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育儿缺失,妈妈是否要一味忍耐呢?

如题所述

丧偶式育儿”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显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长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边,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归、子女很难见面、无语言交流等),在中国,最常见的就是父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角色缺失。


有了孩子后,爸爸在家成为“透明人”

关于丧偶式育儿,小美的家庭比较典型。小美表示,如今宝宝一周岁了,自从孩子落地后,老公就变成了家里的“透明人”,对孩子的吃喝拉撒不闻不问,小美几乎一力承担起了抚养儿子的全部责任。

打着“不会”、“怕弄疼孩子”的旗号,爸爸从没给孩子换过一回纸尿裤,洗过一次澡,单独带娃也从没超过10分钟,就更别提和儿子玩耍互动了,总之生娃后孩子爸爸的生活与之前相比没有特别的变化,依然是回家看电视、玩手机,周末踢球、聚餐一样都不少。

最过分的是,在儿子大一些的时候爸爸嫌娃哭声太大,干脆搬到客房睡觉了,儿子饿了、冷了、哭了他都像木头人一样无动于衷,更别提过来帮帮忙了。小美时常和丈夫争吵,问他“孩子到底是我一个人的,还是两个人的”。不仅如此,一旦孩子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发烧了,起疹子了,老公还把责任都推给小美,认为妈妈没有做好。


小美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她对丈夫说:“既然看孩子做家务你一样都不想管,有你和没你一个样,我就让你彻底解脱吧。”目前,孩子爸爸在爷爷奶奶家住,两边老人一再劝和。小美表示要看表现,想明白了能做好再回来,没有改变就离婚吧。小美还放下豪言:“结婚我都不怕,还怕离婚吗?”

现实生活中,类似小美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父亲造成的“丧偶式育儿”比比皆是。一位网友说:“我家孩子也是他任何事都不让爸爸插手,他爸爸还洋洋得意,我说你是不知羞耻,因为你什么都不干,孩子已经不需要你了。”

另一位网友表示:“这种老公在身边还不如让他滚,宝妈真是有魄力。我身边朋友根本不敢,没钱又懒,只能让婆婆帮忙带孩子,还天天抱怨各种不满意,看她的朋友圈充满负能量。”


父亲多参与育儿,对娃这几大好处无人能替代

面对父亲的疏离,大部分女性选择忍耐,她们默默承担起教育子女的重任。殊不知在这个问题上宝妈们的一再忍让并不是真的对孩子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亲的角色不可替代。父亲带娃,好处多多。

1、性格好,阳光、自信

从家庭、幼儿园到小学,孩子成长的初始阶段总是“阴盛阳衰”,女性成员在照顾孩子的时候的确有温柔、细心的特点,但男性成员的角色缺失更易造成孩子日后的性格缺陷,产出更多“娘炮男”。相反,父亲多参与带的娃,阳光、自信、有责任感。

2、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为性别差异,男女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有着天然的差别,如果父母都能充分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那么孩子受到的人际关系教育是相对完整的,就能做到取长补短。而且父亲身上进取、粗放、外向的性质,更能促成孩子长大后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


3、抗挫折能力强

研究发现,爸爸带大的孩子除了更愿承担责任、更有主见,心态也更宽容和开放,思维方式更加理性而有逻辑,独立性也优于妈妈带大的孩子。

爸爸对孩子的培养大多是“粗放型”,他们会鼓励孩子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即使失败了也不会过分苛责,对于孩子的探索父亲大多采取鼓励态度,而母亲则往往担心孩子的能力是否许可,是否有危险等。父亲带的孩子受挫的机会更多,长大后抗挫折能力也相应增强。

4、创新意识佳

无论是学习科目还是运动项目,父亲选择的大多是冒险刺激,富于挑战性的,他提供给孩子的视野更广阔,带给孩子思考的空间也更大。而且父亲带娃时都很“懒”,他们鼓励孩子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和回答,而不会大声斥责,父亲参与带娃的孩子,玩的方式和逻辑思维都很发散,创新意识更佳。


如何让爸爸参与育儿?

《爸爸去哪儿》中,黄磊的大女儿多多俨然是“别人家的孩子”,大家公认的“三好学生”,这和父亲黄磊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微博上经常能看到黄磊为女儿准备的各种美味佳肴,对女儿为人处事和学业上的指导,更是面面俱到。所以才养出了懂事明理、开朗活泼的黄多多。

在育儿过程中爸爸的角色缺失,往往是夫妻双方造成的:爸爸认为自己已经挣钱养家,女性就该负责抚育孩子的重任,或者说自己还是个孩子,不懂的如何带娃。而对于女性而言,一味忍让助长了爸爸“嚣张”的气焰,全权包揽不让爸爸动手参与,则错失了父母共同育儿的机会,更加造成父亲撒手不管的局面。


如何让爸爸更好地参与育儿?这几招拿走不谢!

1、从孕期开始就引导准爸爸的参与感

虽然怀孕、哺乳都是爸爸替代不了的,但这不妨碍让他早早地参与到育儿中,和妈妈同步感受生命的意义。陪妻子定期去做产检,了解宝宝成长的每个细节;帮助妈妈挑选宝宝用品;参加育儿讲座,学习育儿技能;和妈妈一起对宝宝进行胎教,比如朗读或者听音乐。

从胎儿时期,就要让爸爸和妈妈一起来共同感受宝宝的心跳,培养亲子关系,提高爸爸的责任感和参与度。

2、妈妈适度消失,放手让爸爸管理

不让爸爸管孩子,多半是怕爸爸管不好,孩子受委屈。妈妈不妨适度消失一段时间,哪怕只是10分钟,多创造些宝宝和爸爸独处的机会,结果未必有想象的那么糟。

或者让爸爸独立完成具体的任务,比如尝试做一次辅食,喂宝宝一顿饭,独自溜娃,大一些的时候让爸爸带孩子出去旅游,也来一次“爸爸去哪儿”,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的爱,也让爸爸适应并接受“父亲”的新角色。在这方面,要求妈妈“狠”一点。


3、允许爸爸带娃中“犯错”

让爸爸去买小黄鸭陪着孩子洗澡,妈妈的本意是买几个玩具鸭,但爸爸比较实在,直接买回来真的小鸭子放在了洗澡盆里,孩子开心得大叫,妈妈却哭笑不得。

让爸爸带娃,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妈妈要允许爸爸适当犯错,并给予指导,而非大吼大叫,或者干脆就把爸爸推到一边。要知道,父母一体,在育儿的过程中应是亲密的合作伙伴,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4、花式夸老公,给爸爸充分肯定

“带孩子都带不好,还能干啥”、“有你这么当爸的嘛,这个都不会”、“你是他亲爹吗”……否定的话听多了,爸爸心里也会有抵触情绪,并在具体操作中手忙脚乱,相互埋怨的结局,往往是爸爸索性不管了,他会说“你做的好,自己带吧”。

妈妈要学会花式夸老公,让他不仅有当父亲的责任感,还有作为新手爸爸的成就感。

很多妈妈有这样的体会,自从有了宝宝之后,老公也变成了宝宝,而且还是高需求的宝宝,家里一下有了两个娃,真是让人欲哭无泪啊。其实,养育子女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不是谁帮谁,而是要合力完成教育大计。妈妈要让爸爸意识到“我需要你,孩子需要你”,给他一个主角光环,让他切实感觉到爸爸肩上的责任,才能让他在带娃的路上与你同甘共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