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礼”、“乐”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如题所述

孔子的“乐”,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几乎涉及日常生活、情感道德和政治伦理的各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学习为乐,以交友为乐,以谦虚为乐,以仁为乐,以善为乐,以和为乐,以孝为乐,以义为乐,以亲近自然为乐,以简单生活为乐等等。
儒家对以人或人文为基本关怀的道德价值观念的界定,总是用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来解释,以避免对事物的内涵、性质以及特征下抽象的定义。《论语》中有关礼的表述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方式。

这裏所说的“礼”,显然上升到了社会制度的层面,是整个周代典章制度的总称。孔子经常提及的“夏礼”、“殷礼”、“周礼”,实际上是指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之礼。在《论语》中,凡是作为典章制度之礼,一般是指“周礼”而言的。孔子谈论作为典章制度的“礼”,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例:
(一)丧葬之礼。《论语•为政》篇记载了孔子对他的弟子樊迟解释“孝”的含义: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对於父母的孝,必须做到善始善终,始终如一。
(二)告朔之礼。周代实行告朔制度,即:周天子每年在秋冬之交时节,将第二年的历法颁发给各国诸侯,各国诸侯将此历法收藏于祖庙,每月初一,即朔日,须到祖庙杀羊祭祀,然後再回朝廷听政。朔日在祖庙杀羊祭祀,叫作“告朔”;听政则叫作“视朔”或“听朔”。

《论语》中“礼”的第四个含义是礼乐教化。
礼乐是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基本形态,我们可以称之为礼乐文化。古人认为,礼乐是圣人制作的,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用礼乐进行社会教化,能够收到上行下效、人人安分守己、社会秩序井然、天下大治的良好效果。
孔子认为,执政者坚持道德优先的原则,以德治国,以礼治国,就会得到民众的衷心拥戴,统治者如何推行礼乐教化?综合分析《论语》中的有关论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⑨]。第二,统治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推行礼乐教化,目的在於维持社会秩序,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构建“天下有道”的社会。追问

你没有给我正面回答。礼和乐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呢?

追答

礼和乐的核心精神有很多看法,论语中的话也是后人翻译的,对侧重不同方面看问题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看法。
所以这个应该结合具体内容自己进行学习分析

追问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这句话来看核心是什么呢

追答

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不能深刻认识到诗、礼、乐,就要去教化他们,好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抓好诗、礼、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12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第2个回答  2012-12-12
治国以礼,周乐
第3个回答  2012-12-12
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