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佛教的思想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因作如是观”。不知大家有何不同意见?

对于这句话我个人的理解“现世万物的规律,都如同梦幻泡影一样的虚幻(讲空相),也如同露水闪电一样短暂真实(讲色相).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也应该用这样的思想和智慧来解答”同时,【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在讲同样的道理。佛所说的一切经典都围绕这个思想在开释众生,通过讲经劝道众生不要执迷现世中的种种色相,希望众生领悟到诸色相中的空相,诸相非相的现世修行。
很多人认为金刚经是讲空,这是完全错误的。金刚经即讲空又讲色。所谓的“诸相非相”也可以理解是“色相空相”。希望大家都能正确理解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因作如是观”应该是佛开悟的智慧而不是佛教思想,这是我表述上的失误。如果大家能认同这个观点,现在的佛教界是否应该统一这佛开悟的智慧?这样佛教也能健康的发展。

同时,我的百度文库里有一些我学习佛教经典后的心得体会,由于智慧有限,有不正确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指正。谢谢!

阿弥陀佛!顶礼诸佛菩萨!顶礼一切有情!
末学认为浅见认为,金刚经一部非常殊胜之经典。但若仅仅以金刚经一部,而坏其他所有三藏经典则不妥当。因为佛是因机施教!众生根基不同,则度化方式不同。比如若没有真正智慧,读金刚经就容易陷入断灭见。这也是金刚经里明确说明的,“与法不说断灭相!”这里讲的很清楚,须菩提问,如何能成就佛果?佛的回答是“以无所着之心修一切善法”若本来就没有善法,善法也是空的,灭的,那还怎么修?这里的空是让我们不要否定事相的不存在,而是要肯定事项的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存在必然性,诸法因缘生,因缘都具足的时候怎么可能不存在呢?所以学佛是要让我们在有时清楚因缘妙有之显现存在,在无的时候能观清楚因缘散失而必定空!所谓空则了无一物,有则万德万全。能在空有之间随缘自在,才是色亦空,空亦色。否则若于事物实有的时候说空,则是邪见。比如佛问,须菩提,佛有天眼否?须菩提怎么回答的?是否说“佛,你的天眼,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他不能这么说的,所以他说佛有天眼,有法眼。所以佛说,事相上要尊重事物的存在性,所以要修一切善法,但是不要忘记事物的无常性,一般来说修行人,在世俗的人认为有的时候会观无常,而不执着。但是当遇到灾难了,死亡了,灭亡了,也就是世俗之人都万念具灰的时候,都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我们佛门中人要出来了,因为空只是暂时的阶段,只是外缘之败坏,我们要安慰众生,而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因为日后缘分具足了,又会产生色!会产生有!

作为推广佛教之角度看,其实在宣传某一经典时候自然可以赞叹殊胜,但同时也要密护诸宗。比如假设我是修禅的,表面看是要参破,要观空性!但同时也要在秘密中,在私下里偷偷地保护其他的宗派。虽然在明面上我是宣扬自己的法门,当然会说自己的法门最殊胜,但其实我知道,我这么说是为了给修法的适合这个法门的人信心,暗中我是不能去破坏其他诸派的,非但不能破坏,还要秘密地保护其他宗派!世俗人往往看不懂,怎么这么法师是净土的,好象一说就是念佛最究竟,唯一之道!好象其他的法门都不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法师这么跟你说是怕你动摇信心,怕你不能好好修行。其实他要秘密地保护其他各派的,弄的不好你给的供养一部分,他都要给其他宗派建立道场用,这个不是他信心不坚定,而是他懂得十指皆连心,所有法门都是佛法,都是佛之法身。如果割裂各宗,那就是破佛法身。如果不懂得这个明显暗护的道理,那样佛教内部就要斗争了,凡是斗争的都是没懂这个道理。所以当年禅宗势力顶胜,的时候许多禅门的祖师都出来推广净土了,他本身是修禅的,比如永明大师对吧?他也是法眼宗的祖师,也是净土的祖师,一肩挑两宗。所以如今当下因该是,净土宗风靡的时候,净土学人也要注意了,你不拥护他宗但是绝对也不能破坏他宗,否则估计阿弥陀佛也不收你的。

以上是个人浅见!不如法之处,弟子先行忏悔!求诸佛菩萨观我智慧浅薄予以扶正!
————————————————————————
我是没有想到师兄的帖子会引起如此激烈之论战。不过呢也好!理不辩不明!所谓宁拿性命当儿戏,不将佛法做人情!

这里看了诸位的观点,我想补充说明两个问题
(1)首先大家要清楚几个概念,一教证,二量证。我读了个经觉得这个经书很有道理!我很赞同这个道理,这个是学习中得来的道理,比如地球是圆的我就不再去证明地球是圆的了,我就懂了!这个叫通过学来的境界!

但你想一下当初最初的时候佛是问谁的?当然他也和其他的佛学,但中间要自己证明的部分,比如割节肢体,别人砍肉,他不生气,我们能做得到吗?事理上之明白不代表你有量证。解脱要分别,慧解脱与具足解脱的区别的。
(2)今天的这个话题其实牵涉佛法中很深的话题,就是唯识,中观,空性见!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切忌脱量行证,什么意思呢?我没有这个量证的境界,空谈理论了。这就不如法了。比如说提倡要统一思想的楼主,我今天要拿刀把你给割了,你是否能做到无人相,无我相呢?你做得到吗?这就是你的量证还做不到这个境界,假设你已经到了这个境界了,那就可以和同境界的人来谈论了,否则只能是虚伪法谈。谈不清楚的。

我虽然我的境界,没修到割肉的境界,但是我可以顶礼任何人或众生而不起强烈的嗔心,这是我的量证的境界,你是外道也好,苍蝇也好,我统统可以顶礼你,只要你同意。这是一个境界。如果连顶礼一切众生的境界也做不到,那最好先不要空四大!因为这个境界你虽然修教证到了,懂了道理也拥护欢喜,但你量证是不足的。

四十二章经里说,切莫纵汝意,汝意不可信!我提了一个观点我很开心,认为很正确,别人反对我就不开心了,这就是我执。我提了观点的目的是什么?

但是我真心赞叹师兄的这个话题,因为最初佛法就是有辩论的,你不辩论这个道理是不会明白的,古代时候辩论输的人,头拿下来送给胜利的人,或者拜对方为老师。这个按世俗的理解,胜利的人很核算,很牛,其实输的人才是最核算的。因为朝闻道夕死足以!死亦足!你说的正确,比我的境界高,我为什么不跟着你学呢?我赚大便宜了!所以辩论的人不想求胜只想求败!败了才能提高!胜利了当然也欢喜,因为给对方解决的困难,纠正了错误!

所以我们要辩论,而不争论!要帮助,而不管束!要劝导,而不警告!

阿弥陀佛!祝愿所有参加讨论的师兄都早成佛果!广度有情!追问

哈哈,谢谢你写这么多。首先金刚经不是讲空的经,是讲即空即色的经。其次我们是在讨论佛的思想,不是讨论佛法。我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因作如是观”作为佛的思想和大家讨论是因为我认为这句话就是佛开悟的思想,而不在于这句话出自于哪部经典。最后,一切经典都从佛的思想中出,一切经典都含有佛的思想,我们学佛就可以从佛的经典中领悟到佛的思想,并一起讨论。

追答

那请问何为思想?通常佛教中将佛陀的思想称为“菩提智慧”而菩提智慧非从讨论中得到,要从戒,定,慧中修证得到的。

追问

我所说的佛教思想就是指佛悟道的智慧。

追答

那请问何为思想?通常佛教中将佛陀的思想称为“菩提智慧”而菩提智慧非从讨论中得到,要从戒,定,慧中修证得到的。
——————————————————————————
我们读经,然后要思维,或者辩论,辩论的目的是确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但这种对思想的理解是不能替代实际的修行的。比如你看到老师教你写了一个文字,但若不经过锻炼你依然写不好字的。又比如你想学自行车,只是看了许多如何骑车的书,依然是不会骑车的。
——————————————————
学佛从次第上看,要有下士,中士,上士的区别,当然也有人跳跃次第的,但通常来说跳跃次第的人往往基础是不牢固的。一个没有皈依的人,严格连佛是什么都不会有正确的理解,又何谈佛的思想呢?
——————————
既然说“佛的思想”,那么请问什么是“佛”呢?你理解的佛,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如果连佛的概念,或佛究竟是什么都不知道,后面的谈话不是南辕北辙么?
——————————————————————————————
佛的真谛,是要通过修证才能获得的,所有的文字,都是教导的方便。就好比让你去锻炼身体打沙袋,举重。杠铃沙袋只是工具,你的目的是要去锻炼肌肉。打沙袋本身是不能让你增加肌肉的,但打沙袋的过程可以让你增长肌肉。你说佛悟到的,佛悟到的境界就是“三藐三菩提!”佛果!佛果只有你成佛了才知道,至于菩萨乘,声闻,缘觉。都是教导的方便。金刚经,让你做梦幻关照,行一切善法,是修行方法。就是以梦幻关照,去行一切善法。而非是去行杀盗淫。可见依然有善法善道之区别。若依照经典上的内容去修行,体证,则速度能圆满菩提!当你圆满菩提的时候一切方法则不再重要了,就好比你锻炼身体,当肌肉练成了,器械本身究竟是举了一下,还是两下不重要的。

追问

哈,皈依是为了弘扬佛法而皈依,不是为了成佛而皈依。心中有佛,皈依与不皈依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纠结于思想和智慧的分别的话,那我就用佛的智慧来和你沟通。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佛的智慧,是如何从佛讲的众多经典中找出佛的智慧,希望我们不要讨论经典和佛法,因为在大家都没有明确佛的智慧之前,那将是无穷无尽的讨论。希望你能从经典中找到了佛悟道的智慧告诉大家,到时候我们一起讨论。

追答

有区别的。皈依是为了学佛,学佛是为了成佛!因为只有成佛了才能更好的度众生!如果不成佛自己尚且需要佛度!轮回而已!我不纠结思想与智慧,只是为了在凡夫谛的境界中,做到对佛的恭敬而已!以佛庄严而自庄严!末学以为佛讲的许多经典都是针对一定的根基,场合随缘施教的。其实呢,学佛是要以三皈依为入门的。否则纵然再怎么学也是外道弟子。这就好比去学校读书要报名一样的道理。不皈依是很难悟佛深意的!
佛弟子以三皈依为入门,所谓三皈依,就是佛,法,僧,三皈依!不可能说我只皈依佛不皈依法,或者说只归依另一个,如果那样的话是不合理的。说到智慧!有许多了!我前面问您,您能解释一下你心中的“佛”是个什么概念么?对许多不皈依的或没有真正得到皈依体的人来说,他对佛的概念可能和真正佛弟子的概念是大相径庭的。但如果是皈依的弟子,在一定范围内他们谈论的佛的概念是统一的。在讨论之前我们最好先统一概念。这样才能讨论下去。
但我觉得,“四句偈,依然是佛指引我们的修行手段,用这个方法去修行。比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以若认为仅仅以以上四句就可以抛弃其他所有的佛法经典之内容我认为是不妥当的。因为假设这样的话,佛陀在传法的时候只要连续说这四句即可了。
另外佛法的智慧是要建立的有修有证的基础上的,比如前面我提到了,若要修这个“梦幻观”不是每个人都修得起来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是梦中人不得觉,醒后乃觉!所谓梦里明明有六道,觉后空空无大千!如露亦如电!但需知道,甘露依然令人贪婪,闪电亦能障目!所以不能以为哦,反正都是梦幻的那就都无所谓了!我懂了这个道理就可以了!没用的!因为就好比医生懂得吃了毒药要死,但他吃了还是要死!要不死就不能吃毒药!这就需要将这个道理运用到生活中。且亦不可以认为既然是梦幻的,那我杀人放火都可以了,因为如果你继续为五欲所缠缚,那你这个梦就醒不过来了!或是当一个人极度被欲望缠绕的时候就好比他熟睡的时候,怎么推也是推不醒的,只有用其他的方法在梦中才能安慰到他。一律强行叫他们起床会有负作用的,如果强行叫能有用,佛早把我们叫醒了。所以问题不是那么简单,也不可以以四句话就简单了结归纳佛法了。但是持颂这四句偈依然能利益众生,所以还是应该赞叹发扬的。

追问

心中有佛还需要皈依吗?是不是你拿到皈依证就证明自己是在道内了,而不是外道了。成佛是不是也给要给你这样的证书。我写过关于佛即是神也是非神的理解,你可以到我的文库里看看,也希望多提意见。希望你学佛多多自己思考,否则永远是学而不能悟。

追答

心中有佛需要归依,因为内涵要靠形式来体现。举个例子,若没有心中佛则如人无魂,若没有形式上的归依如同灵无肉!
另外明确说一下,在经典有记载,佛非神!所以你即神非神的说法我不敢随便同意。除非你有相关的经典做引证。
学佛不是想象出来的,不没有人指导,闭门造车,纵然天资过人,也往往会曲解佛意。
至于你所谓的多思考,否则不能悟的说法,我想引用一句佛门的话回答你,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朝错入!不悟没关系,我只要方向对脚踏实地按次第的修就可以了!但若是凭借自己世俗聪明想契入佛门,但内执魔见,则大妄语生永劫不复!
我恳切地乞求阁下,听我一言,若修大乘必须要以菩提心为基础,若修小乘必须要出离心为基础。情欲之火是杀人钢刀,五欲六尘炽盛,仅仅读佛经便自意自解是很危险的。
学佛意思没弄懂很容易出偏差的,要问佛或其他修行人啊!
——————————
所谓:若我所说法尽具解义者。当如是受持。若我所说法不尽具解义者。便当问我及诸智梵行者。所以者何。或有痴人。颠倒受解义及文也。彼因自颠倒受解故。如是如是知彼法。谓正经.歌咏.记说.偈他.因缘.撰录.本起.此说.生处.广解.未曾有法及说义。彼诤知此义。不受解脱知此义。彼所为知此法。不得此义。但受极苦。唐自疲劳。所以者何。彼以颠倒受解法故。
———————————————————————
—如此恶见其强力执。汝莫作是说。莫诬谤世尊。诬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亦不如是说。
——————————————————
我正看你的凡人解金刚经的文章:
引用你的理解“金刚经已经告诉我们如何才算自己已经成佛,也就是只要能见到如来就表明自己已经成佛”谁告诉你说只要能见如来自己就是如来的?“,那么按你的说法,须菩提和如来对话,那么须菩提能否看见如来呢?他就是佛呢?你这里要弄清楚佛的法,报,化三身的不能片面来说。
另外懂得道理不等于真见法身!前面已经说过了假设你刀刃加身能否没有嗔恨呢?若做不到你就不能说你见法身,无我相,人相,众生相!所以你不能说你理解了全部佛真谛或第一意!因为从理论上的知道,到实际中修到,距离第一谛还差了很远的路了。
不同人读同一本经会不同理解,如同河流来于大海,但不能以某一河流而否定大海,这样大海则无功效了。比如你读金刚经,认为上面说的是空与色的关系。我则认为金刚经就是佛回答的一个成佛法门,离诸相而修一切善法。乃可成佛!

追问

谢谢对我所写文章给出你的建议。由于这里受字数限制,希望我们在其他渠道QQ详细聊。既然你对“皈依佛法僧”很坚持,我就告诉你我对这句话的理解:皈依指依照,按照。佛指佛的智慧,法指佛法,僧指佛的修行。希望大家不要再理解这句话为归顺哪个佛号,哪个宗派,哪个僧人。问问你皈依的法师是不是这个意思?同时,佛的智慧是什么?佛法是什么?佛的修行是什么?希望大家好好思考一下。这也正是我们需要讨论的。

追答

汝对三皈依的论述,不符合。不知道是听谁说的,佛有没有这样说过。
我仅仅参考佛教的念诵集,也就是目前几乎所有寺院都使用的念诵集课本来回复您!
您可以看一下三皈依的仪轨,上面写的非常清楚。可以了解一下,
——————————————————————————
原夫佛未御宇,邪师说法,言皆是妄。法不契理,盲引痴愚,欲升反坠。佛出世间,如杲日丽天,群昏灼破;似皓月当空,万有清凉。诸佛诚为反邪归正之导师,与乐拔苦之慈父!良以一切智,穷彻因果,若性若相,靡不实知。两足尊,圆满福慧,若折若摄,无非利物。自佛始证无上菩提,初游波罗奈国,耶输伽父,信受三皈。教源肇起於西天,法水漫流于东土。直至于今,在家二众,四生九有,咸沾恩泽。汝等欲受三皈者,准律所明,共有五种三皈:一、翻邪三皈;二、五戒三皈;三、八戒三皈;四、十戒三皈;五、具足戒三皈。然今所受,是第一种三皈也。复于所皈三宝,而有住持一体之别。若不知之,恐执相昧理,偏理废相。是故我今先为示明:
所言“住持三宝”者,如来出世,夜观明星,树王得道,是为“佛宝”;依一实相,说四谛法,是为“法宝”;初度陈如五人,召善来比丘,是为“僧宝”。佛灭度后,以刻铸图绘如来遗像,是为“佛宝”;贝叶黄卷,三藏圣教,是为“法宝”;剃发染衣,严净毗尼,绍弘佛化,是为“僧宝”。所言“一体三宝”者,以一实相慧,觉了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双忘双照,三智圆觉,是自性“佛宝”;所觉法性之理,三谛具足,是自性“法宝”;此觉慧与理、事和合,是自性“僧宝”。而住持一体,悉称宝者,不为世间法之所侵凌故,不为烦恼之所染污故。
所言“皈依”者,《显宗论》云:“救济之义。以皈依三宝,能息无边生死苦轮,远离一切大怖畏故。”须知,舍住持三宝,别无一体三宝;离一体三宝,更无住持三宝。住持是相,相即性中之相;一体是性,性即相中之性。性如镜面,相如影像,镜里观花,花不离镜;水中望月,月不在水。亦真亦假,如梦如幻;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性相一如,二而不二。迷之者,流转生死;悟之者,成等正觉。
汝今既能深信皈依“住持三宝”,则本有“一体三宝”,法尔具足。如是性相不乖,理事双明,方为真正受三皈者。

——————如上所见,可知道形式和内涵都要注重,这样才能性相不乖,理事双运用!您能阅读佛教经典非常赞叹随喜,能思维其意更是难得。若能依止善知识,如法皈依,如法修行则更殊胜!

追问

哈哈,我第一次看到这段话,这段文字与我所理解的佛法僧的含义相同。同时也告诉我们佛的思想就是“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学佛要自己思考,希望你能自己冷静的思考。把佛教经典的文字变成自己的思想,这才是在学佛。智慧来源于思考,而不是复制

追答

阿弥陀佛!哆侄他。唵。阿那隶。毗舍提。鞞啰跋阇啰陀唎。槃陀槃陀你。跋阇啰·谤尼泮。虎信·都嚧瓮泮。莎婆诃。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罣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20
佛讲法有个渐进的过程,比如开示讲阿含部经典,讲因缘和合、无常等,到了《金刚经》等般若部经典,讲般若,讲空。再后来讲了《圆觉经》等更深的经典,最后讲《法华经》,一实相印,在经中否定了小乘法大乘法什么的,管你是罗汉法还是菩萨法,只承认一佛乘,“余二则非真”原文是这样:“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 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 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 余二则非真”。甚至否定了前面所讲的一切经典,说那是“戏论之粪”,原来佛是一步一步引导,将众生最终引导到《法华经》的境界,前面是方便说,比如《阿含经》唯权无实,《华严经》就是一权一实,而《法华经》唯实无权。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诚如是也!
《金刚经》里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偏重于讲空,其实和《心经》不完全一样,心经里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已经是法华的境界了追问

从你的说法中知道你是听其他学佛者讲述才有这样的理解的。我想告诉你,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你可以问其他不同的法师。正因为如此众多的法师讲着混乱的矛盾的思想,所以我觉得佛教应该需要有统一的思想引导不同的学佛者,使他们在学佛中有航灯而不迷失方向。

追答

我讲的对不对,你可以去读《法华经》,但是《法华经》中真是这样说的话,你要敢于相信,不能抱持自己的知见不放。

追问

我想说的是,不管你是学什么经,不管你学几乘,只要是学佛,我们都在学佛思想。佛为不同众生方便讲经,但其根本讲的也就是佛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的思想。不可能因为众生不同,佛就用不同的思想去讲经。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

追答

没错,佛为不同众生方便讲经,免不了要方便讲,但是不能死执方便说为究竟说。我还是建议您去读读《法华经》,这样我们才可以很好的交流。其实一切反应都很正常,当年法华会上5000人退席,可以想见,真的是难解难信,难解难信啊!

追问

哈,我还真没有读过。你既然认真读了“法华经”希望你能告诉我们佛讲这部经典的本意是什么?

追答

就是嘛,去读《法华经》,真的,难值难遇。从来只有“成佛的法华”,没说成佛的什么别的经。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真的把前面讲的说为是戏论之法,都是方便引导,最终将众生引至一佛乘,随摘一处,供养给你吧:
或说修多罗, 伽陀及本事,
本生未曾有, 亦说于因缘,
譬喻并祇夜, 优波提舍经。
钝根乐小法, 贪著于生死,
于诸无量佛, 不行深妙道,
众苦所恼乱, 为是说涅槃。
我设是方便, 令得入佛慧,
未曾说汝等, 当得成佛道。
所以未曾说, 说时未至故,
今正是其时, 决定说大乘。
我此九部法, 随顺众生说,
入大乘为本, 以故说是经。
联系前面我说,你好好思量,不要视而不见。更骇异的话我就不说了,藏在在《楞严经》与《法华经》里,好好读。

追问

谢谢,我会找时间去学的。不过,学习经典在于理解佛讲经典的本意,而不在于熟读死背经典中字字句句。通过理解经典后因忘掉这些字字句句。在这里我不想讨论哪部经典。一切经典都从佛悟道的思想中出。如果你觉得我所说的佛教思想不正确,请你把"法华经"中佛表达的思想告诉我们。

追答

自己去看

第2个回答  2013-05-27
我觉得,首先,不能把这句话当着圣旨,以为这就是佛教的思想,以偏概全了。
这是佛陀对须菩提的回答,也是告诫众生的:一切有为法,都妄心所现,如梦,不是真实的,如泡,刹那生来,如电,稍闪即逝,应这样观察妄心所现的景像。其实,这只是一个路标,并不能代表佛教的思想,如果要代表全部佛教的思想,那只能是佛陀才能通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是一样,只是一个路标,很多人却把它最终目标了,睡在了路标下。同样也是一句告诫语,说:真心没有任何东西可住的,有住的那就是妄心,所以说:无所住,生其心。其心就是菩提心,大家都知道,至于菩提心是个什么境界,你想去求,去揣度,那是妄心作怪。佛陀也解释了无所住是什么意思,即:不住声,色,香,触,味...... 并不是说他在讲“空”,空是个非常抽象的东西,不到“空”的境界,你就不能完全领悟到“空”的实义,我们没到“空”的境界,还是不要去断定他是“空”还是“色”。经书上的话语,都是路标,不要看手指,看他指的东西,而他指的东西,是个未知旅程,每个人的心性不同,得慢慢的去走。追问

没有人把这就话当圣旨,佛所开悟宇宙人生的智慧可以用这句话概述也可以用其他话概述。但其表达的思想含义不变。无所住,生其心等是佛教导众生学佛的方法,而不是思想。希望你再认真思考理解一下。如果没有佛的智慧作为学佛中的航道,学佛者对于经典中字字句句的穷尽研究只能越来越越迷失自己的本性。何来开悟呢?

追答

也不能说是一个方法,只是个路标,只是用手指一个方向。每个人的心性不同,走的路也不相同。你觉得可用思想来追求佛智慧,那是你的事,就不要用统一思想这种言论来误导众生,害人害已。
真理纯属个人了悟, 每个人到达“彼岸”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你还没到岸,你从文字中理解的“岸”去揣度那个“实相”,这本身就是一种妄想。如瞎子摸大象,一嘴的胡说八道。你自己反省,少说二句,无量功德!
若想明白如来真实义,你问你自己,为什么不能先“无我”,而不是在这里花言巧语的用文字狡辨。

追问

呵呵,我们学佛就是通过学习佛教经典领悟自性中的虚空相即无我。再通过在现世生活中即有我即无我的放下修行学有成就。我们学佛都必须要领悟佛的智慧,同时依照经典学习佛法,通过学佛放下修行最终学有成就。光领悟佛的智慧是成不了佛的。

追答

“学佛就是通过学习佛教经典领悟自性中的虚空相即无我”,再通过在现世生活中即有我即无我的放下修行学有成就。你觉得通过努力就能有成就,可全部佛经都在说:放下。
钻文字,动动嘴皮子,谁不会。我现在问你:你现在“空”了没?你还没“空”,你知道“空”是什么?领悟字面上的意思谁不知道?但你有“溶入”那层境界吗?没进入那层境界,你在这里胡说八道什么?什么开悟?什么成佛?你在诱惑初学者吗?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话也是“空”的,也是梦幻泡影。你想从这句话里去寻找“实相”,不过就是痴人说梦话。你还帮它扣上“佛教思想”的帽子了。还提倡“统一思想”。你这是什么居心?你直接说你成佛不就好了,用不着拐这么大的弯子吧?
很明显,你在利用佛法来推销你自己,至于有什么目的,你自己清楚得很!你不是在讨论,而是在这里谤法谤佛。

追问

呵呵,我的目的是希望所有学佛者知道佛开悟的智慧是什么,通过学习佛教经典领悟佛的智慧,并现世中依照佛的修行而学有成就。从而逐步改变当今社会学佛百态。通过学习佛教经典和自己的思考,我知道如何学佛才能学有成就。就是通过学习并理解佛的智慧,并在现世生活中不断修行才能成就。我是在家人学佛,杂念多,所以不想也不能成佛。希望你自己能冷静思考一下。

追答

希望所有学佛者都能走“正道”,这是善心。每个正入佛门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心愿。
就因为是你这种以为读过几本佛经的人,并妄言知道如何学佛才能有所“成就”人,妖言迷惑众人,急功近利。对于你这类人来说,佛经只不过是一个工具,满足你自己的欲望。
你说你在家学佛,杂念多,不希望成佛。那么请你自己安心念佛,少误导别人,论法可以,别用概念这些东西教唆初学者。
执着文字思维是你的事,不依法讨论,就积点德,不要祸害别人。请你自己冷静思考一下。

追问

呵呵,我的杂念多,但我很清醒。我想你这么执着的认为我执着文字,看来你的悟性很高,希望你把你看的佛经所表达佛的智慧告诉大家。佛用他的智慧讲一切经,一切经都含有佛的智慧。如果你用你的智慧来正确的引导出学者,这是我最希望的。请问一下你会告诉初学者如何学佛?又如何引导?

追答

诸大德说过,没有“开悟”,就不要妄谈佛法。我没有其他同修的耐心,去跟你一对一的辨证。你在谤法谤佛,我就出来给你一棒。
你还没开悟,然后就来这么一段话“很多人认为金刚经是讲空,这是完全错误的。金刚经即讲空又讲色。所谓的“诸相非相”也可以理解是“色相空相”。希望大家都能正确理解金刚经”。
正确的理解金刚经是什么意思?除了六祖慧能,后世大德有多少人敢说自己“正确”?未尾,再来一句:“如果大家能认同这个观点,现在的佛教界是否应该统一这个思想?这样佛教也能健康的发展”。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觉得你自己成佛果了?如果这个还没能证明你的狂妄无知,我再用你的一段原话:“哈哈,恰恰相反,如果大家都能正确领悟到佛的思想,在现世中放下修行。我觉得任何其他宗教都将大大的裁员。佛教因佛对宇宙人生理解的彻底而将一支独秀”。
我只想跟你说:佛教是圆满的,包容一切,你连这点都意识不到,还妄淡什么大乘,说什么希望?装什么慈悲。你清醒?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把无知成当智慧是你自己的事,你瞎,别让别人跟着你一起瞎啊,罪过。不用再追问了,你自己好为之,安心念佛吧!

追问

哈哈,我刚知道原来你想给我一棒。我还真不知道你在用什么来打我的。我本想耐心开导你学佛先要理解佛说经典的本意,即佛开悟的智慧是什么,而不要穷究经典的字字句句。开悟只是真正学佛的开始,学佛成就的关键是在生活中即色即空不断的修行,而不是在经典里悟空性。希望你不要用打人的心态对待其他人,还是多用真心沟通交流的心比较好。这才是念佛的本意。

追答

说你瞎,你还不服气?给你一棒那是个比喻,说你不懂装懂,在这胡说八道,你连这个意思不知道。还妄谈知道佛的思想,呵呵!你开导我?你连佛教的基础理论都不清楚。只会拿着佛经上面的字句扮菩萨。你这种躲在佛像背后的小丑,未法时代实在是太多了,小丑就是小丑。
小丑还想立宗创派,神经病。

追问

呵呵,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思维能力很弱。正是因为佛教没有统一的思想作为指导,现在宗派林立,三大宗派三足鼎力,其他宗派,个人崇拜不计其数。佛教本来就没有宗派之分,我认为统一佛教思想,一切宗派都将逐步归零,还佛教的本来面目。学佛需要思考而不是骂街。

追答

你没有否定一切的认识,你说无数次这偈语都是枉然的。你却认为这一切者是实有的,是可以统一的,是思考得来的。太可笑了,你的言论,连这句话的字面意思都领会不到。我骂你,以免众生被你所误。

第3个回答  2013-05-21
请楼主看看我的想法,能否找到共鸣
空的确是重要思想之一,比如很多人信仰享受,他们只为了短暂的人生去享受,享过了能得到什么?福享尽了不是哭报现前吗,所以要观想空,不追求享乐,悟道后脱离生死,至少也要转世成为有神通的,这样你出生就能看到各种佛国和痛苦了,省的迷茫几十年,迷茫就是因为你不知道“事实真相”,如果你知道“真相”,你还会享乐吗!!!,天眼是必需的。
佛法健康发展?现在佛法已经到了末法时期,多少人毁佛灭佛!,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弘扬佛法正法,而不耽误自己修行,就够了,比如你拿全家所有的财产去弘扬佛法,其他人就该说佛法是骗子,骗这个人散尽家财去给佛贴金,现在人基本都是这么想的。弘扬佛法是有套路的
哦对了 我不吃肉,很多人就认为我傻,被佛法(大乘)骗了,这就是一个典型,本来我是本着不忍吃他们肉的想法,却被误解,权天下人去屠菜场看看去,很可怕。追问

如我理解,佛讲如此众多经典是让不同的众生领悟空性。希望众生在现世中诸相非相,即空即色,非空非色的思想中修行。现在众多学佛者贪念成佛,执迷于空而无视现世社会的实有存在。这种目空一切,万物皆空的偏执的学佛思想才是最可怕的。

第4个回答  2013-05-24
佛教思想本来就是一,有二有三还不是众生各自己造出来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这句话也说明了诸佛无二说。怎么会有二思想呢?法门只是方便,目的是一个。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因作如是观”。这句话你应该看一下前面几句话说什么
那是: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因作如是观。
为人演说的时候应该是不住于相的,不是有法可讲的,法只是方便,是随缘解缚的,没有固定的法的,一切法是因人而有,假名为法,所以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最后一句就是总结一下,应该这样看待。
所以金刚经中还有这么一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追问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指“诸相非相”。佛教思想本来就是一,经历了2千多年的不同的社会,不同政治,权利,文化等的影响,同时,也因学佛者的种种贪念,贪念成佛,贪念清净解脱,贪念用佛的名义骗人钱财等等造成了当今社会学佛百态。既然你也知道佛教思想是一,既然我们都在学佛,我们不应该把佛教思想的本来面目告诉所有学佛的人。让他们以这个思想作为指导,而不会在学佛中迷失自己。

追答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