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事故中农村户籍按城镇人口判决的法律依据的形式和内容是什么?应提供什么样的证明?

在交通事故中农村户籍按城镇人口判决的法律依据的形式和内容是什么?应提供什么样的证明?希望真正懂的人回答。我是河北的.

一、法律依据的形式和内容:

第一,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因素,确定适用标准,农村户口的受害人在城市经商、居住,其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均为城市,应当以城镇标准计赔。复函精神一定性质上来说,适用了就高不就低原则。

第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条“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从该条来看,立法的本意是从有利于受害人的角度出发来确定对受害人的赔偿标准。

第三,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七条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这是我国首次明确同一案件情形下的“同命同价”。这在社会制度顶层设计上,与当下不断推进的户籍制度改革相呼应,与法律追逐的公民权利平等,社会公平正义相吻合。

二、提供证明

农村户籍按照城镇居民标准的话,应提供在城镇居住满一年以上的证明,比如租房合同、购房合同,或者当地居委会(或派出所)出具的居住证明等。

扩展资料

确定经常居住地在城镇农民的残疾赔偿金赔偿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复函答复: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虽为农村户口,但其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均为城镇,有关损害赔偿费用应当根据当地城镇居民的相关标准计算。

故在审判实践中,原则上,户籍仍是确定当事人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的基本依据,但如果审理中查明该当事人虽为农村居民,但在城镇务工时,已连续一年以上经常居住地在城镇,且其主要生活来源均为城镇时,有关赔偿费用应当根据当地城镇居民的相关标准计算。

也就是说,农村居民的相关赔偿费用如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必须同时符合二个要件,

即一、连续一年以上经常居住地在城镇;

二、主要生活来源均为城镇,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资料来源: 富裕法院网-如何确定经常居住地在城镇农民的残疾赔偿金赔偿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江西法院网-经常居住地在农村的城镇居民适用何种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6

1、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2月4日颁布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法律第25条、第28条、第29条、第30条的规定死亡伤残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区别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个标准。

2、您应当提供比如,房屋租赁合同或房屋购买合同,劳动合同,工资收入证明,证人证实,暂住证等。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因素,确定适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标准。

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赔偿标准之差距:

交通事故各项赔偿项目中区别农村与城镇标准的主要是死亡伤残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及误工费,然而这三项费用通常在赔偿总额中占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这样,相同情况下按照城镇标准赔偿一般比农村标准高2.5倍左右。


扩展资料:

1、2004年12月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公安厅在《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27条明确规定:受害人的户口在农村,但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在计算赔偿数额时按城镇居民的标准对待。

2、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年9月颁布的《关于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第25条第二款规定:“户籍性质为农业户,但在城镇学习、生活、工作、居住一年以上的,应当视为城镇居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18
目前在交通事故中有农村户籍人员受伤或死亡的按照城镇人员计算赔偿的标准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单一事故中,受伤或死亡的为一人而且圴是农村户籍的,如果按照城镇户籍确定各项赔偿的,受伤人员或死亡家属在赔偿中在提供以下证明:提供在城镇为经常居住地满一年以上或主要生活来源在城市的证明,这里包括如果打工可以提供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如经商,可以提供有关的工商登记资料,或有关承包合同,承揽、定作合同等,另外还要提供住房如有没有租房协议,有没有购房合同,有没有在城镇生活的一切费用开支证明,如水费、煤气费、暖气费支出证明等,在提供相关居住、生活证明时,最好提供当地派出所或居委会出具的居住证明。这此规定主要依据最高院人民法院民一庭(2005)民他字第25号《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另外还参照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相关规定。另一种是,在同事故中造成多人死亡的,如果在死亡人员在既有农村户籍,也有城镇户籍的,按照城镇户籍的标准确定死亡赔偿金,如矿难事故,交通事故等,这里的依据是《侵权责任法》第17条的规定。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1、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
用的复函》(2005民一他字第25号)。
2、您应当提供比如,房屋租赁合同或房屋购买合同,劳动合同,工资收入证明,证人证实,暂住证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7-18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给出的司法解释,交通事故中赔偿标准:一,如果在城市连续务工一年并继续在继续在城市生活的按城市赔偿标准,户口不是赔偿的依据,需要强调是, 1 “一年”是指只要在事故前任一年都行,2,要在城市居住,证据可以是租房证明,工资证明,交水电费的证明等书面形式的都可以追问

必须是连续工作一年对吗?

追答

这和连续工作没有关系,只要证明城市是你的经常居住地就行了,关于经常居住地是指离开户口所在地连续居住一年以上,住院就医的除外,主要证明你在城市连续居住一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