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怎么捂?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2-27
主要看个人体质
一般来说
不能太早穿的少
注意关节保暖
别看春天温度会慢慢升高
咋暖还寒
第2个回答  2020-02-27
春捂秋冻的春捂,主要是天气乍暖还寒,过快的换掉冬装,身体系统不适应容易生病
第3个回答  2020-02-27
意思是说,羽绒服不要过早的不穿,即使不穿羽绒服,也要穿有厚毛衣,因为此时的气温变化无常
第4个回答  2020-02-27
乍暖还寒,现在虽春意渐浓,但昼夜温差较大,过早换春装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因此春捂很有必要。
“春捂” 该捂哪儿?
肚脐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此穴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胃部怕冷、经常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的保暖,可经常热敷此部位。
腰眼
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会出现腰部酸软、怕冷、经常尿频、精神容易困倦疲乏等症状。
手腕
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即神门穴(腕横纹小指侧端凹陷处)。心主管全身的血脉,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而原穴主管各脏腑元气,能够强化该脏腑的功能。
背部
人的背部关系到人的脊椎以及背部经络,与心肺相通,如不保护好,容易让风寒之邪透过背部侵入,引发疾病。其实,多穿一件背心就能很好地起到保护背部的作用。
小腿
有些人在寒冷天气容易出现偏头痛或小腹痛,甚至有恶心呕吐、眼睛痛等表现。中医认为,这些表现多因肝阳虚所致,需要重点保护好小腿。
“春捂” 捂多久?
如果感觉不冷,同时在日常活动中不冒汗、不吃力,说明身上的衣物是合适的。如果行动的时候明显冒汗,则要适当减掉衣服,否则容易感冒,有悖于春捂的初衷。
减衣服也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急于脱掉冬装,避免着凉感冒,最好是随时带一件外套。
啥人不用太“春捂”
“欲让小儿安,需带三分饥和寒”。
对于部分小男孩或者青壮年来说,对春捂的需求可能不是很大。作为家长不要强行让孩子多穿衣服。
如果小儿整天处于过度保暖的状态,会导致其缺乏锻炼的机会,影响身体耐受力的形成,反倒容易生病。
第5个回答  2020-02-23
古人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人体下身血液循环相对上身来说较差,更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所以初春要注意腿部保暖,捂腿、捂脚、时时顾护人体的阳气。天气开始转暖后,很多人习惯脱去厚重的绒裤、毛裤、秋裤,一下子脱成了单裤。 裤子最好是逐渐由厚变薄,毛裤、绒裤减成秋裤,厚的秋裤减成薄秋裤或连裤袜,再减成单裤。
另外,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体阳气也会随着自然规律而生发。阳气是向上的,如果捂着厚厚的帽子,会影响到阳气生发。不过,摘帽子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一下子摘掉,先把厚帽子换成薄一点的,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除了腿部和脚部,其他部位也需要注意适当保暖:
手腕 在手腕腕横纹附近有神门穴,本穴是心经的原穴。心主血脉,气血运行畅通,利于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不能让手腕受凉,一定要注意保暖。
腰部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的人就会怕冷、尿频、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容易困倦疲乏。不要在乍暖还寒的早春露腰,以免着凉。
肚脐肚脐上有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
一般来说,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气温超过15℃时,即使是老人、孩子也该脱掉厚厚的衣服了,否则就会超出身体的耐热限度,体温调节中枢会适应不了,对健康同样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