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心学对中国的影响

如题所述

王阳明的这种进步思想,应该说在当时有一种思想解放的意义在里面,所以美国的学者狄百瑞他专门研究王阳明学说。 他认为从陈献章到王阳明那个时代掀起了一个自由主义的思潮或者说是一种思想解放运动,就是要摆脱朱熹的“理学”的控制,所以王阳明的“心学”,它的价值也就在这个地方显现了出来。他的思路是这样子的,他把朱熹认为很绝对至上的“理”移植到每个人的“心”里面,因此他说: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什么意思呢?就是万事万物不存在于我的心的外面,而存在于我的心的里面。关于万事万物的那个“理”也不存在于我的心外,而存在于我的心里,叫做“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是他的一个论证的前提。那么再进一步论证下去,既然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因此,我们要认识万事万物,认识万事万物的“理”,叫做“不加外求”,用不着向外界去探求,“不加外求”。怎么样呢?“向内用心”,就是到自己心里面去找答案,叫做“向内用心”。这个方法是什么呢?静坐、“顿悟”。就像禅宗的信徒一样,佛教的禅宗就提倡静坐、“顿悟”,他吸收了禅宗的这一套,他也主张静坐、“顿悟”。

“顿悟”什么意思?就是豁然开朗,你只要在静坐以后,你会豁然开朗,“顿悟”,悟到什么?悟到事物的“理”。而朱熹强调的那个“理它是要通过钻研儒家的经典,就是用读书的方式或者是用接触自然界万事万物或者接触社会的万事万物慢慢地会认识到这个“理”。王阳明认为不必要如此的麻烦,就是静坐以后会“顿悟”,所以他的学说就被叫做“心学”。我们过去给他贴上一个标签叫做“主观唯心主义”,而把朱熹叫做“客观唯心主义”,其实这是过于简单化的做法,朱熹并非“客观唯心主义”。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朱熹的学说被称之为“唯心论”其实是有一点问题的,它倒有一点像“新实在主义”。同样,王阳明的学说被称为“主观唯心主义”,也是有问题的,就是过于的简单化。——冯友兰”

当然他有他的一套思路,一套推论的逻辑,或者说他自己的一种认识论。比方说,关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这个问题,他有学生就问他,说你讲“天下无心外之物”,那么请问,因为有一次他们一起出去郊游,到郊外去游玩,那个学生就指着外面的花和树,他说这些花和树,在深山里面自己开又自己凋零,跟我们的“心”有什么相干呢?怎么会是不在我的心外呢?这明明是和我们无关嘛。他说,这跟我的心有什么相干呢?王阳明的回答非常巧妙,他说你没有看见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和你的心是同归于寂的,就是“寂寞”的“寂”。当你看到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的颜色、形状才明白了,因此,可以断定这个花不在你的心外。我们现在看起来这有点诡辩,但是他的认识就是如此。你看到了才明白它的颜色和形状,可见,不在你的心外,而在你心里面。所以他用这种方式来证明“天下无心外之物”,当然同样也没有“心外之理”。

他从认识论把心学放到对于儒家学说的看法上,它的意义就更大了,它最突出的一条就是:“不必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明·王阳明”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把判断是非的标准仅仅是依据孔子的是非标准,或者说不要把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衡量所有是非的一个判断的标准,那么是什么标准呢?“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明·王阳明”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心”来判断是非,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是自己的“心”。他这个逻辑是很严密的,因为“理”是存在在你的心里面,每个人都有,你去发现它就是了。所以他有这样两段话,非常精辟的话,第一段,就讲“心得”,我们现在讲读书心得,这个“心得”两个字他有这样一个解释,他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明·王阳明” 什么意思呢?你自己有所心得了,这个话尽管它不是孔子讲的,我也不认为它是错的。反过来,就是我对这个没有心得,这个话虽然是孔子讲的,我也并不认为它是对的。这个话的意思很明白了,不要把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衡量所有是非的一个标准来看待它,不等于说孔子讲的话都是对的,孔子没有讲过的就是错的,不是。还有一段话,就是讲“道”和“学”,道就是理,他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明·王阳明”什么意思呢?“道”和“学”不是朱熹一个人可以垄断的,也不是孔子一个人可以垄断的。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学术者,乃天下之公器也。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的。所以说:“非孔子可得而私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这就意味着他在向朱熹、向孔子挑战。

这样,明代思想界出现了一种新气象或者说一股新鲜的空气,不再是沉闷、僵化。因为是一种新的学说、新的见解,而且破除了人们长期以来禁锢在头脑里面的许多条条框框,当然得到大家的欢迎。所以王阳明这个学说流行得非常快,很快就取代了朱熹的学说。著名的国学大师钱穆在分析这个道理的时候,为什么王阳明的“心学”一下子风靡全国,有取代朱熹学说的趋势?他指出它的特点,八个字:“简易直接、明白四达”就是愚夫愚妇,就是普通的老百姓都能够理解,所以它流传得既深又广。这应该说是引起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浪潮。

希望采纳为答案 ,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2
王阳明心学思想精髓:知行合一,致良知。 “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朱熹解释格物致知为“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向外穷理以求得知识。王守仁不同意朱熹的解释,他将《大学》的“致知”与《孟子》的“良知”结合起来,说“致知”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王守仁的良知比孟子的良知意义广泛,除个人知是知非的内在主观的道德意识外,也指最高的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圣愚所同,个个自足,不假外求,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泯灭,虽有时为私欲习气所蔽,但只要良知一旦自觉,则本身就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不必依靠外力的帮助,任何邪思枉念,都能消融,犹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良知即是天理,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为此,则事事物物就皆得其理。他批评世儒向外专务考索,不知物理不外于吾心,认为如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王守仁以良知为衡量一切真假善恶的标准,认为良知对于一切事物,如同规矩尺度对于方圆长短一样。变化之不可预定,犹如方圆长短不可胜穷,规矩诚立,则不可欺以方圆,尺度诚在,则不可欺以长短,良知诚致,则不可欺以变化,是非诚伪,到前便明,有如试金石和指南针。古代的经典和圣贤的言论,也应经过良知的衡量,以评定其是非价值。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日日新的功夫。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王守仁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他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王守仁的话说叫“随物而格”。 王守仁的心学思想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但是他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还是很有价值的,只是他同时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