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心理危机的三个阶段

如题所述

灾难作为一种重大的危机事件,会对人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危机干预,指的是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一般而言,遭逢剧变的人,随着时光流逝,会出现三个阶段的反应,各个阶段的主要问题和症状有所不同,各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处理方式。 急性期 急性期是指危机发生之后的当时:刚受到冲击的人,会激活体内的动物本能反应,采取紧急应战或者逃逸(fight or flight)的做法,在极短的时间内,要决定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当然,也会有一部分人当场麻木,不知该作何反应。 在此时,辅导者需要提供简单、直接的安抚,就像是关爱他们的父母,如告诉当事人,“我一直在这儿帮你”,轻轻触摸他们,给他们递吃的、喝的,等等。总之,尽量让他们感觉温暖、安全。 亚急性期 亚急性期指危机发生之后的一两天到一两个月:以焦虑、紧张不安的表现为主,这期间常出现失眠、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等感觉,也可能变得容易发脾气,缺乏耐心,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在此阶段的初期,辅导者须将同样处于危机中的人们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起彼此的联系和支持,一起来叙述危机事件,互相帮助,并给以心理训练。 此阶段后期,需要辅导者作个别治疗,检查他们的创伤症状,找到明确的痛苦点,并对此作出相应处理。 慢性期 急性期与亚急性期的症状,多半会渐渐改善。若在这两个阶段能得到较好的心理辅导,则比较容易回归正常生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会继续进入慢性期。这个阶段的问题不同于前两期,是以忧郁情绪及哀恸反应为主,此时脑中徘徊不去的,是对逝去者或失去物品的怀念,连带有自责、灰心与无助的感觉。此时就需要包括哀伤处理在内的比较长期的心理治疗了。 心理重建,自我角色也很重要 除了对外求助之外,自己在心理重建的路上还可以扮演什么角色呢?以下有几点建议: 身体疾病的处理。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人身的安全,生理的不适症状会引发心理的不适,导致焦虑、忧郁、紧张等症状。因此,第一步便是检视自己的身体状况,疏解生理困扰。如有身体疾病,应立即向医疗人员求助。 适度发泄情绪。面对灾难过程中目睹的种种惨状,免不了产生害怕、悲伤、生气、灰心等情绪,在适当的环境下,用哭泣、呐喊或向人倾诉的方法,可以疏解累积的压力,避免陷入更深的痛苦。 安排规律的生活。救援工作告一段落后,应尽快让生活恢复原来的秩序,最好有一段时间可以充分休息。规律而正常的生活作息有助于内心恢复平静,熬夜或透支体力的活动,只会使心理更加疲倦。 寻求支持力量。安全感的获得,也是心理重建的部分工作,不妨将自己的难过感觉告诉家人、亲戚或朋友,以寻求支持。亲情与友情的温暖,会让你觉得舒服些。 了解危机后的自然症状,对此不过于紧张或焦虑。就像前面所提到过的,大多数人在面对这样巨大的压力时,多少会产生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只要这些症状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改善,就无须过度担心,过度担心反而会更令人难过。 找心理治疗专业人士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