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有什么寓意吗?

如题所述

太湖石
开放分类: 古董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是一种石灰岩,有水、旱两种,最早眼宛转险怪势,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故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色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代开始有人玩赏,到唐代开始特别盛行。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个酷爱收藏太湖石的人。他在府第归仁里和南郭的别墅收藏太湖石极富白居易称他“休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可见其爱石之深。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太湖石,《云林石谱》中也专门有记载,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指的就是太湖石,从而引起了农民起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园林名石。太湖石分为水石和干石两种,唐吴融的《太湖石歌》 中生动描述了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干石则是4亿年前形成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

江苏太湖石。指江苏太湖产的石头,多窟窿和褶皱纹理,可造假山,点缀园林庭院等人文景观。古人云:“错落复崔巍,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拆剑门开”。把我们引入这种千古名石营造的意境之中。太湖石为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鼋山和禹期山最为著名。 太湖古称震泽,又“笠泽”,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约在100万年前,太湖还是一个大海湾,后来逐渐与海隔绝,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变成了内陆湖泊。太湖面积2425平方千米,湖岸线长达400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故,古代地质造地运动遗留下了丰富的石材。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而实际面积受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大大缩减,湖底潜出,因此石材料虽然丰富。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即使其石使用便捷,由于环保而适当限制开采。太湖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石料,或单独摆设,或叠为假山。太湖石原产苏州洞庭山太湖边,由于长年水浪冲击,产生许多窝孔、穿孔、道孔,形状奇特竣削,自古受造园家青睐。太湖石有三种:白太湖石、青黑太湖石、青灰色太湖石。采石工人携带工具潜水取石,用大绳捆绑,吊上大船运往工地造园。 明画家造园家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太湖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被波涛冲击,皆成空石,面面玲珑。”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太湖石。

安徽太湖石。指安徽太湖石基地。安徽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东与天柱山相望,南与庐山呼应,居长江中下游旅游热线之上。合九铁路、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2031平方公里。太湖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湖中岛屿星罗棋布,四周山峦叠嶂,果木葱笼,是旅游观光、疗养休闲的胜地。赵河汤湾温泉,水温常年47℃,日出水量1500吨,水质清澈,可饮可浴可医。因此,安徽太湖石有旅游、疗养的功用。此湖周边大山,还出产户外风景石、假山石、大理石板材、鹅卵石又称巨石(一般在二○吨以上,适合摆在水塘和人工河里)、基建石、水磨石(地平用)。千百年来,赏石、藏石仅是封建帝王将相、士大夫文人等有闲阶级的独霸娱乐。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提高,广大劳动人民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赏石、藏石已经成为群众性的日常文化活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此安徽太湖石文化也迅速崛起。辞赋大师潘承祥先生在《太湖赋》中曰:“斯邑多山,山势嵯峨而列屏;斯邑多水,水势回环而纵横。变幻不可方物者,波光山色也;晦明不可名状者,暮霭朝晖也。信步月亮湾,山川美景豁双眸;放眼橘子洲,沧渺碧波荡碧洲。龙山景区,山外有山,神女愧嵯峨之难配;汤湾温泉,水外有水,河伯惭大小之不侔。将军山峻拔巍巍,重峦迭嶂;花亭湖波滔泱泱,烟波浩淼。长河落日,炜彩霞而蒸天幕;瀚湖揽月,辉群星而曜穹苍。山尖寨,云舒云卷,望群峦之缥碧;六省坡,花开花落,数季节之轮回。天华尖,苍龙云端卷,狂卷啸声起;芙蓉寨,猛虎峻岗奔,突奔草木惊。宿鸟依林,松篁迎风而歌;苍烟落照,牧童横笛而归。暖阳照,春意浓,些许微抚人心醉;枫叶落,秋雨凉,几多惆怅君眼迷。情人岛佳人把酒,云载芳心;狄公亭情郎辍笔,雨送柔意。若隐若现,转瞬危楼高万尺;或聚或散,顷刻平湖起烟波。西风洞,人间天府,洞穴奇而幽美;狮子山,西隅屏藩,山川殊而峻胜。群峰绵邈,高山陡立于川际;众壑迤逦,河流环绕于域中。海会寺,古色神殿余烟渺渺;佛图寺,沉香雅阁落英纷纷。九龙涧瀑布,夺天工之斧凿,不能成其形;朴初文化园,盖神匠之丹青,不可绘其姿。居盛夏则凉风习习若饮冰酿,爽彻肺腑;处寒冬则暖意阵阵如沐春风,日照红颜...鸟语清脆鸣于林间,荷香芬芳飘之湖畔。春雨淅淅经处,春色渐浓;寒雨霏霏而过,冬意悄退。淅沥倾摇,娇媚醉青岗;延绵飘曳,窈窕抚微波。青灯微灼,曾是极乐佛祖白莲座;紫霞浅绕,尝为碧游老君逍遥袍。煦风飘飘而至,怡人之姿;瑞雪皑皑莅临,丰年之兆。奇山异石,皆是而比比...”。学者王泽生评价道:“景乃石之太湖蕴也”。

总之,太湖石,是一种包涵着历史文化的东东。中国古代就开发利用太湖石很早,太湖石为典型的传统供石,太湖石是早在1千多年前的唐朝闻名于世的,以造型取胜,“瘦、皱、漏、透”是其主要审美特征,多玲珑剔透、重峦迭嶂之姿,宜作园林石等。太湖园林石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太湖石是皇家园林的布景石材,是园林石的一种.是大自然巧夺天工,自然形成玲珑剔透,奇形怪状的观赏石。太湖石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或形奇、或色艳、或纹美、或质佳、或玲珑剔透、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凝重深沉,超凡脱俗,令人赏心悦目,神思悠悠。现在还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广义太湖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22

太湖石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常用的一种景观材料,被誉为“石中皇后”。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寓意深远。

太湖石是由太湖中的岩石经历千百年的地质变化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石材。它的石质质地坚硬,不易磨损,且色泽鲜美。据统计,太湖石有好几百种不同的品种,每一种都有着不同的形态、纹理和构造。

在传统园林中,太湖石被广泛应用于山水景观的营造。太湖石的独特形态和纹理赋予了它们独特的视觉效果,使得园林更显美丽和自然。在岩石旁边植入树木和花草,构成了一个自然和谐的景观,令人感到身心愉悦。

除此之外,太湖石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创造力。在传统文化中,太湖石被赋予了许多寓意,比如源远流长、高山流水、开阔胸怀、博大精深等。因此,太湖石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一种精神象征。

太湖石的寓意不仅限于传统文化中,它还可以反映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如通过太湖石的造型和构造来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细心观察和感悟、待人接物温和友善、不让利益代替理性等现代价值观念。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滋养人心灵、引导道德观念和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方面。


综上所述,太湖石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人生哲学的载体,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创造力。我们应该珍惜太湖石,并从中汲取更多的文化力量,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2个回答  2013-09-23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是一种石灰岩,有水、旱两种,最早眼宛转险怪势,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故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色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代开始有人玩赏,到唐代开始特别盛行。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个酷爱收藏太湖石的人。他在府第归仁里和南郭的别墅收藏太湖石极富白居易称他“休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可见其爱石之深。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太湖石,《云林石谱》中也专门有记载,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指的就是太湖石,从而引起了农民起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园林名石。太湖石分为水石和干石两种,唐吴融的《太湖石歌》 中生动描述了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干石则是4亿年前形成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
第3个回答  2018-08-18
“石”,“时”同音,有“时来运转”之意。
第4个回答  2018-06-27
瘦之形

瘦,为太湖石四美之首。留园冠云峰即是如此,独立高标,孤迥特立,有野鹤闲云之情,却无萎靡柔弱之态,恰如一清癯老者,拈须而立,超然物表,不落凡尘,智者的象征。在中国古典文化和审美传统中,自李唐一朝后,皆以瘦为至极。瘦与肥相对,朱良志先生曾指出: “肥即落色相,落甜腻,所以肥腴在中国艺术中意味着俗气。”如李清照诗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词人笔下,“瘦”具备着不可言传的魅力,可谓花瘦人瘦,怜花自怜,任你是铁石心肠,也要为之所动。虽比花喻人,却有绝妙魅力,读后令人无限伤怀凄婉,含蓄动人。无独有偶,传为五代荆浩所做的“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亦是如此,中国艺术认为,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朴茂盎然的生命,非从艳丽中求得,而是从瘦淡中汲取。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逍遥艺术精神看来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肥落色相,色即是空,淡去色相而得色之灿烂,停留在色相之上,而失世界真意。瘦,即是去除炫目色彩后的清淡之风,如文人画在色彩和水墨上,更注重水墨的运用,所谓“运墨而五色具”,黑白相应,自出性灵,以清雅滋润之效,给人诗意的境界,言志言情。因此,抛肥腴,除色相,而取“瘦”,实则是中国艺术审美情趣的独特之处。历来众多画坛名家善枯木,崇老境,即是源于此。从艺,犹如参禅悟道,摒绝妄念,才能渐人佳境。奢侈纵欲,为艺者大忌,贫到一丝不挂,又为艺者大悲,衣食简朴,行囊简单,身体清癯,思想就容易起飞——修道者如是说。
寓意大概是分为以下四种,以下回答来自景盛园艺奇石,来源网络
漏之灵
太湖石多孔洞,由此而得“漏”之美。漏,即通透、活络,与窒塞相对。《周易·系辞下》中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正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其意是指事物在时间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变化的。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回顾中国美术史的特点,大致有:1,历史文化悠久;2,多民族性和区域性;3,发展不平衡性;4,强大的纳构力和稳定性。综其所述,无外乎一个“通”
字,通透活络,不断吸收、融合以及借鉴外来文化,顺天而变,顺势而生,正所谓“艺道贯通”,如计成所说“瘦漏生奇,玲珑生巧”,缘何? 灵气往来尔。中国文化视天地自然为生命,倡导“天人合一”的终极宇宙观、生命观,生命之间彼摄相因,“万物并作”,“生生之为易”而成盎然的生命空间。由此可见,太湖石之漏,即彼此贯通融合,生生不息。
文化、艺术,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无变无通,即是走上了末路。壬羲之揉合汉画与西域线条而成的“春蚕吐丝”,曹仲达结合西域梵画与中土释家造就的“曹衣出水”再到近代魏源“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海国图志》。华夏文明五千年来取得的诸多成就和留给后世的无限文明,就在太湖石中寻得原因,通透活络而得生生不息,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石之漏,灵气贯通,交融贯彻。
透之境
透,本意指石的纹理贯通,所谓“纹理纵横,笼络起稳”,细腻温润,玲珑剔透。又闻太湖石如玉般温润,细腻,扣之铿然。声如磬。光影穿过,绰绰然玲珑微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暗香浮动月黄昏”,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艺术文化的审美精神中,多讲求“细雨小桥人独立,三更灯影透林微”的委婉清澈、意会而不可言传之境。在古典私家园林中,强调“虽由人作,宛白天开”,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强调山水清音的本身之美,园中其他设计也遵循此要求,山石的堆叠、水渊的分聚,林木的排列等等,使园林的写意性浪漫主义色彩与自然本身的特征水乳交融,即是“透”,彼此贯通。整体意境上,一个“宛”字,包含了似真非真的含义,这与绘画中所追求的贵在 “似与非似”殊途同归纵观整个园林布局,即是“透”之精神,“纹理纵横,笼络起稳 ”而又在“似与非似”之间,如明人李日华诗云: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鱼竿。画成未拟将人去,茶熟香温且自看。

皱之骨
前人认为此字最得石之风骨。皱者,石体表面多有凹凸,外形起伏不平,明暗多变,富有内在节律感。在园林的叠山布水中,水与石最宜相通,各得其妙,瀑布由假山倾泻而下,清泉于孔穴渗透而出,均是水与石的交融,秀水给人以灵气,而山石则给人勇气。朱良志先生在《曲院风荷》中提出:假山中含有水的魂魄,山石是硬的,有皱即有水的柔骨。如冠云峰之皱,一峰突起,孤立泽畔,其皱似乎为波光水影长期折射而成,其影倒影水中,更与水中波纹融为一体,奇妙无穷。石之皱,纹理交错,与水纹遥相呼应,极尽嶙峋之妙。
传范宽“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由此而造就 “远望不离坐外”的摄人心魄神奇魅力,给予观者沉思和内省的精神境界;又闻朱耷善画石,构图大开大合,一石即成画面,古朴苍劲,不空不塞,多荒寒萧索,冷逸逼人,其笔下之石语,与“如何了得论三耳,恰似逢春坐二更”如出一辙。中国人尊崇自然赞美自然,是以一种审美的、诗意的眼光去看待的,希望与自然融合以达和谐,取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如“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石之皱,皱之骨,象征着文人的思想、情操、修养及处世为人之道。有时人们可以通过石头寄托一时的情思,捕捉稍纵即逝的艺术灵感,寻求某种哲理⋯⋯借形取象,破象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