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为什么一定要守那么多戒律?

如题所述

守那么多戒律就是为了断恶,不是断别人的恶,是断自己的恶。既然受戒律,就不应该杀生。这是先决条件,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个先决条件。

不食众生肉就是培养慈悲心,这个思想你一定要认识到。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坚定这个信念。

至于他人杀生、吃肉,这是他们的业力习气造成的,自己业的只能自己消。如果你现在能够教化他们改恶从善,持戒修行,当然好。如果你做不到,没那能力,就要发菩提心,好好持戒律修行,等自己出离生死了,有能力度化众生了,在回头救度你的冤亲债主,令得解脱。度人先度己。如果你守戒,造成了别人自主去做了更多不符合戒律的事。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按佛法所言,这个世间的业就是纠缠,因果就是纠缠。是他们自己因为某种原因,选择的。如果能劝导对方,使对方明白更好。如果不能,就先让自己不陷入泥沼吧。而且有时候:,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情,是不听,或者不信,或者不合适去算劝导的。守戒律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不是别人的。别人很多人不守戒律,这是非常正常的。即使佛陀时代,绝大部分人也不信佛吧。

我们认为好的事,别人不一定认为好。我们很多时候无法改变别人,如果能,也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性情,可被影响性,自己以及我们的关系,这是三法印中的无我,因为时间世间根本上不受我们所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和尚一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我们以前现在,荧屏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其中让人们记住他们的除了他们没有头发的头外,还有就是他们必须要守的戒律了。

在我们古代的和尚守的戒律很多,现在的话,就不是很多了。随着思想的变化,和尚也是越来越与时俱进了。也慢慢的在改变,不过为什么和尚就需要守那么多的戒律呢?接下来就让我来为你们解释一下!


佛教五戒---戒杀、盗、淫、妄语、饮酒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清净比丘,而且能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断诸恶法,行诸善法,逐步趋向解脱。在世消灾免难,健康长寿,受用如意,众人爱敬,善名流布,身心安康;来世不堕三途,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超凡入圣,成佛度生,其功德实不可估量。如居士破此五戒,不仅不是清静居士,而且不能进受大小乘戒,一切律仪不能护持,一切善法不能增长,更谈不到成佛度生了。

现在许多人喜欢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济公和尚的这句话,往往被他们拿来当挡箭牌,成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铁证”。实际上世人仅知有前两句,却不知济公还有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从而以讹传讹。

当然,假如你真的有超胜境界,行为疯癫,这也无可厚非。但学佛不能一概而论,电视剧中的济公还是不能当做真实的事来看,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具备实际的学习和参考价值。所以学习并掌握基础知识还是很重要。

第2个回答  2017-12-25

佛教非常重视般若智慧。倡导依据般若智慧解脱生老病死等苦。而般若智慧的产生,是依靠禅定中观察。而禅定。一般需要将意识高强度、长时间的集中于某一个点上。


一、为什么要戒
用通俗点的话说:

进化时,象所有动物一样,人的欲望都是短期偏好,加上神经有抗性,人慢慢会被短期偏好的欲望吞噬:远有性、烟、酒等,近有微信、微博、知乎、淘宝。
附:短期偏好就是感性的、不过脑的,不由自主就想去做的事情。
所以,有计划、有节制的上知乎,和不由自主的上知乎是两种本质不同的行为。

等有一天,你有能力对自己的短期偏好说不,这时候人才是自己的主人。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戒!定!慧!

二、戒什么内容
戒是为了定
佛教里的止观,可以让人停止或旁观那些让人烦恼的内容。
你内观的时候,仔细观察这些念头,就知道自己的烦恼来自什么地方了,你就知道应该戒什么内容了。
佛教里公开出来的这些戒,基本上是前人总结的,容易起念的内容。

如果你认为一项行为能够无动于心,那么你就无须再戒。
老和尚抱美女过河,过河就忘,他就无须再戒色。
如果你认为一天不上知乎就难受,忍不住就想,那你戒的内容里就应当有知乎。

三、怎么理解济公吃肉是可以超度狗的说法
以某些人的资质,说真正的道理效果并不好,给这样一个说法,使之心安,更易成道
成了道,一切自然就明白。
回过来再看,这个说法未必是错的。

严格来说,不符合三法印的,都不是佛法,所以,那些说法都只是一个辅助性的说法,为了让你成道,如果你不相信就换一个你相信的。

通往佛的路有很多条,有的人修戒,有的人修定,有的人修慧。有的人磨铁作针,有的人磨砖作镜,像六祖这种即心即佛瞬间穿透的人少之又少,有的人杀人放火骄淫奢糜也能回头是岸立地成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