
建造者是动力因
成品房屋就是目的因

(1)质料因:解释为什么事物会在运动中继续存在。
(2)形式因:解释为什么以某一方式运动。
(3)动力因:解释为什么停止或者开始运动。
(4)目的因:解释事物为什么要运动。
动力因和目的因也可以归为一种形式,所以认为四个原因可归结为两个原因:质料因和形式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18
首先,“质料因”即“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部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来源于以泰勒斯为首的米利都学派以及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显然,从泰勒斯不定型的“水”到德谟克利特抽象的“原子”,作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都是“质料”的始基作用。其次,“动力因”即“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火”和恩培多克勒的“爱憎说”。毫无疑问,以“火”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是其善变的动力作用,而“爱憎说”进一步把动力划分为吸引和排斥两个方面。再次,“形式因”即事物的“原型亦即表达出本质的定义”,来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和柏拉图的“理念"。不难看出,以“数”和“理念”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实际上都是:“通式”的定性作用。最后,“目的因”即事物“最善的终结",可追溯到巴门尼德的“存在”和阿那克萨歌拉的“理性”。因为,以永恒不变的“存在”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是因果的同一性,而以“理性”作为安排万物秩序的“善”更表明了其趋向性。通过对古希腊自然哲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亚里士多德指出:“人们似乎都在寻找我在《物理学》中指明的诸原因,我们再也没有找到过其它原因。但是他们的研究是模糊的;他们有些象是说到了,又象全没说到。”(
第2个回答  2014-03-11
原因就是先于人而存在的,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式"。
第3个回答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