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书

我们学校要举办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好的建议,多几个都可以。不过要有意义

初中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书
情境1:吃饭如厕,人所不禁。河北新乐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偏偏要管制学生的新陈代谢,弄出一个“夜间不准上厕所”的规定:有胆敢擅自去厕所解手者,罚!规定一出,学生哗然,却敢怒不敢言。夜间纷纷以食品袋泄急,常有破漏,弄得床上片片尿渍;不得已换作脸盆,可洗漱、小解共用一盆,又是一个龌龊事。束于规定,学生牢骚,家长气愤。(11月28日《燕赵都市报》).这样一个不近人情的手段于治学有何益处?校方这样解释:“只是为了方便管理。”仅仅为了自己省事,却要孩子们遭受尿急之罪,不知是何道理?再者,如厕怎么会影响到管理?家长们就这项不近人情的规定表示实在无法理解。
曾几何时,各种形式的校规校纪出现在校园里,有限制发型化妆的、有限制穿着打扮的、有制约个人行为的。比如不准中学生与陌生人说话,不准小学生下课随便走动,再比如统一定制若干套校服等等。校方都是为了学生好,不少校规起源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私权限制得到绝大部分家长的欢迎,在推行上一路绿灯,畅通无阻。像这一例“禁尿令”,学生和家长一起反对,倒是鲜见,就是军事化生活也未必能达到如此。
然而,当私权遭遇校规,发生激烈碰撞之时,我们就不能不反思,严厉的校规,到底是一种预防措施,还是一种“懒教”?在提倡法律人性化,执法需要温情的大环境里,为什么校规却还绷着脸如此冷酷无情?而且这一规定存在明显不公正,“禁尿令”只禁学生,施教者与接受教育者同在一个屋檐下,却享受不到相同的基本权益,教育者何以言传身教?即便他们是被剥夺了人身自由的罪犯,也应有吃喝拉撒的权利。
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靠限制被管理者私权来“方便管理”,只能是教育者无能的一种表现,“禁尿令”憋出的问题的就引起当地教育乃至很多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因为靠一味牺牲被管理者权益的做法来加强和方便管理的思维,已经到了真该改改的地步了!否则,难免还会弄出个更多诸如“禁尿令”的荒唐指令来。
情境2:遂溪县城月中心小学日前发生了一件不该发生的事:谭副校长的新宅落成,全校教师呼啦啦地都去喝入伙酒,2500多名学生则停课一天。对,严格地说,是调课一天,星期一的课调到了上个星期六。不过,遂溪县教育局规定全县所有中小学凡是调课或停课半天以上,必须向县教育局报告获批准。城月小学的调课恰恰没有上报。
  以谭副校长为主角的行为,属于极其错误的违规行为已经确凿无疑。我注意到,不少老师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强调“谭副校长为人正直,工作勤勤恳恳,平时与同事老师间的关系处理得很不错”;谭副校长自己也说,在私宅建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没有动用过学校一分钱公款,且在建楼的两年多时间里,从城月往返湛江的每一分钱差旅费,他也从未拿到学校财务报销过”。读者及笔者当然都读得懂这里面的潜台词,这是在表明谭副校长的人品与官品俱佳,虽然此事做得不对,但情有可原。这让我想起不久前“好警察打死好警察”的咄咄怪事,事件曝光之后,当事双方单位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首先都表白自己一方的警察是好警察。在我看来,不管有意还是无意,类似强调都有模糊事件性质的嫌疑。就谭副校长来说,他是否赢得了同事的衷心爱戴,以及有没有经济问题,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事件发生了,恶劣影响造成了,不从思想深处去解剖,无助于对事件本质的认识。
  新宅入伙摆宴席,是一种地方的风俗习惯,本身无可厚非;但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就可能关系到是非曲直。前两天,兰州市规定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必须向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和上级纪委、组织人事部门报告,说明办理情况,诸如用了什么车,收了什么礼,等等。他们把这一举措,作为“反腐倡廉从点滴抓起”来看待。言下之意,这些点滴小事,往往正是腐败的突破口。综合各种事例不难发现,对一些人来说,出席这些场合迫于权势者的淫威,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对另一些人来说,则可能找到了献媚的绝佳机会。那么,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其实难掩骨子里的龌龊不堪。我曾经不屑于各种针对干部“不准”的指向过于具体,现在看来,不具体还真不行。“干部扮土匪”曝光之后,有当事干部总结说:“因为我们疏忽,让群众钻了空子。”这种荒谬的逻辑要正过来说才对,那就是:一旦“不准”规定得不详细,就会让那些操守甚差的干部钻了职务的空子、钻了党纪政纪的空子。我弄不大明白的是,谭副校长为什么非要把入伙的日子选在学生上课的星期一,刚刚过去的双休日准备不足?那也可以等下一个嘛,不过才5天时间。敢是那一天属于“良辰吉日”,宜入伙,而学生哪天都宜读书?说到底,他们——谭副校长及小学其他负责人并没有把两千多名学生的权益放在眼里。
因为“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影响恶劣”,谭副校长现在被停职检查了,咎由自取,没什么可惋惜。我比较担心的是,从那些表白或曰辩解看,这件事能不能真正对他构成教训,并为后来者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31
调查报告是人们对某一情况、事件、经验或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它反映了人们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些事物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是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成果。学习撰写调查报告,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怎样撰写调查报告 [例题] 以“发扬勤俭美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主题,以周围学生调查对象,根据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表现,写一份调查报告,题目自拟。 撰写调查报告,要做到以下几点: 1、着力点要明确: 首先,要深入调查,占有材料。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为此,就应该亲自了解第一手材料。既要了解“面”上的材料,又要了解“点”上的材料;既要了解正面材料,又要了解反而材料;既要了解现实材料,又要了解历史材料。如上例中,同学们就要认真回顾平时手头搜集到的有关于“勤俭是美德,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奢侈浪费导致事业失败”方面的详细资料。 其次,要认真分析,找出规律。这是调查的目的。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总结出事物的规律。此例中,除了要有具体的事例或数据外,还要对占有的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总结,如以“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勤劳节俭、合理消费”为门类加以归纳,从中找出规律性。 再次,要立场正确,观点鲜明。调查报告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如上例中,调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乱花钱、互相攀比、超前消费等不良习惯和问题。 最后,要概括事实,有叙有议。不能光罗列现象,而且要适当地进行分析、议论,阐述观点。如上例,在做到有事例和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社会原理进行理性分析,分析要观点全面。 2、报告格式要规范 (1) 标题。 ①单标题,如上例标题可拟成:《中学生合理消费的调查报告》,以清楚交代调查的内容。 ②双标题,可拟成《合理消费----XX中学调查报告》 ③标题不用“调查报告”字样,也可用一般文章题目形式,如可拟成《中学生应该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 (2) 前言。这部分内容,往往对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作必要的交代,总领全文。如上例中调查地点可以是XX中学整所学校,也可以将初一整个年级作为调查对象,还可以随机抽查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是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表现两个方面。 (3) 主体。主体是具体叙述调查内容、列举事例和数据并做恰当的议论和分析,概括出经验或规律,是表现调查报告主旨的关键部分。在材料的安排上,要把调查得来的大量材料归纳整理出若干条目,采用小标题式写法,要注意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有的可按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问题并列地安排材料,即采用“横式结构?;有的可按事物发展过程的顺序来写,即采用?纵式结构”。 (4) 结尾。结尾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也作归纳性说明或总结全篇的主要观点,也可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http://www.fanwen.cn/Article/search.asp?keyword=调查报告 ~~期待满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