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战争期间的黑面包,明显就是用粮食边角料制成的,为何会受到人们如此欢迎呢?

是战争改变了他们的口味吗?还是只是他们非常的饿,所以感觉吃什么东西都很好吃,还是所谓的信仰的力量呢?

奇葩牛钓鱼方式,高跷钓鱼,学姜太公钓鱼不用鱼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6

在苏联战争时期,苏联的农业不是很发达,无法提供充足的食物支援前方作战的将士。而德国士兵则可以吃上罐头、白面包等较为美味的食物,相比较而言,苏联士兵的饮食条件更加艰巨。

由于现状的残酷,苏联士兵基本上只能吃上黑面包。黑面包在战争时期的确是用粮食边角料制作而成的,口感上很硬,味道也不好。但是对于苏联士兵来说,能吃上黑面包就已经很不错了,在那样艰苦的生存环境下,能饱肚子便是最大的幸运。

这样一来,黑面包就逐渐成为了苏联士兵的一种精神粮食。当他们遇到无论多么困难艰巨的作战环境时,只要有黑面包,他们就会斗志昂扬,浴血奋战。

战争结束以后,黑面包就变成了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渗透入苏联人民的饮食之中。在相对和平的年代,黑面包的制作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采用小麦发酵,配上沙拉酱等配料食用。黑面包其实也是苏联人民的,一种信仰上的力量。

在如今俄罗斯的餐桌上,也时常能看见黑面包的存在,虽然其味道不是十分美味,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价值存在,俄罗斯人还是会经常吃的。黑面包承载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份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必然会激励后代砥砺前行,为自己的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也必然值得我们学习,在艰苦的环境中知道不放弃,勇于向上。

第2个回答  2020-09-17

黑面包倒是挺形象的,我印象里好像也有款啥列巴面包来着(没有任何营销行为嗷),味道还可以吧。还是有点不适应,吃了太多的精磨面包后,再吃它,一言难尽啊。

但是呢,咱们这里的“黑面包”,可是一款相当健康,而且味道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的面包,“黑面包”只是个大众化的名字,真的挺黑的,它的真名应该是叫做“麸皮面包”,这个叫法,更科学,同时也很简单的知道了配料,没错,苏联战争时期用的事粮食的“下脚料”,各类谷物的研磨途中留下来的“外壳”,或许真的不大好吃,也别有风味啦。

相比较于传统的精磨粉来说,吃起来有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它的膳食纤维也更大一些,对人体来说,也更加的健康,食物中的膳食纤维的话,越“大”对人体的“清洁”功能就会越好。而且,相比较于难以下口的原材料,就像谷物的原生形态,大米饭,也是经过“脱皮”活动才得以实现进入人类餐桌的,真的还是加工一下对人类更友好呢。

近些年来,对于谷物的加工,好像又有点太过了,过度加工了,太过于精细,对人类来说也没有那么多的好处,太“金贵”了,反而更不好“养活”了,让我觉得“小名好养活”真的存在了。

还不错的口感,偶尔吃一次的惊喜体验,满满哒“膳食纤维”,“麸皮面包”成为了现当今很流行的一个食物,就像是野菜风波一般,一夜之间,风驰天下,“麸皮面包”的上位之路可以说,偶然,但也是必然,自它诞生之初,凭借价格低廉的原材料,新奇独特的口感,营养健康的膳食纤维,新起之秀不奇怪呢。

第3个回答  2019-07-16
因为是饿疯了,食物的匮乏让他们对事物的味觉减少,在那种条件下他们是不在乎味觉只在乎温饱。
第4个回答  2019-07-16
习惯的问题吧,可能觉得不要忘了历史的教训,给后人警醒,保留这样的习惯,对过去的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