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测算铜芯线、铝芯线、电缆线的过载电流?

    铜芯线、铝芯线、电缆线的规格一般为:1.5、2.5、4、6、10、16、25、35、50平方毫米,在50--100米的长度下,它们在正常通电状况下能分别承载的电流是多少?有详细的测算表最好了。    比如说:我有一台10KW的三相电机,其稳定工作时的电流就是100000W/380V=263A,那我应该选取多大规格的铜芯线、铝芯线或电缆线。

选择导线的三个原则:
1)近距离和小负荷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截面(安全载流量),用导线的发热条件控制电流,截面积越小,散热越好,单位面积内通过的电流越大。
2)远距离和中等负荷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远距离和中负荷仅仅不发热是不够的,还要考虑电压损失,要保证到负荷点的电压在合格范围,电器设备才能正常工作。
3)大负荷在安全载流量和电压降合格的基础上,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就是还要考虑电能损失,电能损失和资金投入要在最合理范围。

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为了保证导线长时间连续运行所允许的电流密度称安全载流量。
一般规定是:铜线选5~8A/mm2;铝线选3~5A/mm2。
安全载流量还要根据导线的芯线使用环境的极限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等综合因素决定。
一般情况下,距离短、截面积小、散热好、气温低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强些,安全载流选上限;
距离长、截面积大、散热不好、气温高、自然环境差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弱些,安全载流选下限;
如导电能力,裸导线强于绝缘线,架空线强于电缆,埋于地下的电缆强于敷设在地面的电缆等等。

比如15KW的三相电机选择电缆
三相电机额定电流I=P/1.732UcosΦ=15/1.732/0.38/0.8=28A
如果是近距离(几十米以内),铜电缆6平方毫米,铝电缆10平方毫米。
如果是远距离(几百米以内),铜电缆16平方毫米,铝电缆25平方毫米。
如果介于远距离和近距离间,铜电缆10平方毫米,铝电缆16平方毫米。

90kw选择电缆
功率90kw的额定电流I=P/1.732UcosΦ=/1.732/0.38/0.8=90/0.53=170安
如果是近距离(几十米以内),铜电缆50平方毫米,铝电缆90平方毫米。
如果是远距离(几百米),铜电缆90平方毫米,铝电缆150平方毫米。
如果介于近距离于远距离之间,铜电缆70平方毫米,铝电缆120平方毫米。

210KW负载选择电线
功率210kw的额定电流I=210/1.732/0.38/0.8=210/0.53=396安
如果是近距离(几十米以内),铜电线90平方毫米,铝电缆线150平方毫米。
如果是远距离(几百米),铜电线150平方毫米,铝电线240平方毫米。
如果介于远距离与近距离之间,铜电线120平方毫米,铝电线180平方毫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01

有详细的测算表

第2个回答  2011-08-01
我告诉你个公式吧(我独创的)。假设导线为圆截面,则单位长度的发热量和散热量相同,则发热功率=I^2*R(R=ro*L/S,ro电阻率,L长度,S=pi*r^2截面积),散热功率=S1*w*DT,(S1是表面积,S1=L*2*pi*r,w表面散热系数,可取为10,DT是温升,取50℃).所以,I^2*R=S1*w*DT。把所有能约分都约分掉(我不在这里化简了),换算成毫米单位制,则得,对于铜线,I=10*S^0.75.也就是说能够通的电流是截面积的0.75次方乘以10.对于铝线,I=7*S^0.75。所以,1.5的铜线可以承载电流14A,1.5铝线可以承载10A。用这个公式可以算出任何截面的载流量。因此263A的电流可选择80方的铜线或125方的铝线。不过你的电流算错了,10kW三相电机的每相电流=10k/380V/1.732/0.8=19A,因此需要铜线2.5方或者铝线4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