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农民安置房建设管理需要重视的几点问题

如题所述

区政协甬江街道联委会
近年来,随着江北区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城中村改造为核心的征地拆迁正在大规模展开。2009年全区已完成住宅签约3543户,非住宅签约113家,拆迁面积90.2万平方米。为解决征地拆迁后失土农民的居住问题,我区提出了“先安置、后拆迁”的工作思路,增强征地拆迁和安置房建设的前瞻性,目前全区在建和拟建的安置房项目累计建筑面积76.1万㎡,提供安置房7368套,能够满足拆迁户回迁安置需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不少渠道和媒体了解到,各地的一些拆迁安置房建设过程中不时传来一下不和谐的声音,尤其是在回迁安置时,因安置房设计品质、房屋质量、配套物业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损害了拆迁户的利益,例如,出现在江东区安置房建设中的套型和阁楼设计不合理、幢间距离小等问题以及我区的慈湖人家安置房小区应房屋质量问题导致拆迁户不愿意回迁,造成了安置交付难和村民上访现象,直接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因此,加强农民安置房建设管理迫在眉睫。
一、提高安置房设计标准,完善房屋套型。
拆迁安置用房是采取无偿回迁方式,出于经济利益的原因,不少安置房建设设计规划以降低成本为目的,提高小区容积率、楼房间距小、小区绿化少,甚至18层一体四户的楼房只有一部电梯等。但实际上,安置房设计标准应高于商品房设计标准,商品房可以通过上市交易规避其因设计导致的风险,而安置房不存在市场行为,拆迁安置户很容易将自己的安置房与周边商品房进行对比,一旦不认可安置房的设计标准,很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拒绝安置,从而进一步引发不安定因素。同时要根据拆迁户对安置户型的不同需求,按照科学、合理、舒适、实用的设计理念,合理设置小户型房屋设计方案,并提前面向拆迁户广泛征集拆迁户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积极加强与群众沟通,及时调整和完善安置房的规划、设计方案,力求使安置房的设计更臻完善。
二、进一步关注安置房建设的质量关。
同样由于成本因素,一些安置房在质量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是安置房建设最为敏感的问题,也是广大拆迁户最为关注的环节,房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极易使引发拆迁安置的各类矛盾,因此,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着重关注房屋质量建设关。首先要提高用材标准。安置房管理部门要联合质量监督部门加强对安置房建设用材标准的监督,对包括水泥、墙砖、防盗门、电线电缆、花岗岩、大理石等关键建材从进货环节开始就通过以安置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测、监督、认可后,从而确保拆迁户在回迁时只需要稍加装修就能入住。其次是完善工程监理制度。在安置房的施工过程中,安置房管理部门委派工程监理人员对工程严把质量关,也可同时聘请懂施工技术的人员作为被拆迁人的代表,对工程进行编外监理,增强被拆迁人作为监理人员的责任感,减轻回迁时的难度。最后是强化工程质量验收。要建立全面验收制度,不准将未经竣工验收的产品交付拆迁安置户居住。要严格按竣工验收的程序进行,要按验收的内容逐项检查,必要时要有拆迁管理部门和被拆迁户的代表参与安置房的验收。
三、完善配套服务、强化物业管理。
安置房小区建设完成后,原先为失土农民的拆迁户往往希望通过最小的代价获得与城市社区一样的物业及社区管理,也是拆迁户回迁时的主要矛盾之一。同时,由于建设部门在规划安置房时,注重解决住房问题,而忽视小区相关配套设施及服务,一些地处城市近郊的安置房小区周边没有医院、菜场、学校、幼儿园、文化活动场地等,也是拆迁户在回迁安置时不愿意安置的原因之一。因此,街道应该及早成立社区服务中心,第一时间承担起拆迁安置后的服务工作安置,房管理部门应与街道、物业管理公司协调,做好人住后的服务,通过召开户主代表会议,了解业主的物业需求,制定操作性强的物业管理方案,从而消除拆迁户顾虑,减少安置房投入使用后的矛盾。另外,要做好安置房建设小区相关配套服务,要合力布局和规划周边医疗、菜场、学校、幼儿园等民生设施,在小区内做好绿化、活动场地等配套服务。
四、不断加大货币安置的力度。
由于安置房源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完全满足城市拆迁户的房源需求,导致影响拆迁进度,同时为尽量规避安置房调产安置过程中的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拆迁户过渡期间的各类矛盾,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推行货币补偿安置力度,从而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形象,整合房地产资源,解决拆迁安置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更能缩短因拆迁在外过渡的周期,使被拆迁户尽早买房入住,免去在外过渡的诸多麻烦。政府应着力推广、引导拆迁货币补偿的模式,缓解安置房供需瓶颈压力,同时货币安置标准需要引入市场化操作,更注重了在拆迁操作层面上做到有据可依,更加规范操作,维护被拆迁者的合法利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