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支付补价的问题

甲公司将两辆大型的运输车辆与A公司的一台生产设备相交换,并支付银行存款10万元,在交换日,甲公司用于交换的两辆运输车辆账面原价为140万元,累计折旧25万元,公允价值130万元,A公司用于交换的生产设备账面原价为300万元,累计折旧175万元,公允价值140万元,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对该项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应确认的收益为( )万元。
  A.0   B.5   C.10   D.15
答案是D,但是我觉得应该是B,我的思路如下:

甲公司账务处理:
1、借:固定资产清理 115
累计折旧 25
贷:固定资产-车辆 140
2、借:固定资产-设备 13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
银行存款 10
3、借:固定资产清理 5
贷:营业外收入 5

如果像答案中所说的一样,确认的损益是15万元,那么支付的10万元的补价又是怎么处理的?

按公允价值入账是指设备入账价值要按公允价值入账。
甲公司的会计分录可以这样来理解:
借:固定资产——机器设备 1 4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300 000
银行存款 100 000
自己的东西卖了130万元,收回130万元银行存款,加上另支付的10万元银行存款买了一台机器设备共花了140万元。此处的固定资产清理要用公允价值130,相当于“售价”,而不能用成本115万元。这样整个分录才体现出按“公允价值”入账。
“售价”130万元与“成本”115万元的差,就是车辆处置的损益15万元。就车辆处理来说是赚了15万元。道理很简单,卖了130,成本115,就是赚了15万元。当然,就整个企业来说,又花出去10万元,对企业的最终损益的影响是15-10=5万元。但这是两个概念,不能把整个企业的损益和单件资产的损益合并在一起来理解,而应该分两件事来理解,即,卖赚的15万元,又拿出10万元去付机器设备的价款,因为人家的机器设备是值140万元,你才付了130万元,当然还要付10万元。如果还买了其他配件,如,还顺便买了该机器设备的修理用专用配件5万元,则还要追加一个分录:
借:低值易耗品 ——修理用配件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此时,你不能理解成,该非货币交换没有赚钱,实际上处置资产还是赚了15万元,只是你赚得的15万元花掉了而已,其中的10万元买了机器设备,其中的5万元买了配件。即使花掉了,赚得的数还是那个数啊。那15万元还得承认是车辆的处置收益啊。
总之,资产的处理损益要和资产的处置损益怎样用区别开,单件资产的处置损益不要和企业的其他支出合并一起来综合理解处理损益,这样会混淆概念。追问

回答的太好了,非常感谢!!手机采纳,故只能在追问表示感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