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时间多长最好

如题所述

运动时间是完成一次完整的运动锻炼所用的时间,但不包括中间休息时间。

一般用净运动时间、时段和身体反应周期这三个指标来评价运动时间。

净运动时间是指纯粹运动状态的时间,如连续性运动时间,或间歇性运动中除休息外的运动时间。时段是指在间歇性运动项目(在连续运动中有间歇性休息)中,如乒乓球、羽毛球等,这样的运动中30分钟为一时段。身体反应周期是以身体反应为标准的。运动会引起身体出现一些反应,如发热、颜面潮红、全身关节舒展、身体前心后背轻度出汗、身体稍有疲劳、明显感觉到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加快等。自运动开始到身体反应达到上述程度所用的时间即一个身体反应周期。

要达到一定的健身效果,运动时间一般以完成净运动时间30~45分钟,或1~2个时段(30~60分钟),或1~2个身体反应周期为基础。有运动基础并且身体机能好的健康人,运动时间可以达到2~3个运动时段(60~90分钟)或2~3个身体反应周期,净运动时间也可以超过45分钟达到60分钟。体质弱和慢性病人的康复运动时间可以适当调整,以完成20~30分钟净运动时间,或一个运动时段(30分钟),或一个身体反应周期为好。也可以采用多次数、短时间的方法进行运动锻炼,如锻炼10~15分钟,休息5~10分钟,再继续运动10~15分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5
长距离慢跑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尺度如何把握

都说有氧运动好处多,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怎样才算是有氧运动,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把握有氧运动的尺度。

何为有氧运动

人体运动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氧化反应),就是有氧运动;但若能量来自无氧酵解,就是无氧运动。有氧代谢时,充分氧化1克分子葡萄糖,能产生38个ATP(能量单位)的能量;而在无氧酵解时,1克分子的葡萄糖仅产生2个ATP。有氧运动时葡萄糖代谢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呼吸很容易被排出体外,对人体无害。然而在酵解时产生大量丙酮酸、乳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不能通过呼吸排除。这些酸性产物堆积在细胞和血液中,就成了“疲劳毒素”,会让人感到疲乏无力、肌肉酸痛,还会出现呼吸、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出现酸中毒和增加肝肾负担。所以无氧运动后,人总会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要持续几天才能消失。

轻轻松松的运动算不算有氧运动

轻微的运动不是有氧运动,也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才能锻炼心肺循环功能,提高人的体力、耐力和新陈代谢潜在能力,才是最有价值的运动。也就是说,有氧运动在达到或接近它的上限时,才具有意义。而这个上限的限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

怎样掌握有氧运动的要领和尺度

●运动前预热每次运动前需要有个热身过程即准备活动,活动关节韧带,抻拉四肢、腰背肌肉。然后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进入适当强度的运动状态。

●接近而不超过“靶心率”一般来说,靶心率为170-年龄的数值。如果你60岁,靶心率就是170-60=110(次/分)。你在运动时,可随时数一下脉搏,心率控制在110次/分以下,运动强度就是合适的,当然这是指健康的运动者,体弱多病者不在此列。如果运动时的心率只有70~80次/分,离靶心率相差甚远,就说明还没有达到有氧运动的锻炼标准。

●自我感觉自我感觉是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包括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点心跳、周身微热、面色微红、津津小汗,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有明显的心慌、气短、心口发热、头晕、大汗、疲惫不堪,表明运动超限。如果你的运动始终保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心率距“靶心率”相差太远,那就说明你的锻炼不可能达到增强体质和耐力的目的,还需要再加点量。

●持续时间一般健康者每次有氧运动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可长至1~2小时,主要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而定。每周可进行3~5次有氧运动,次数太少难以达到锻炼目的。

●后发症状即运动过后的不适感觉,也是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宜的尺度。一般人在运动之后,可有周身轻度不适、疲倦、肌肉酸痛等感觉,休息后很快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如果症状明显,感觉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而且一两天不能消失,这说明中间代谢产物在细胞和血循环中堆积过多。这是无氧运动的后果,你下次运动可就要减量了。

●循序渐进这是所有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运动强度应从低强度向中等强度逐渐过渡;持续时间应逐渐加长;运动次数由少增多。以上这些都要在个人可适应的范围内缓慢递增,不要急于求成。年老体弱者或有慢性疾患的人,更要掌握运动的尺度。最好在运动前去看医生,全面查体,由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开出具体的有氧运动处方,再依方进行锻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28
长距离慢跑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尺度如何把握

都说有氧运动好处多,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怎样才算是有氧运动,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把握有氧运动的尺度。

何为有氧运动

人体运动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氧化反应),就是有氧运动;但若能量来自无氧酵解,就是无氧运动。有氧代谢时,充分氧化1克分子葡萄糖,能产生38个ATP(能量单位)的能量;而在无氧酵解时,1克分子的葡萄糖仅产生2个ATP。有氧运动时葡萄糖代谢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呼吸很容易被排出体外,对人体无害。然而在酵解时产生大量丙酮酸、乳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不能通过呼吸排除。这些酸性产物堆积在细胞和血液中,就成了“疲劳毒素”,会让人感到疲乏无力、肌肉酸痛,还会出现呼吸、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出现酸中毒和增加肝肾负担。所以无氧运动后,人总会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要持续几天才能消失。

轻轻松松的运动算不算有氧运动

轻微的运动不是有氧运动,也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才能锻炼心肺循环功能,提高人的体力、耐力和新陈代谢潜在能力,才是最有价值的运动。也就是说,有氧运动在达到或接近它的上限时,才具有意义。而这个上限的限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

怎样掌握有氧运动的要领和尺度

●运动前预热每次运动前需要有个热身过程即准备活动,活动关节韧带,抻拉四肢、腰背肌肉。然后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进入适当强度的运动状态。

●接近而不超过“靶心率”一般来说,靶心率为170-年龄的数值。如果你60岁,靶心率就是170-60=110(次/分)。你在运动时,可随时数一下脉搏,心率控制在110次/分以下,运动强度就是合适的,当然这是指健康的运动者,体弱多病者不在此列。如果运动时的心率只有70~80次/分,离靶心率相差甚远,就说明还没有达到有氧运动的锻炼标准。

●自我感觉自我感觉是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包括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点心跳、周身微热、面色微红、津津小汗,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有明显的心慌、气短、心口发热、头晕、大汗、疲惫不堪,表明运动超限。如果你的运动始终保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心率距“靶心率”相差太远,那就说明你的锻炼不可能达到增强体质和耐力的目的,还需要再加点量。

●持续时间一般健康者每次有氧运动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可长至1~2小时,主要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而定。每周可进行3~5次有氧运动,次数太少难以达到锻炼目的。

●后发症状即运动过后的不适感觉,也是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宜的尺度。一般人在运动之后,可有周身轻度不适、疲倦、肌肉酸痛等感觉,休息后很快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如果症状明显,感觉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而且一两天不能消失,这说明中间代谢产物在细胞和血循环中堆积过多。这是无氧运动的后果,你下次运动可就要减量了。

●循序渐进这是所有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运动强度应从低强度向中等强度逐渐过渡;持续时间应逐渐加长;运动次数由少增多。以上这些都要在个人可适应的范围内缓慢递增,不要急于求成。年老体弱者或有慢性疾患的人,更要掌握运动的尺度。最好在运动前去看医生,全面查体,由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开出具体的有氧运动处方,再依方进行锻炼。
第3个回答  2013-08-13
许多人都知道“有氧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但究竟什么是“有氧运动”,多数人却不能说得清。在一些运动项目中,由于运动时间短,运动强度大,氧气来不及充分地供应,致使乳酸在体内大量积累,这时人体呈现缺氧状态,这样的运动叫无氧运动。如径赛项目中的400米以下的项目,都属于无氧运动。在运动中氧气能充分地得到供应,身体基本上处于不缺氧状态,这样的运动项目叫有氧运动。多数运动项目都是有氧运动,比如12分健身跑、慢跑、快走、下蹲法、爬楼梯、保健操、跳舞、游泳、健身气功等等。
从理论上来讲,运动要取得效果,就要通过运动使脉搏达到120次/分以上,并持续一段时间。为了不损伤身体,最高脉搏作为控制运动量上限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可以用公式:(220-年龄)×85%来进行计算。当然如果要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每次运动心率也应达到一定下限的值,这个值一般计算方法为:(220-年龄)×60%。当心率在上、下限之间时都为有氧运动,因为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如果心率达到上限值时为半有氧运动,此时血液对心肌供肌已不充分;如果心率超过上限了,便为无氧运动了,即血液中的氧气对心肌已是供不应求了;当然如果心率没有达到下限值时也是达不到锻炼的效果的。
从健身锻炼的最佳时间看,在下午接近傍晚时运动锻炼最为有益。其理由是:人的各种活动都受“生物钟”影响,无论是身体的适应能力,还是体力的发挥,均以下午接近傍晚时分最佳。
第4个回答  2019-12-23
有氧运动的话,这个
的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一般在做一会的时候
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会
不过也不要强行的去做
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