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语是谓语部分是连用的动词(有的后一个是形容词),不属于同一个主语,前一个谓语的宾语同时又作为一个谓语的主语,等于一个动宾结构和主谓结构连环在一起,当中没有语音停顿,这样的格式叫兼语式,其结构形式是“主语+谓语+兼语+谓语”。
譬如:引狼入室中的前半部分是引狼,后半部分是狼入室,合起来便是引狼入室了。
如:请她过来,叫阿妹上班,给我来做,让他过去等等。
扩展资料
古汉语中的兼语式结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使令类
使令兼语结构,在兼语前一般得有“使”、“令”之意的动词充当谓语,兼语后的谓语及其宾语,常表示主语对兼语的要求等。
二、命名类
这类兼语格式,前一动词一般是“谓”、“名”、“号”、“称”等,后一动词一般是“曰”、“为”等。
三、“以……为……”类
“以”属于动词,“以……为……”含有“致使”之意,与现代汉语的“拿(用)……当作……”或“把……当作……”相当,这时,“以……为……”属于兼语式。
四、“拜……为……”类
文言中的“拜……为……”类兼语结构,前一动词一般是“拜”、“立”、“封”、“迁”、“留”等,后一动词一定是“为……”。
五、“有”、“无”类
“有”、“无”类兼语结构,兼语前固定为动词“有”或“无“,兼语后为其它动词。例如:
六、“有……者”类
文言中有用“有……者”构成的兼语式,动词“有”的宾语又作后边成分的主语,这类兼语式中“有”字引进一个新提出的人或事物,“者”字通常用来表示提顿。
七、原因类
原因式的兼语结构,兼语前后没有固定的词语,但兼语后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是兼语前谓语的原因或理由,此种情况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