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史记》的儒家人文精神

如题所述

中国传统史学把人类活动作为特定研究对象,把指导现实行动作为目的明确提出,正是基于这种对的清晰认识,它才能在几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生机勃勃,历久弥新。瞿林东先生就曾指出:“中国史学中的人本思想传统‘,思齐’与‘内省’的人生修养的传统,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传统,史学审美传统等,都反映出极鲜明的。其特点是历史感与时代感的结合,是在现实的关注时,从不脱离对过去的思考和对将来的憧憬,它反映在人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上,它更反映在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上。”[1] (P46-49)这个论述可以说是对传统史学的高度概括。  一、以人为本的史学观点  司马迁在其父司马谈临终前受命,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完成史书的修撰。当时传世的载史之作多为儒家经典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著作,又及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元文化政策,加之司马迁本身曾师从古文经学家孔安国和公羊学大家董仲舒,因此他的思想很难不渗透儒家的影响。司马迁本人极推崇儒家六经,他说: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义,《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2](3197)。高度评价儒家经典对于社会和人伦关系的巨大影响。不仅如此,司马迁进一步阐述了《春秋》所体现的礼义和伦理准则是天下人须臾不可违背的为人、为政的圭臬,是“礼义之大宗”。司马迁的旨趣与儒家的思想贴近,其表现一是司马迁以继《春秋》为己任,一是对儒家六经的全面推崇,但更为深刻和本质的影响,则体现于他继承了儒家人本思想“重视人”的核心。  《论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3](P72)这就表明在孔子的眼中,史官的作用已经与巫师分离了。以后的历史学家在面对重大历史变迁时更是能够察觉“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在《史记》中也反映了儒家这种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思想认识。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曾谈到著《史记》的旨趣,他说:“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4](2735)所谓“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指的是史书的撰作,考证和对历史规律的探寻,侧重于对历史的客观记录,更多地体现了史家的历史认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则概括了司马迁作史的宗旨。  司马迁论“天”,涵义比较复杂,有时讲的是神秘的上天,即天命思想,这在《史记·天官书》中有集中的反映。他相信上天和人间确实有对应关系,认为“天人感应”确实是存在的。在那个时代有这种思想并不足怪。司马迁的可贵之处,是他在人们普遍地慑服于天意、神灵的时代,却敢于对感应、灾祥迷信的说法表示保留和怀疑,并且从总体上强调人事起根本作用。他在《天官书》中总结天意与人事何者更为重要时说“:国君强大,有德者昌;弱小,饰诈者亡。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5]他强调的是国君的行为和政治的清明,把治国的方针(“德”)和办法(“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从这一点上可以说,司马迁实际上否定了天意的作用。  尤为重要的是,一到记述重大历史事件,司马迁就从史实出发,从人事的角度总结成败兴亡的经验,并特别重视人心向背在历史上的作用。如在归结楚汉成败的原因时,《史记》同意韩信拜将时对形势的分析,把人心向背作为关键,又论述人谋在楚汉成败上所起的作用,明白指出以胜败归于天意的错误。  《史记》篇章中常常讲到“天”,不少是指时势(在历史变革方面)和际遇(在个人关系方面)。如在《史记·六国年表序》里,讲了秦由弱变强,最后统一天下“,非比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6](P685)秦的成功似乎得到“天助”,实际上这个“天”是指的世变,即历史形势。霍去病凭外戚身份和特殊条件得以速功高升,日以亲贵,比大将军“亦有天幸”。这里的“天”不是上天,而是指时机和际遇了。  二、开纪传体之先河  中国古代史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体裁:一是记事,记事中又兼带着记言,前有《尚书》,后经袁枢发展为纪事本末体;二是编年,即在记言记事的基础上再添上了编年,如《春秋左传》,后发展为各朝各代或贯通或断代的编年体史书;三是传人,即在以人物为中心的体裁内又包括了记事和编年。  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编撰方式,首次在历史著作中记载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使凸显了人的活动和作用。《汉书》以下的正史延续了《史记》的传统,使史书对于记载人的活动有了可遵循的模式。唐代刘知几把人物活动的问题看成是史家不可推却的责任。他说: “夫人之生也,有贤、不肖焉。若乃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示后,而死后之日名无得而闻焉,是谁之过欤?史官之责也。”   《史记》原称《太史公书》,其载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讫武帝太初年间,《史记正义》称其“合二千四百一十三年”。书中翔实地记载了纷纭复杂的政治兴废,众多的人物活动,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全书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分为五个部分,其中十二本纪是纲领,统摄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三千年的兴衰沿革,记“王迹所兴”;十表八书作为本纪的补充,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三十世家围绕十二本纪而展开,用司马迁自己的话来说,世家与本纪的关系,犹如“二十八宿环北拱,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7](P2723) 至于七十列传则是历史天宇上北斗、二十八宿以外的群星。十二本纪按帝王世系顺序记叙个朝代兴衰终始;世家主要是贵族之家的历史;列传是记录那些扶持正义,有超人风范,紧握着风云际会建功立业而流芳百世的各类人物;十表略古详今,网罗排列帝王侯国间大事;八书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分门别类的人类的活动。因此说,司马迁把著史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写人上。这五种体例有序配合,勾连天人,贯通古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谓体大思精。  三、以记人为主的内容  《史记》从内容上看也很注重写人。司马谈在向儿子讲述自己立志修史的动机时说道:“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8](P2716)司马迁在和壶遂讨论修史的宗旨时引述父亲的观点,把修史看作是载“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9](P271《9)史记》中的纪、传正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文。本纪、世家、列传中的人物来自不同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所涉及人物四千多个,重要人物数百名。司马迁以其如椽巨笔勾勒出历史和人生的多彩长卷,点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史记》的叙事是在尝试洞悉人性的基础上探究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而深入思考历史的规律和人物命运。他能充分注意到他们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如萧何是刀笔吏出身,故能谨守管钥,因势奉法;陈平年青时贫而好学,所以始终有读书人的气质,见识高远,在皇帝面前对答如流;樊哙发迹前以屠狗为业,成为将军后保留了那种莽撞豪爽之气,他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对刘邦、项羽也敢于直言直语、大声大气。这些特点正是通过生活琐事表达,又成为人物性格发展的铺垫,如《史记·李斯列传》开头写道“(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各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扰。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10](P2539)这是一件生活琐事,却集中反映了李斯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为了摆脱厕鼠的处境而成为仓鼠那样的食利者,于是向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后前往秦国游说,在和荀子告别时又说道“: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这两句话说的非常坦率,和他把厕鼠、仓鼠进行对比时所发的感慨一脉相承。苦于贫贱而贪恋富贵,这种思想是他人生理想得以实现的动力,也是葬送他身家性命的祸根。人物性格还是被司马迁认为是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他批判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说法,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 “自矜功代,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以上的见解都是很精辟的。  《史记》中的人物各有风貌,各有性格,但他们身上有某些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共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知恩图报,以德报德。苏秦之于宗族、朋友,韩信之于漂母,都是受人之惠而报人之恩,以表示自己不忘本,不负人。二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如伍子胥之于楚平王,李广之于霸陵尉。三是士为知己者死,为报答知遇之恩而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如《刺客列传》中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人都是为知己者死《,魏公子列传》中的侯赢,《张耳陈余列传》中的贯高也都是如此。  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大力弘扬儒家,为后代史家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史记》中所渗透的儒家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诟、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的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史记》以人物为中心的著史特点给人印象深刻,符合“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11](P2717) 的儒学实用目的,成为后世治史的垂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30
古代文章不求甚解,现代文章copy抄袭各种模式应有尽有!导师又何必逼人与生死之地呢?问题既然出了答案,又何必要为难我们这些人!楼上的回答已经非常好了!为何还要细问?我简述下史记的评价!楼主从中找些答案吧!《史记》的评价
《史记》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为知言。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
第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无论说它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还是说它是世界古代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都毫不为过。这一点,只要将之与希罗多德的《历史》相比较,就会非常明白。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第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第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
《史记》不但是中国史传文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它的文章对于魏晋小说、唐宋古文,甚至宋元戏曲,都有很大影响,成为中国文学重要的源头活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