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后宫的妃嫔、太后等级的人物,可分多少个嬷嬷、宫女、公公以及太监。

皇上有什么等级,除了皇上、太上皇外。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
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
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
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清后宫制度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
清代对皇帝老婆的基本数量,曾有“正式文件”,含糊其辞地作了规定:皇后一人,皇贵妃二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但是,皇帝仍有很大的余地。因为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等,都没有具体的名额限制;所以,皇帝照样可以随心所欲地无限扩军。从史料看,康熙皇帝玄烨的妻妾人数,就已经是创纪录的了,一生中曾拥有妻妾五十五名:皇后四名,皇贵妃三名,贵妃一名,妃十一名,嫔八名,贵人十名,常在八名,答应十名。不过,这仅仅是“有名位”的那一小部分:“大头”在没有名位的那一部分。据说,他实际拥有妻妾二百多名。乾隆皇帝弘历一再声明,在位时间绝对不超过爷爷玄烨,却从来都没有表示过:不像爷爷娶那么多的老婆。他在鉴赏女人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爷爷多得多。
清代后宫佳丽,按名位、级别,享受不同的待遇,月银、服饰、伙食标准、服务人员数额、住房面积及其装修水平,还有仪仗的规模等等,都各有相应的规格。皇太后每年的津贴,累计有二十两黄金,二百两白银。皇贵妃每年八百两银子,配八名女佣;贵妃六百两,八名女佣;妃三百两,六名女佣;嫔二百两,六名女佣;贵人一百两,四名女佣;常在五十两,二名女佣;答应三十两,二名女佣。
皇后有十二名女佣,一年的津贴为一千两白银。分配给皇后的“耐用消费品”,件件工艺精湛,在一般的“工艺美术品商店”里,都难得一见。其中有:玉盏金台、金方、金茶瓯盖、嵌绿松石金匙、镶金象牙筷子、银方、银盂、铜遮灯、铜簸箕、银八卦炉,各一个(付);金执壶、金匙、金云包角桌子、洋漆矮桌、银火壶、银锅、银罐、铜提壶、铜八卦炉、铜手炉、铜舀子、锡池、锡火壶、锡里儿冰箱(贮冰用)、锡屉钴、铁火钳子,各两个;银勺、银茶壶,各三个;铜瓦高脚灯、锡茶碗盖、锡背壶、铁火罩、铁座更灯、磁渣斗、羊角把手灯,各四个;金碗、铜签盘、铁火炉,各五个;金碟、铜剪烛罐,各六个(付);银茶瓯盖、镶银象牙筷子、锡壶,各八个(付);银碗、银匙、锡盆、香几灯,各十个;银背壶十三个,漆茶盘十五个,戳灯二十个,漆皮盒二十五个,漆盒二十六个;银盘、银茶壶,各三十个;黄瓷碟四十个;各色瓷碗、瓷碟,各五十个;黄瓷盘八十个;黄瓷碗、杯,各一百个。慈禧太后在后宫称王称霸,所有供应往往超标,有些东西专门为她制作。她的寑宫中,夜晚亮如白昼,灯放在十几个紫檀木制作的架子上。那灯架子,凤舞龙蟠,雕工极其精美细腻。
清代,正一品大员禄米90石,俸银180两;从九品官儿禄米15石,俸银30两——当官儿还不如作后妃!
皇后有如此丰厚的物质待遇,又手握统率数千名“娘子军”的大权,“姐妹”们当然看着眼红。能取而代之,再好不过;即便不能,也要各显神通,尽量从皇上老公身上,多揩一些油水。
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
----------------------------------------------------------------------------------------------------------------------
清朝的后宫同辈情形是:
皇后(大太太)
其次为皇贵妃(大姨太)
其次为贵妃(二姨太。二人)
其次为妃(三姨大。四人)
其次为嫔(四姨太。六人)
其次为贵人(五姨太。人数不定)
其次为常在(六姨大。人数不定)
其次为答应(七姨太。人数不定)
最后为宫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7
清朝,将之分为八等级,分别为:皇后(1人),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不定),嫔(不定),贵人(不定),常在(不定),答应(不定)。
第2个回答  2013-02-02
太后:12人
皇后:10人
皇贵妃:8人
贵妃:8人
妃:6人
嫔:6人
贵人:4人
常在:3人
答应:2人
官女子:1人
第3个回答  2012-03-06
努尔哈赤时期在关外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称“福晋”或“格格”。例如:皇太极的母亲孟古格格。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下面12帝后妃表中,其大福晋姑且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
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博尔济吉特氏)、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
顺治时期,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顺治十五年(1658)决定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同时“福晋”、“格格”的称谓仍然存在。
康熙后典制完善了,用“福晋”和“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储秀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后妃等级:
  在清朝,将之分为八等级,分别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每个皇帝的妃嫔数目有很大差异:康熙皇帝拥有后宫嫔妃等79人,而光绪皇帝只有一后二妃三人。
第4个回答  2012-03-05
1、清后宫制度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
2、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东六宫为景仁、承乾、锺粹、延禧、永和、景阳宫,西六宫为永寿、翊坤、储秀、启祥、长春、咸福宫。诸宫皆有宫女子供使令。每三岁选八旗秀女,户部主之;每岁选内务府属旗秀女,内务府主之。秀女入宫,妃、嫔、贵人惟上命。选宫女子,贵人以上,得选世家女;贵人以下,但选拜唐阿以下女。
3、皇后(大太太,一人,可分宫女十人),其次为皇贵妃(大姨太,一人,可分宫女八人) 其次为贵妃(二姨太,二人,可分宫女八人),其次为妃(三姨太,四人,可分宫女六人),其次为嫔(四姨太,六人,可分宫女六人),其次为贵人(五姨太,人数不定,可分宫女四人),其次为常在(六姨太,人数不定,可分宫女三人),其次为答应(七姨太,人数不定,可分宫女二人),最后为宫女。宫女最特别,她们的地位是丫鬟,除非被皇帝看中,并且“幸”过,她们到了二十五岁,可以退回本家,另行出嫁,同时期官女的平均数目,在清朝最少,约两千以下。追问

太后和太皇太后可以分几个宫女啊

追答

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