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实亡于万历"为什么要这么说???

如题所述

万历皇帝,在他当政的48年时间里,虽然前期有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大明帝国重现生机,但自从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长达27年不上朝,甚至有大臣几十年都不知道皇帝长什么样子。而且在万历年间,明朝还发动了抗倭援朝、宁夏之役、播州之役这三次战争,史称万历三大征,彻底把明朝数年的积蓄消耗一空。这也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明神宗执政晚期,党争长期持续,导致朝政日以腐败。另外,明神宗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一大诟病,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

扩展资料: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终年56岁,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死后由长子朱常洛继位,明神宗死后仅24年,明朝灭亡。

参考资料:朱翊钧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1

万历皇帝亲政后骄奢淫逸,长期怠政,却勤于搜刮。在他的统治下,明朝的政治环境日趋恶劣:农民起义、市民暴动、军兵哗变、民族矛盾尖锐。

亲政初期,他勤于政务,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平定了哱拜叛乱和杨应龙叛乱,对外帮助朝鲜击败侵朝日军。后期不理朝政,经常罢朝。女真在东北迅速崛起,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明军。此后,明朝国势衰微。

扩展资料

还有一个说法是明朝亡于天灾:恰好在小冰河时期,天下粮食歉收,又出现各种灾祸。如果没有战事,或许明朝政府还可以集中精力去应付灾荒。但明朝末年的时候,明王朝面临着强大的外敌入侵。为了应付辽东防务的沉重负担,于是加紧对社会摊派苛捐杂税,这又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激起一轮又一轮的民变。战争,又导致灾荒和疫病的后果成倍扩大,无法收拾。

灾荒、疫病、战争,1640年代的中国,这几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得神州大地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据学者统计,明清易代之际,因非正常死亡,中国的人口减少了约四五千万。

参考资料:明朝灭亡因老鼠?消灭守军的非李自成是鼠疫-人民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6-26
明朝之亡,亡于万历!这是许多历史学家的共识。这种认识固然不错。万历皇帝亲政后骄奢淫逸,长期怠政,却勤于搜刮。在他的统治下,明朝的政治环境日趋恶劣:农民起义、市民暴动、军兵哗变、民族矛盾尖锐。

万历朝的堕落只不过是个结果,当然,神宗皇帝个人是要负责任的。但是即便不是他,这个王朝迟早还是会腐败下去的。万历朝的弊政实际上在一百年前的成化朝时就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成化年间(公元1465—1478)明宪宗朱见深统治时期是明王朝十分重要的一段时期,明王朝后来的许多弊政在此时已拉开了序幕或已暴露无遗,(此时正值明王朝开国第100年和120年之间)。

成化朝的弊政除了前面提到的继承英宗时期宦官专权外,还有四个特色:
一、 西厂。作为特务组织,东厂和西厂“为明代独有之弊端”。而西厂就成立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这是明宪宗的制度“创新”。西厂成立后,汪直借用锦衣卫中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特务网络。西厂的特务大权,在当时要比东厂多一倍。西厂虽然在成化朝只存在了五年零几个月,但它却造成了许多恶劣的影响。比之于东厂,西厂扩大了明代特务的职能与侦察范围,它的侦查范围、侦察地点不限于京城、地方,而且遍及南北边腹各地。此外,宪宗创设西厂为后世奠定了偏爱特务组织的心理基础。他的孙子,即明武宗便仿效他重建西厂,并增设了内行厂。特务组织在加强皇权的同时,也使明王朝日益失掉民心。
二、皇庄。“皇庄”之名,始于宪宗朱见深。天顺八年,朱见深没收宦官曹吉祥在顺义的田地,设为“皇庄”。实际上的皇庄可能出现的更早,如仁宗曾有仁寿宫庄、清宁未央宫庄,英宗为诸子设立东宫、德王、秀王庄田。宪宗的做法,是使“皇庄”设立制度化了,从此皇庄的设立成为名正言顺。皇室搜刮土地进入一个新的高潮。
皇庄的设立,其实是开了明代土地兼并的先河。宪庄的皇庄、很快就遍布顺义、宝坻、丰润、新县、雄县等处。到他的儿子孝宗时,在京城内的皇庄就有五处,而他的孙子朱厚照即位一个月内就在大兴县设皇庄7所,并陆续发展到昌平、真定、保定等地,10年内就使皇庄的面积达到37595顷零46亩。在皇帝的带领下,藩王、勋戚、宦官等纷纷请皇帝赐给土地,明王朝的土地兼并从此愈演愈烈。皇庄内,土地所有权与司法权、行政权相结合,扰乱了地方的正常税收、行政与司法。皇庄一般都有皇帝派宦官管理,宦官带着一旗校,在桊养一帮无赖,“占土地、敛财物、污妇女”,无所不为,皇庄的设立不仅与民争富,而且极大的瓦解了王朝的经济基础。

三、传奉官。传奉官的名称也是宪宗的“发明创造”。天顺八年(1464)二月,即位不到一个月的朱见深下了一道诏令,授予一位名叫姚旺的工人为文思院副使。这便是“传奉官”的开始。“传奉官”是当时人们称呼那些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选官过程,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
这一举措对明王朝官僚体制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第一,皇帝从此视官爵为私物,可以随时任用官员。如此则必然破坏皇帝和官僚士大夫之间的权力结构平衡。第二,传奉官大都是难以通过正常途径获得官职的人,他们的素质可想而知,如此一来,政府的文化认同必然产生扭曲,政权运作中的冲突也必然加剧。而传奉官中多数是一些倿幸之人,靠着结交宦官和皇亲国戚或者行贿的手段取得一官半职,有他们在,吏治腐败必然日趋严重。第三,传奉官的产生使得皇帝身边的嫔妃、太监及一切亲信之人都可以不经吏部而借皇帝之名大行私利,进行卖官活动。如此下去,必然是 官越来越多,吏治越来越腐败。

四、纵欲成风。明代的纵欲风潮大抵也是从成化年间开始兴起,有两个例子似乎能说明这一切:

大约在成化年间,梅毒开始在广东流行,并迅速在全国扩散。这是梅毒首次在中国出现,而它选择的时间便是成化年间,从中我们可以想见当时社会现状。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一日受千金不为贪,一夜御十女不为淫”,皇宫带头,士人们争相纵欲,淫邪小说流行,春宫画、性药性具在市场上公开出售,青楼妓院生意兴隆,不少显贵开始蓄养家妓,整个社会陷入骄奢淫欲的氛围中,直到明朝灭亡。

正是成化年间的这些“创新”,才使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今天的人们所无法理解的是,既然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还何苦设皇庄、设传奉官,带头破坏制度?

纵观中国各个朝代,明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的手段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汉、唐的皇帝还只是削弱相权,而明朝的皇帝干脆抛弃了整个官僚政权,直接插手地方事务、直接选官。一句话,明王朝的皇帝不想让自己的权力受到任何哪怕一点点的限制,皇权在明朝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5
张居正活着的时候力行改革,死后神宗(万历皇帝)亲政,开始了他著名的“每夕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大睡”的逍遥生活,数十年不上朝,处理政事全靠太监传递与大臣之间交流的文件,推翻张居正的改革路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建立皇帝的小金库——此举实乃明亡之根本——导致吏治腐败死灰复燃,且越演越烈;军队的腐败也趁势出现,贪污军饷、冒功领赏居多…… 中年以后,这位驼背皇帝开始了最昏庸的统治,吸食鸦片就不提了,连政事都没兴趣了,一律交由内阁大臣们处理;敛财手段与规模也越发不可收拾,是明朝衰亡的根本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6-09
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鬼知道发生了什么),导致官员贪污成风,朝廷腐败,哪个皇帝不知道上朝的重要性?万历皇帝不喜欢自己的太子朱常洛而疏于管教,而朱常洛经常跟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当皇帝没多久后就因为红丸案而歇菜了,朱常洛自己命短,更没时间教儿子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帝王之术,所以这两皇帝执政管得越来越差导致明朝灭亡,所以灾难之源在于万历皇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