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如题所述

从新课程实施以来,犹如温暖的春风、甘甜的春雨给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生机,学生越来越活泼,在课堂上也越来越活跃。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同时也出现了实施新课程后的不良反应。有的教师说:“课改课改,改得现在的课都不知怎样上了。”有的教师说教学越来越没有以前的感觉了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利,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大幅度下降。在此情况下如何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更好的、更深的实施新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产生的原因:
1.1 复杂的生情。农村学校学困生多,而且转化难度大。理解能力差、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并且没有兴趣,成绩好坏无所谓是学困生的共同特点,所以对学困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漫长的一个过程。
1.2 学校硬件设施落后,教学资源贫乏。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设施落后、信息相对闭塞的现象,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学需要许多的学习资源。学生的,教师的学习资料收集来源、空间都非常有限,难度相对来说更难。另外,由于信息闭塞,出去学习、观摩新课程教学经验是少数,很大部分老师见少识寡,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1.3 经常的有效的外出培训和学习缺乏。由于农村学校信息闭塞,使得许多语文教师不能完整地系统地理解、吸收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所得十分有限,无法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1.4 现成的、有效的指导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新课程课该如何上、怎样上才算一堂好的语文课?怎样做才是既实施了新课程,又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语文教师,使他们感到困惑。影响了教师工作的动力,削减了教师工作的热情。笔者所在的学校,大多数语文教师采用了开放、自主的课堂教学,但多数教师觉得教学中放与收的尺度不好把握。如有位教师在一节公开课上,几乎整堂课的时间,都放在了朗读这个环节上,对知识目标的探究几乎无暇顾及,这算不算一堂好课?在评课时,以什么尺度去把握?
语文教师处在新课程实施的最前沿,是课程改革的排头兵。上述因素的存在,影响着制约着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
2 如何调动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热情:
2.1 建立健全且实施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如果评价和考试制度仍停留在课改前的状态,就会使语文教师丧失激情,失去动力,甚至于会用老办法教新内容,如此一来,新课程在农村中学就是名存实亡。同时,家长及社会对语文教师的认可程度与其教学成绩是息息相关的。农村家长普遍认为:“教学效果好的老师能力高,教学拉后腿的老师就狗屁不是了。”既影响了教师的声誉,又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同时还会影响到生源。因此,建立健全且实施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是提高语文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
2.2 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探索并构建符合本校本班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这是所有语文教师最感困惑的一个问题。农村中学和城镇中学的生情不同,课堂教学模式就应该有所区别。一个优秀的教案,对于不同的学生,效果也会完全不一样的。那麽有没有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又有别于部分教师采用的华而不实的教学模式。我认为,教学模式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受到个人教学理念、本身教学条件的制约,要靠语文教师自己去摸索、探究,积累吸收经验,最终形成。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有利于教学的信息,调适学生的心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才能焕发语文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和师生的生命活力。
2.3 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班风,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创设和营造,教师带动学生,学生带动教师,学生带动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助于提高教师工作的热情,进一步组织好语文课堂教学。
2.4 开展形式多样的新课程培训和学习,更新理念,转变思想,学习知识和经验。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经常性地开展新课程培训、教研交流是保持教学创新的源泉。农村中学教师由于学校经费紧张,进城培训的机会不多,鼓励语文教师自主和集体学习,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心理和课堂环境,也是提高语文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总之,提高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农村中学的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更有利于农村中学的新课程的集体实施。我相信,有了语文教师持续探究实施新课程的热情,农村中学语文这块土地只要一路采颉,必将硕果累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