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说明清的民主思想影响很大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

如题所述

明末清初是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在思想文化界涌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民主思想家。到了近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涌现了康有为、孙中山等一大批民主革命思想家。
一、明清民主思想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

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求着救国救民之路,从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到孙中山、章太炎等近代思想家们,一方面从西方寻找批判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又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供借鉴的思想材料。于是,一度中断、湮没达两个世纪的明清民主思想,成为近代思想家的思想武器。梁启超说:“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明夷待访录》)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发,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清代学术概论》)他又说:“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此外,五四运动中,毛泽东、蔡和森组织的早期革命团体还以“船山学社”命名,表明他们对王夫之思想的倚重(王夫之世称船山先生)。可见,明清的民主思想对近代思想家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形成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二、明清民主思想的缺陷使其未成为近代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为什么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在国内的影响不大呢?主要是它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完善,处于启蒙状态。原因有三。

1.物质基础的薄弱。从发展的空间看,当时资本主义萌芽较为稀疏,仅局限于个别地区(如苏州)、个别部门(如丝织业),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从发展的程度看,商人资本有投资手工工场、支配生产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却流向了土地,致使手工工场资本不足。官府的盘剥,使人民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加上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国外市场不能为我所用,资本主义萌芽缺少持续发展的土壤,只能在封建主义缝隙中挣扎,这就注定了民主思想发育不良。

2.封建主义的压制。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黄宗羲等人积极参加抗清活动,以抨击君主专制为使命,挑战传统观念。而统治者则大兴文字狱,压制反清民主思想。在这种压制下产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虽然激进,但不可能“枝繁叶茂”,而这些思想家的“门人故旧又无一有力者为之推挽”,没能将其民主思想发扬光大,因此最终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3.传统文化的束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重伦理、政务,黄宗羲等人在从古代文明中吸取养料时,这些思想必然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他们虽然对封建伦理学说提出了一些批评,抨击了专制君权,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

与明清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不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民主思想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到启蒙运动时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影响到美国、拉美、日本等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探寻新道路时,广泛传播的西方思想对他们触动更大,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作为武器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为拯救中华民族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3
明清的“民主”思想,其实与民主没关系,本质上是与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相近,近代将自由主义翻译成开明主义。也许是当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才被人改叫“民主思想”了。有人研究《红楼梦》,也说什么民主思想,《红楼梦》中与民主有毛的关系啊!!

明清的“民主思想”离形成民主制度也差的太远。就是与古希腊、古罗马相比,也是粗糙原始得很。起码有个议会之类的东西(古希腊、古罗马有公民大会、元老院等类似议会的组织),那才与民主扯得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